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釋迦牟尼人間大導師(一)
2008/11/07 14:07:12瀏覽3002|回應13|推薦134

 

  

 

讚釋迦牟尼佛偈

 

佛面猶如淨滿月  亦如千日放光明

 

圓光普照於十方  喜捨慈悲皆具足

 

目淨修廣若青蓮  齒白齊密如珂雪

 

佛德無邊似大海  如是妙寶積聚中

 

智德圓滿鎮恆盈  百千勝妙咸讚嘆 

 

釋迦牟尼 梵文 Śākyamuni,釋迦為「能」,牟尼為「仁」,亦即「能仁」、「能忍」、「能寂」是七佛*1之一。原名 Siddhārtha Gautama(悉達多喬達摩或悉達多瞿曇),是指「吉祥」、「一切功德成就」之意。又稱:一切智、十號能仁、佛陀*2、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大導師、天中天、大醫王、兩足尊、人中龍王、人雄師子。

 

釋迦牟尼佛祂是佛教之開創者,俗名悉達多,生於西元前五六五年四月八日,降誕地點是印度。(為周昭王二十六年),是釋迦國的太子,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佛母摩耶夫人生下悉達多太子,七日便往生忉利天界,淨飯王因王子尚小,乏人照顧,又娶夫人妹妹摩訶波闍波提(大愛道)為妻,生下一子是為難陀。悉達多太子妻耶輸陀羅,生一子羅睺羅。這些親人最後亦都皈依佛陀出家證得果位。

 

悉達多王子十九歲出遊,於四門觀見生老病死之苦,感受人生歡樂無常,認識到一切生命都被苦痛包圍,遂起出家之念。在摩竭陀遇一隱士要祂信靈魂之存在,但悉達多認為靈魂亦會受苦惱所縛,不是永恆解脫之道。

 

五年苦修又轉至尼連禪河畔雪山經過六年苦行,以為這樣就能了斷生死,後來體悟修苦亦非解脫之道。所謂解脫大事,不是以肉體受苦才能獲得,不能忘懷肉體,心無法清淨,一切污穢即不能消除。於是再轉至伽耶山菩提樹下攝心端坐,勇猛精進,極盡思維。悉達多太子:「我若不能了脫生死,到達正覺涅槃,誓不起此座!」祂以堅毅的力量克服種種障礙,進入甚深的禪定境界之中,終於徹悟宇宙真理,了悟一切煩惱現象皆來自「無明」。初成正覺,祂第一句話:「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迷濛顛倒,而不能顯露!」佛陀初成正覺體悟到原來眾生皆可成佛,皆有如來平等智慧之德相,因為被種種煩惱所遮避而無法開顯,遂展開弘法度生的偉大志業。

 

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中自述祂在劫遠前已成佛道。因悲憫眾生故在此五濁惡世再下降娑婆世間示現八相成道*3度眾之悲願。證得正覺,初轉法輪,在鹿野苑第一次說法,度憍陳如等五人,演說苦空及遠離欲樂之「中道」即「四聖諦」*4中的「八正道」*5之妙法及十二因緣*6現象。其實佛陀的壽命是無量劫遠,佛身常住不滅,法身遍一切處。因此佛陀示現於世,是讓世人明白佛陀也是人所成就,只要認真修行都能成正覺。佛陀不是虛無飄渺的神仙,佛陀是超脫一切世間宇宙之無上正覺者。當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悟道,聽聞空中有聲問祂:「你是誰?你是仙嗎?你是神嗎?」佛陀說:「我不是仙,不是神,我是覺者,覺悟真理的聖者」因此釋迦牟尼佛自稱祂是覺者。覺者即是獲得真正無上智慧,體驗宇宙人生真相,發現真理之人。

 

我們知道所有宗教之教主,都是以神靈自居,但唯有佛陀是以覺悟的「人類」自居,祂把成就歸功於精進與才智,人人都可得的成就,並且只有「人」才可以成佛,因此覺者即是佛。

 

佛陀認為人類皆是平等,不應有高下貴賤之分。當初的印度社會分四種階級,第一階級是婆羅門。第二階級是剎帝利,就是與婆羅門同樣被尊敬的王族。第三階級是吠舍,即農工商沒有受教育的資格。第四階級是首陀羅,即被奴隸之卑等下民。祂對眾生一視同仁,不存絲毫偏見分别心。

 

佛陀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祂用慈悲平等的真理,打破種族階級的不平等,雖然他貴為王子,但祂卻不用威權勢力來壓迫人民,祂以至性妙德開啟眾生的真如本性,祂用智慧引導眾生如何解脫煩惱,如何提昇心智。日常生活中祂教化弟子之言行都以慈悲對待,包括人類以及飛天、水族、陸地所有一切有情眾,並以孝為出發點,展現出慈悲平等的行願。

 

釋迦牟尼佛是開明的導師,祂允許弟子們自由思考,弟子若對佛陀所說的教戒有所懷疑,都可以提出來,把疑問弄清楚。並且對各類宗教的寬容,更是寬大無比。釋尊跟弟子說:「不可以只尊重自己的宗教,而蜚短其他宗教,應如理尊重他教,如此不僅能幫自己宗教成長,對其他宗教亦盡了義務。」這種偉大的包容精神,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釋迦牟尼佛心咒:牟尼牟尼嘛哈牟尼耶梭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七佛是指釋迦牟尼之前還有先出世的六佛:

 

 1.毗婆尸佛 梵文( Vipasyin )爲七佛之首,義曰:勝觀、種見。

 

 2.尸棄佛  梵文( Sikhin)爲第二佛,義曰:頂髻、最上。

 

 3.毗舍婆佛  梵文 (Visvabhu)爲第三佛,義曰:一切有。

 

 4.拘留孫佛  梵文( Krakucchanda )爲第四佛,義曰:減累、成就

 

 5.拘那含佛  梵文( Kanakamuni)爲第五佛,義曰:金寂。

 

 6.迦葉佛  梵文( Kasyapa)為第六佛。義曰:飲光。

 

 7.釋迦牟尼佛  梵語( Sakyamuni )為第七佛。義曰:能仁、能忍、 能寂。

 

(*2)佛陀(buddha)不是仙,不是神,是徹悟宇宙真理覺悟之聖者。能了徹過去、現在與未來所發生之種種現象,能斷除一切煩惱。能給眾生安樂,拔除眾苦,以大慈悲心救度眾生,具足悲德。以自心本具之圓滿智慧普現世間一切光明。

  

(*3)八相成道是指佛陀一生經歷八個示現人間的事蹟。

 

1.降兜率2.託胎3.降生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涅槃。在《佛說無量壽經》中,釋迦牟尼佛說明佛陀降世過程,「處兜率天,弘宣正法,捨彼天宮,降神母胎,從右脅生,現行七步,光明顯耀,普照十方,無量佛土,六種振動…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棄國財位,入山學道…端坐樹下,勤苦六年…敷佛樹下,跏趺而坐…奮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屬,而來逼試,制以智力,皆令降伏。」雖然佛已證得不生不滅之法身,下降世間即示現度眾偉大之願行。

  

(*4)四聖諦: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其中苦諦與集諦是解釋世間的道理。滅諦與道諦是用來研究出離世間的道理。是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證悟的內容,是一切佛法之綱要,在講演宇宙緣起神聖的真理。

 (*5)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6)十二因緣即指:

 

1.無明:不能了知善惡因果,是貪瞋癡等煩惱之總稱。

 

2.行:由於無明煩惱,而造種種行為,善行為善業,惡行為惡業,行又稱業,有了業行就要受報。

 

3.識:指過去世所留的無明煩惱與善惡諸業,生起分別染心,即為識。

 

4.名色:名指精神與心識,色指物質。胎於母胎中,六根尚未長成,只有心識與胎形,即稱名色。

 

5.六入: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胎兒在母胎內,六根逐漸完備階段合稱六入。

 

6.觸:指接觸。胎兒出生,六根與外在塵境接觸,即為觸。

 

7.受:指領受。為六根、六塵、六識相接觸所生的感受。包括一切苦、樂、煩惱等。

 

8.愛:於喜好的境界,即產生種種貪愛之心。

 

9.取:指執取境界,心生愛著,更想取得佔為己有,即為取。

 

10.有:指佔有,以各種手段,造作種種善業、惡業,形成未來的善惡諸報。

 

11.生:指未來世之受生。今生貪欲、取著而造業,因此招感來世受生的果報。

 

12.老死:衰變老,色身毀壞命終為死。

 

此十二因緣的道理,是顯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起惑、造業、受

 苦的因果關係。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576860912&aid=2357416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老查居士新書4-明月依然在心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夜安
2008/11/10 18:47

水羚吉祥

句句皆是見性之人

身處局中

心在局外

修行了得

祝如意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08-11-11 09:06 回覆:

查大師 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

願將您的讚美 供養佛

後學慚愧

祝您  愉快                  

               水 


黃冠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問安
2008/11/09 23:11
師姊說的好~有緣無緣皆廣渡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08-11-10 09:14 回覆:

冠軍 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函

世間原無絕對

有心栽花

無心插柳

一切皆自在

祝您 一切圓滿                               

             水 

 


老查居士新書4-明月依然在心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夜安
2008/11/07 19:29

水羚師姐吉祥

廣度有緣眾

盡是結法緣

無量心

祝如意

阿彌陀佛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08-11-08 10:18 回覆:

查大師  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函

盡心   盡力   盡佛緣

有緣   無緣   皆廣度

祝願大家   早日成佛                    

                水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