憤怒、挫折、恐懼、妒忌、悲傷、噁心等等,都是所有人會經歷的負面情緒,
如果不去控制,將會造成巨大的傷害。
有時候,這些感覺可能是生理問題的指標。你餓了嗎?低血糖可能導致你瞬間陷入
低潮,迅速補充一點食物就能讓你回歸常態。你睡飽了嗎?研究指出,睡眠不足
會嚴重耗損你管理情緒反應的能力。
有時候,負面情緒也有用處,前提是你要學會有效駕馭。以下這兩種方法
都可以幫助你做到。
一、將負面情緒 當成 變革的催化劑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蘇珊.大衛(Susan David)在《情緒靈敏力》
(Emotional Agility)中說到,這類負面情緒實際上是鼓勵我們慢下來、
想一下,多多注意細微的細節,不要只是仰賴快速的結論。
「『負面』心情將喚起更體貼、寬容的思維模式,讓你用新穎且
有創意的方式真正地去檢視事實,」大衛寫道,「太過洋洋得意時,
我們通常會忽略重大的威脅與危險……當我們有點驚恐畏縮時,
才會聚焦並深入探查。處於負面心情的人通常比較不容易受騙
,也比較多疑,快活的傢伙則很容易就接受了便宜行事的答案
,相信了虛偽的笑容。」
若想從負面情緒中受惠,你需要決定要如何利用它們。
舉例來說,大衛提到她剛開始周遊列國、去會見接受她指導諮商的客戶時的事。
坐在精緻的旅館客房欣賞美景、享用客房服務時,她體驗到一種意外的感覺:
愧疚。她難以克制地想著:在她享受自由的同時,她的先生正在和孩子們奮戰。
「我早已知道我的愧疚可以幫助我訂下事情的優先順序,讓我重新
調整自己的行動。」她這麼寫,「旅途中的愧疚感發出信號,讓我知道
我想念孩子們,也珍惜我的家庭,提醒著我要花更多時間和他們相處,
這樣的人生方向才是對的。我的愧疚是閃著光的指示箭頭,指出
我愛的人是誰以及我想過的是哪種生活。」
二、借重負面情緒提高專注力
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要有方法將自身的感受分門別類,並導引到正面的行動上。
麗莎.費德曼.巴瑞特(Lisa Feldman Barre)是東北大學的神經科學家
兼心理學教授,她在《情緒如何產生》(How Emotions Are Made)
一書中講到一種你可以用來因應情緒的方法。
如果你在參與某些活動之前感到緊張,她建議你別把這些感覺歸類成有害的焦慮(「喔,不,我要完蛋了!」),而是有益的預期(「我精力充沛,準備衝了!」)。
研究證明了這套技巧的價值所在。舉例來說,要參加數學測驗的學生如果把
焦慮重新分類,想成是身體正在因應情境的信號,分數會比較高。在另一項
研究中,讓受試者從事各種任務,包括唱卡拉OK與公開演說。受試者收到指示,
在唱歌或演說前要說「我很焦慮」、「我很興奮」或什麼都不說。與對照組相較
之下,「興奮」的受試者唱得比較好,演講時更有信心與說服力。
在其他時候,負面感受可能是出於暫時性的情境,因此必須想辦法克服。
就以我的朋友茱莉亞最近的經驗為例。
茱莉亞是一位臨床治療師,幫助其他人有效因應自身的負面情緒,但是,在辛苦
一天之後,她自己卻很難做到。當她在購物中心長長的隊伍中等著付停車費時
(她四歲的孩子還坐在後座),不幸的事件揭開了序幕:另一輛車從後面撞上來。
這導致她當天傍晚花了一個半小時打電話給保險公司,還要一邊哄孩子入睡。
等到事情都處理好、說好隔天和解,她也準備上床睡覺之際,馬桶不通了。
她和丈夫一直奮戰到凌晨一點半,試著把馬桶修好。茱莉亞在清晨兩點鐘時終於
爬上床,陪著她入睡的是一種她稱之為「動盪」的感覺。「有時候,哪天
日子不好過時,我可以一笑置之,就這樣算了。」茱莉亞說,「但這次不行,
這次實在太糟糕了。」
「但是,不斷自艾自憐,或是一味責怪、批評自己,並不會讓我比較好過。因此,
我想辦法不讓自己的心情變得更加激動,也不想責備自己為了一點點小麻煩就
心情一團糟,我深呼吸,認同並接納這些感受,然後提醒自己,這些感覺
就像其他東西一樣,都是暫時的,我會撐過去的。」
茱莉亞承認當晚的負面情緒並沒有煙消雲散,但也沒有再「張牙舞爪」了。
「總有些時候日子比較難過,但,每個人都是一樣的。與其為此奮戰或是回過頭來和自己對抗,我們反而要承認並接受自己只不過是凡人,也會有負面情緒。這些感受都不是永遠的,而我們湧出這種感覺並不怪異,生活沒有崩壞,也沒有出什麼錯,只因為我們也是凡人。」
藉著承認、接受與努力撐過這些感覺,茱莉亞將「情緒化」
變成「高情緒智商」。
█ TRY THIS ██
如果你發現自己正在和負面感受奮戰,請自問:
這樣的感受要告訴我什麼事情?
我能否利用這種感覺來激勵自己做出改變?或者,
我能不能找到方法撐過這一天,相信明天就會變得更好?
六種培養高EQ的不可思議方法
研究人員發現,某些我們最愛的休閒活動可以增進我們理解與管理情緒的能力,
以下這六種不可思議(且讓人很享受)的方法,可以強化你的EQ。
一、看電影
如果你是電影迷,你就知道一部好電影可以激發出什麼樣的情緒反應:讓觀眾為
有悲劇性格缺陷的角色掬一把同情淚,或是在勵志故事中振奮昂揚。因此,
下一次你看完電影後,請花幾分鐘回想一下你在不同場景裡感受到的情緒。
請自問:這部電影對我有何影響,原因何在?
這麼做可以幫助你更理解自己的情緒反應。
二、聽音樂
音樂能對我們的情緒產生影響。下一次當你開啟播放清單時,請注意每一
首曲子帶給你的感受,並試著判斷為何這些歌能引起你的共鳴。
三、閱讀
最近的研究指出,閱讀小說會對心智產生一種獨特的效應。當你沉浸在故事裡,
想像力也跟著延伸了,你會把自己投射到角色上面,理解他們的想法、
感受與動機。這可以培養同理心,使你得以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四、參與運動與練習
研究人員以系統化的方式審視三十六項評估運動或體能活動情境中的EQ 相關
研究,他們發現,身體更能順利因應壓力反應、善用心理技能以及
用較正面的態度看待體能活動等等,都和高EQ 息息相關。
此外,此篇論文的作者群主張,平時習慣參與運動項目的嚴格訓練、經常面對競爭壓力的人,較有能力可以理解、管控自身與他人的情緒。
五、寫作
愈來愈多研究指出,寫作,尤其書寫和創傷或壓力事件相關的內容,可以當作一種
宣洩,對當事人的情緒健康大有好處。
六、旅行
近期一項研究證明,長期旅行可強化情緒的穩定度,帶領當事人跳脫舒適圈,
並有助於擴大視野。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可以柔軟,不代表你必須一再退讓:讓情緒成為你的後盾,不再委屈自己的EQ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