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冠病毒 COVID-19】Omicron可存留194小時最長!醫曝拆包裹5大步驟
2022/02/09 11:13:52瀏覽343|回應0|推薦1

Omicron可存留194小時最長!醫曝拆包裹5大步驟

2022/02/08 09:34:00

記者王宣晴/台南報導

▲許秉毅醫師表示,據研究Omicron病毒在塑膠、皮膚存留時間都比其他變種病毒長。(圖/翻攝自許秉毅臉書)

桃園日翊物流傳播鏈延燒,讓許多民眾擔心包裹也成為染疫途徑,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在臉書上表示,目前染疫的物流人員都已經隔離,因此「拆封包裹」而染疫的機率事實上並不高,他也分享收拆包裹的5步驟,有效防止殘留在包裹外包裝的病毒上身。

許秉毅表示,據日本最新研究顯示,Omicron病毒可在塑膠製品上存留6至10 天,平均存留時間為8.1天,在皮膚上存留時間也達21個小時,比原始病毒株及其他變種病毒的時間還長。

許秉毅説,COVID-19病毒可能存在於患者的鼻水、唾液、皮膚、尿液、糞便之中,當患者打噴嚏時,若用手掩住口鼻,手上可能沾到鼻水,再接觸包裹的話,外包裝的確可能被病毒污染,隨後在短時間內將包裹送到收件人手中,包裹外包裝就可能還有病毒殘留。

▲許秉毅醫師分享拆包裹的5大步驟。(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對此,許秉毅分享收、拆包裹的5大關鍵步驟,透過消毒包裹外包裝、物件及雙手,可有效避免因拆封包裹染疫。

1. 放置:收到包裹後,將包裹放置在一張乾淨的紙張,如報紙上。

2. 消毒外包裝:用含酒精的濕紙巾擦拭包裹的外包裝,並消毒自己的雙手。

3. 拆封:拆封包裹並將包裹內物品放在另一張乾淨的紙上,將包裹的外包裝及第一張紙丟棄在垃圾袋內。

4. 消毒物件:以含酒精的濕紙巾消毒包裹內的物件。

5. 消毒雙手:以洗手乳或肥皂再次消毒自己的雙手。


武漢肺炎疫情

圖表資訊一次看懂

https://www.ftvnews.com.tw/topics/covid-19/index.html

【新冠病毒 COVID-19】全球首篇!AZ混打莫德納研究曝 前台大醫:抗體高10倍 2021/07/15

【新冠病毒 COVID-19】金融時報:迎戰疫情 台灣需做調整

【新冠病毒 COVID-19】台灣「防疫神話」為何破滅?BBC揭4主因:自以為很安全

【新冠病毒 COVID-19】時代雜誌:虛假安全感及茶室 破壞台灣疫情防線

【新冠病毒 COVID-19】紐時:疫苗慢半拍 台防疫破功

【新冠病毒 COVID-19】彭博:Taiwan can help?! 台防疫太自滿 只剩邊境防堵

【新冠病毒 COVID-19】台灣太自滿釀疫情!新加坡/BBC:只靠邊境控制「連醫院也鬆懈」境內擴散的措施不夠重視

【新冠病毒 COVID-19】中央指揮中心去年2020該做的超前布署

【醫學-健康- 科學-教育】新冠肺炎、感冒、流感狀如何分辨?看表秒懂

【醫學-健康- 科學-教育】1張圖看懂自製消毒水黃金比例 搭3步驟趕跑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 COVID-19】疫苗血栓副作用 德專家破解了

【新冠病毒 COVID-19】手腳發燙、心跳飆速 新冠康復者仍在受苦(POTS),一種血液循環失調症。

【 新冠病毒 COVID-19】獨立小組報告:COVID-19疫情原可避免

【新冠病毒 COVID-19】佛奇鬆口:不信新冠源於自然界 籲調查中國發生了什麼

【新冠病毒 COVID-19】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WSJ:3研究員2019年11月曾就醫

【新冠病毒 COVID-19】研究:當前所有新冠疫苗近百分百防重症、死亡

【 新冠病毒 COVID-19】疫情再襲提升免疫力是關鍵 專家籲:攝取足夠維他命C

【新冠病毒 COVID-19】以色列研究:缺乏維生素D 恐增加染疫重症和死亡率

【 新冠病毒 COVID-19】點「防疫5漏洞」不如中國專業 台商嘆:台灣真值得驕傲?Taiwan can help?

【 新冠病毒 COVID-19】普篩擔心偽陰偽陽?朱學恒痛批:荒謬反智

【 新冠病毒 COVID-19】本土確診接連爆 重症醫示警:五到八成無症狀或輕症感染

【 新冠病毒 COVID-19】確診者出現「4大惡化跡象」 指揮中心:家人快聯繫119

【新冠病毒 COVID-19】獨/他從鬼門關回來 拿督鄭博見 新冠確診者的警告

【新冠病毒 COVID-19】校正回歸後 名醫警告R0值不能被低估 這2案是關鍵

COVID-19 全球疫情即時更新報告https://www.setn.com/project.aspx?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698&aid=17163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