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 能源與經濟 】卡1/3輸歐天然氣 烏克蘭:俄羅斯惹得禍,俄羅斯劍指歐盟天然氣公司 列入制裁清單_
2022/05/12 12:26:19瀏覽142|回應0|推薦0

《國際產業》卡1/3輸歐天然氣 烏克蘭:俄羅斯惹得禍

12:382022/05/11 
時報資訊
 中國時報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
2022/05/11

烏克蘭在周二表示,將暫停途經一個過境點的天然氣運輸,並稱該過境點將輸送近3分之1從俄羅斯經由烏克蘭輸送到歐洲的燃料。烏克蘭將此事歸咎於莫斯科,並表示會將把輸送流量移到其它地方。

經營烏克蘭天然氣系統的GTSOU表示,將從周三起停止經由Sokhranivka路線的輸氣,並宣稱是「不可抗力」因素。此為當一家企業受到超出其控制範圍的事物打擊時,援引的條款。

即使在莫斯科入侵之後,烏克蘭仍然是俄羅斯天然氣輸往歐洲的主要運輸路線。

GTSOU公司執行長Sergiy Makogon告訴路透,俄羅斯佔領軍已經開始將經由烏克蘭的天然氣輸送到該國東部兩個由俄羅斯支持的分裂地區。

GTSOU表示,由於佔領軍的技術流程的干擾,讓該公司無法經營Novopskov天然氣壓縮站。但GTSOU補充稱,可能會暫時地將受影響的天然氣流量,轉移到烏克蘭控制地區內的Sudzha連接點。

GTSOU指出,為了全面履行對歐洲夥伴的過境義務,它將暫時轉移「無法使用能量」到Sudzha的連接點。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Gazprom)表示,沒有看到任何不可抗力或障礙的證據。公司補充稱,它將履行對歐洲天然氣買家的所有義務。

烏克蘭關閉天然氣管線 牽動油價上漲

04:102022/05/12 
中國時報
  2022/05/12

俄烏戰爭恐長期化,圖為烏克蘭馬立波市殘破的市容。(路透)


俄烏戰爭開打後,烏克蘭仍是俄羅斯天然氣輸往歐洲的主要管道,但烏克蘭天然氣營運商(GTSOU)在11日以「不可抗力」因素暫停經由索赫拉諾夫卡(Sokhranivka)管線輸送天然氣。此舉雖未影響歐洲天然氣供應,卻使油價上漲約4%,天然氣價格則是瞬時飆漲3.4%後回落。

GTSOU執行長馬科貢告訴路透,俄軍入侵不久即占領新普斯科夫(Novopskov)天然氣壓縮站,並不斷「技術性干擾」運輸系統,企圖將天然氣送往烏東受俄國支持的分離主義地區。

GTSOU指出,公司無法繼續在新普斯科夫天然氣壓縮站作業,因而暫時將天然氣轉送在烏軍控制下的蘇賈(Sudzha)轉運站。GTSOU表示,索赫拉諾夫卡管線每天輸送約3260萬立方公尺的天然氣,占俄羅斯經烏克蘭送往歐洲天然氣的3分之1。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表示,已收到烏方通知,自當地時間11日上午7時起,停止經索赫拉諾夫卡向歐洲輸送天然氣;但稱未發現任何證據,使GTSOU無法如過去一般營運。Gazprom並表示,要將天然氣輸送量能全部轉往蘇賈轉運站,「技術上來說不可能」。

數據顯示,11日整體跨境輸送量較10日下滑約18%,其中流經蘇賈轉運站的天然氣增加了12%。市場擔憂天然氣供應受影響,油價在連續下跌2日後於11日回漲;倫敦布倫特原油(Brent Crude)上漲3.8%至每桶106.33美元,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WTI)則上漲4%至103.73美元。安達(OANDA)資深市場分析師海利告訴路透:「我懷疑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中斷正在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與此同時,歐洲買家正面臨俄羅斯要求以盧布購買天然氣的最後期限。作為歐洲最大買家之一的德國公用事業公司(UNIPER)11日表示,下一次付款期限在5月底;但公司認為,應可在符合西方制裁與俄方法令下,找到轉換的付款方式。

荷蘭天然氣交易中心(Dutch TTF)的天然氣價格在GTSOU於10日宣布暫停經由索赫拉諾夫卡管線輸送天然氣後,上漲3.4%、至每兆瓦時97歐元,但隨後回落。

《國際產業》俄羅斯劍指歐盟天然氣公司 列入制裁清單

10:382022/05/12 
時報資訊
 中國時報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
2022/05/12

俄羅斯已經將Yamal天然氣管道波蘭段的業者,以及俄羅斯天然氣工業(Gazprom)的前德國子公司等列入最新制裁名單。

俄羅斯政府周三公布了這些制裁實體清單,其中大多數都是來自歐盟成員國。目前不清楚此舉對歐洲天然氣供應的影響。

能源價格周三上漲,因為歐盟正在考慮對俄羅斯原油可能實施禁運,在歐盟針對俄羅斯石油銷售的更嚴格規定於5月15日生效後,各貿易公司勢必削減與俄羅斯的合作。

俄羅斯總統普丁5月3日下令,禁止任何俄羅斯實體與制裁名單上的國家進行交易,甚至不允許俄羅斯實體履行現有交易的義務。該法令明確禁止向清單所列人員和實體出口產品和原材料。

據俄羅斯Interfax新聞社報導,這些公司包括波蘭的天然氣管線業主EuRoPol Gaz,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在德國、瑞士、匈牙利、英國、法國、保加利亞、荷比盧地區、美國、羅馬尼亞和新加坡的29家子公司。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四月毫無解釋地放棄了對合資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德國(Gazprom Germania)的所有權,迫使德國的能源網路監管機構接管了該公司的業務運作。

德國政府一名發言人表示,德國政府作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德國分公司的受託人,已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並為各種情形做準備。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698&aid=174154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