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6/23 11:24:19瀏覽2975|回應4|推薦50 | |
台獨將二二八視為台獨運動的起點,其實不然,二二八與台獨的起因就是皇民化,二二八只是讓皇民餘孽得到藉口煽動起台灣人的仇恨以支持台獨。要談台獨,還是先要把皇民化以及二二八說清楚講明白。 台灣人到底有無被日本人皇民化,這是二二八最令人撲朔迷離的認知誤區,一般人、尤其是對岸大陸人,對台灣人甘願被欺凌壓榨自己的日本人皇民化,覺得不可思議,萬不可能。他們把台灣人的皇民化看成是抗日戰爭時,如同汪精衛的兩百萬的偽軍一樣,只是迫於局勢的暫時心態。其實,由於時代的變化轉折,環境與教育也跟著不同,這使得不同世代的台灣人成長的經歷也不同,結果不同世代出現不同的民族認同。如果仍然不分世代,把台灣老中青三代人的思想單一化,看成國家認同一致的相同群體,就根本無法認清看透二二八與台獨的本質。 在光復之時的台灣青少年,是在日本統治完全穩固之後成長的一代,並未親身體驗日本統治初期殘酷的一面,心靈和意識都是單方面受日本教育的灌輸和洗腦下長大,連台灣的抗日先人,他們都相信是日本人所宣稱的「土匪」和「暴徒」,他們對中國的認識是負面的詆毀,對日本所知的是正面的頌揚,思想意識任由日本統治者塗上圖案和色彩。日本的強盛進步和中國的衰亂落後更是眼前的事實,自然也就形成這些青少年崇日棄華的價值觀,他們的皇民化可以說是日本同化政策的必然宿命,這些青年並非沒有民族氣節,只是受到時代的播弄和擺佈,在歷史的洪流狂瀾中難以自覺的盲從者。 ❧❧❧❧❧❧❧❧❧❧❧❧❧❧❧❧❧❧ 2018/5月備受中共批判是媚日宣傳,只播出兩集即下架的台灣《智子之心》這部電視劇,主角智子是真人真事的真實經歷,赤裸裸告白了她們知道日本投降時,台灣護士集體痛哭的皇民心態。劇中美化日軍、醜化華軍的情節,可能是智子體驗到的戰爭只限於日軍後方的醫院,她所見過的僅僅只是中國軍人闖入醫院來殺人的驚恐場面,未曾聽聞目睹日軍殘暴兇惡的一面,所以才會反映與事實不符的個人記憶。 皇民化之所以會有如此之大的影響力,正就是皇民教育對李登輝那一代人有著染透心腦的思想改造力,有人說李登輝因有一半日本血統(尚未經完全證實),來解釋他的日本情結所以如此強烈。其實這是低估了皇民化的思想轉變力,不論有無日本血統,像李登輝一樣懷有強烈日本情結的人,所在多有。 ❧❧❧❧❧❧❧❧❧❧❧❧❧❧❧❧❧❧ 日本人為了要台灣人願意犧牲效忠日本,一般講起來對台灣人的態度必然從倨傲轉而可親,凶暴轉為理性,對那些經年與老師相處的學生、與上層長官日常相處的低級台灣公務員與士兵,更是有受到恩德之感。日本人是否個個出自真誠,當然大有疑問,不過這就足以使得當時受影響的台灣人,尤其是深受皇民教育極其崇拜日本的學生,產生心靈的躍動與迴響。於是在皇民化的利益和光榮下,與日本人的溫情攻勢一拍即合,相輔相成,心甘情願上鉤入彀。光復後日本人與台灣人留下的最濃熾的感情,就是皇民化時期的師生之情,過去的日本老師經常會被邀請回台灣接受盛情招待。 事實上日本是民族性極強的民族,即使二戰時犧牲慘烈的琉球人,他們仍然歧視,對仇中媚日的台獨更是極其鄙視,李登輝那一代皇民台獨,以及他們的孝子賢孫受騙至今,卻依然陶醉未醒。 ❧❧❧❧❧❧❧❧❧❧❧❧❧❧❧❧❧❧ 台灣人陳映真(曾被國民黨判處十年徒刑的左翼作家,因蔣介石去世百日而特赦,提早三年出獄,兩岸交流後投向大陸),他對皇民化有著深透的解說: 〈皇民化是以強烈的洗腦手段進行的強制性同化運動。據研究,它的驚人的效果,不是來自懷柔,而正是來自強烈的民族歧視所造成的劣等感。 四十年的歧視統治,使被殖民者確定了自已無可改變的民族自卑感,皇民化運動就是在這優劣差等的定局上,日本人特別開啟了一道虛構的門,即【內(日本)臺(台灣)一如】、【皇民煉成】之門,提供劣等的島民一條「救贖」之道,一線翻身的希望。宣傳只要人人自我 「煉成」、「精進」,努力修煉「日本國民精神」,就可以鍛造成為真正的日本人,從而擺脫自己作為殖民地土著的劣等地位,從卑賤不堪的「支那」的一切脫皮而出,化為潔淨、順服、謙卑的「天皇之赤子」。 這於是引發了一部分自信「卑賤」的奴隸們「皇民煉成」的歇斯底里。著名的皇民小說《道》,以身上所流的中國血液為大恥,至死要修煉成一個完全日本人的思想和感情,就是個中的典型。 ❧❧❧❧❧❧❧❧❧❧❧❧❧❧❧❧❧❧ 皇民化是出於日本因戰爭的需要,需要台灣的協助。然而要台灣人「真誠」、「同心協力」,非使台人完全「日本人」化不可。 皇民化運動的核心重點是思想改造運動,係分成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1936年底到1940年的「國民精神總動員」,致力於消彌台灣人的祖國觀念,灌輸大日本臣民思想。第二階段是1941年到1945年的「皇民奉公運動時期」,主旨在徹底落實日本皇民思想,強調挺身實踐,驅使台灣人為日本帝國盡忠。 1930年台灣的學齡兒童受小學教育不到30%,到1938年增為50%,1943年更增加到92%。1930年台灣懂日語的人不到10%,1937年猛增為40%,1944年更增加到70%。 其次是配合思想改造的生活日本化,皇民化開始後,殖民當局嚴禁台灣民眾信仰各種傳統宗教、神靈,改信日本神道教,專設日本的天照大神,並且強令在10月27日各行各業都要祭祀,同時也要每日向日本天皇的居所膜拜,中、小學則規定每月1日、8日、15日都要按時參拜神社。台灣人連自家祖先都不准祭拜,發起燒毀自家神主牌運動,規定各村各街家家戶戶帶出家中神主牌,在某日某地共同集中燒毀。 當然,物質獎勵是決不能少的,從40年代初期起,日本殖民當局宣佈【恩准】台灣人改用日本姓名,開始強烈要求台灣人說國語(日語)、穿和服、住日式房子。「國語家庭」享受特惠,公家機關得以優先任用、食物配給較多,連子女在升學競爭上也佔優勢。 日本統治後期的台灣所有青少年,都是在這樣的氛圍和教育中長大。有人說改姓名的皇民化台灣人只占台灣人的2%,參戰的台籍日軍只占台灣人的3%,說明只有2%、3%的人接受皇民化,這是純然玩弄統計數字的說法。改姓名皇民化的當時,台灣人家庭的大家長都還是清朝遺民,大都中國意識強烈,所以只有2%。但是在日本統治後期出生長大的台灣人,如李登輝、蔡英文的老爸蔡潔生,國家意識就有轉變,這一代人少說也有70%以上是接受皇民化的。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