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1/16 20:46:24瀏覽1020|回應5|推薦30 | |
今天臘月二十三,在我們這裡俗稱“過小年”,回家的路上已經鞭炮聲四起,許多公司與小區內已經掛上紅燈籠,回到家也是燭火繚繞,祖父端上了祭完灶王爺的糖瓜,已經真正有了年的氣氛。 晉南的春節是很傳統的,各種年俗已經綿延上千年了吧,小時候準備過年就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拉開序幕,二十四開始掃房,就是年終大掃除,這天以後就是準備年貨的大工程。 除了買新衣、春聯、窗花、年畫等,就是各種吃食最繁重,炸麻花、包各種餡兒的點心,炸煮餅,烤蛋糕蛋卷,小時候全是家庭自己動手做,還要蒸夠十幾天吃的饅頭,做夠十幾天吃的飯菜,剁好幾頓吃的餃子餡兒,天天都不能閑,尤其是家庭主婦要從早忙到晚,不到過年那天是不得閑的。 現在好了,社會分工越來越細,都是買現成,或者自己準備好料讓別人加工,只用付加工費即可,減輕了勞作,但比起以前年的味道卻感覺淡了些。還有以前生活困難,不管大人還是孩子對年都有一種狂熱的企盼,因為過年的時候不僅不用工作,還有穿新衣,更主要的是能大快朵頣,放開吃平日吃不到的東西。現在生活富足了,吃已經不是年最主要的想往了,我們民族的節日好像什麼節日都與吃有關哦! 我家是傳統的四世同堂家庭,過節的規矩禮數也非常傳統,節日總是最忙的,即使不得已也是能簡不能省,更別說過年了,每到過年的時候都忙亂得慌慌,總是不由想起魯迅先生的《祝福》裡的描寫: 舊曆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灰白色的沉重的晚雲中間時時發出閃光,接著一聲鈍響,是送灶的爆竹;近處燃放的可就更強烈了,震耳的大音還沒有息,空氣裏已經散滿了幽微的火藥香... ... . .家中卻一律忙,都在準備著“祝福”。這是魯鎮年終的大典,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中的好運氣的。殺雞,宰鵝,買豬肉,用心細細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裏浸得通紅,有的還帶著絞絲銀鐲子。煮熟之後,橫七豎八的插些筷子在這類東西上,可就稱為“福禮”了,五更天陳列起來,並且點上香燭,恭請福神們來享用,拜的卻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 … 先生文中的“年年如此,家家如此”,有一種鞭撻的味道,現在的我卻有另一種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覺得忙的幸福與不變的幸福,有事做才忙啊,有責任才忙啊,有親人才忙啊,如果過年大家都忙,無事可忙的人心情一定不是味道吧。“年年如此,家家如此”怎會不是一種幸福?想到千年前的祖先與我們做著同樣的事,而同時無數的人也做著與我們同樣的事,這種總是不變,不是一種悠久的可貴的傳承嗎?這才是歷史,是傳統,是淵源流長啊! 忙亂本來就是年的一部分,忙就忙吧,聽著起伏的送灶鞭炮聲,“舊歷年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 ... “"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