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1/02 11:45:01瀏覽263|回應0|推薦1 | |
科學家新視野-刺胳針委員會報告:全球應對COVID-19 是大規模的失敗圖/pixabay 世界各國逐步邊境開放,解封出入境條件,但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0月25日再次提醒各國對COVID-19勿掉以輕心。國際期刊《刺胳針》(Lancet)今年9月中針對近三年的COVID-19疫情,提出一份全球總檢討報告,回顧COVID-19疫情以來,全球應對疫情時,眾多決策層面的重大失敗與檢討改進方針。透過報告與專家看法,重新審視全球與台灣被疫情衝擊下,有哪些實際作為與可改進之處。 「刺胳針COVID-19委員會」(The Lancet COVID-19 Commission)發佈的報告《面對未來,從新冠疫情大流行中吸取教訓》指出,多數國家沒有做好準備、反應太慢、忽視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缺乏國際合作和錯誤訊息氾濫。報告也提出各層面的改進方針,最終目標是預防和遏制未來新興傳染病爆發的政策。各國在COVID-19疫情中多個層面的廣泛性失敗包括:預防的失敗、理性決策的失敗、透明度的失敗、實踐公共衛生的失敗、整合流程的失敗、國際團結的失敗,釀成數百萬可預防的死亡,並讓許多國家在落實永續發展上出現倒退。 委員會提出建議,首先,對COVID-19的最終控制與全面瞭解;第二,透過實際可行且必要的投資,提升衛生與擴大全民健康系統的覆蓋範圍,加強抵禦新興傳染病的第一道防線;第三,強化多邊合作以結束全球大流行,並有效管理全球未來的健康威脅,以及結合全球未來在流行病風險、氣候危機和永續發展的應對行動。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翁瑞宏指出,這份報告突顯國際社會的多邊體系問題,包括民族主義的高張與存在大國之間的抗衡局勢,讓全球大國未能有效合作並控制疫情,掩蓋全球在維護民眾健康福祉所需公共投資不足的事實,特別是中低收入國家缺乏應變疫情和持續健康發展的足夠資源,智慧產權缺乏靈活度,也讓資源無法向所有人彈性開放。 翁瑞宏認為,臺灣必須規劃未來長期的防疫戰略,仍須投注資源,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變種株,維持可負擔性的醫療資源,理解並卸除民眾身心負擔,並透過可行的公衛手段,建構安全的生活場域,以促使國家持續發展。在接近終結疫情的時刻,讓社會回復正常運作是關鍵,而經濟復甦取決於維持高度的疫苗覆蓋率,並壓制變種病毒感染率,才能避免日後疫情對於社會經濟的影響。 翁瑞宏說,各國皆面臨民眾反對戴口罩和接種疫苗等防疫措施,嚴重阻礙疫情的控制,反映出社會缺乏信任,對政府缺乏信心。必須深思,政府的建議是否一致,民眾的健康素養是否必須提升,甚至如何應對並打擊社交媒體上廣泛的錯誤訊息;更重要的是,須探討公共政策能否解決疫情相關的健康不平等,尤其對弱勢族群的權益保障。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也指出,台灣的處置過程雖一樣經歷不少風雨,但整體而言仍是相當明快得宜。我們雖不是WHO的正式會員國,很多緊急資訊無法快速由WHO得到,幸好透過其他友好國家也獲得及時的協助;甚至還能反向輸出,提供協助給其他國家。 邱南昌強調,與疫情有關的錯誤或不當訊息的散播,仍時有所聞,這是我們需要提高警覺之處。邱南昌也說,在對抗新興傳染病,報告也強調WHO的重要性。不單是需要國際合作和訊息共享,財務的支援也是非常重要。經濟優勢國家自掃門前雪,不能阻絕跨國的傳染疾病,唯有全球視為一家同時對抗,才能有效控制擴散。 邱南昌說明,這次WHO成立全球疫苗分享的COVAX體系,立意是讓貧窮或醫療科技沒那麼發達的國家也能迅速獲得疫苗;但至今仍有部分國家疫苗施打率仍偏低。邱南昌認為,各國必須放下獨善其身的做法,唯有各國的疫情都能控制住,再產生變種病毒的機率才能下降,才能真正終結新冠肺炎。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