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04 16:18:27瀏覽434|回應0|推薦1 | |
小心無妨 看淡不必 8月2日,周日。美國第二季 GDP 萎縮1%,是連續第四季 GDP 下降,亦是自1947年以來首次在四季內 GDP 下降達3.9%。由於事前估計萎縮1.5%,投資者仍視上述為好消息(佔 GDP 78.2%的消費業萎縮1.2%,政府開支上升10.9%)。4月份起美債按月回落,7月份再跌0.3%。美國樓價暫時不再跌,理由是好多物業已成為「負資產」(資不抵債之謂也),因此業主索性不賣。實體經濟如此不妙,但股市卻上升。Jeremy Grantham 認為美國大事不妙(他在2007年5月提出 CDO 泡沫將爆破,去年底則叫各位入貨博反彈)。現在相信他的人不多,因為非理性亢奮在7月份已成為主流。 美匯由3月起回落至今仍未停止。基於聯匯制度機制,美元回落令資金流入香港,又必然托起港股及樓價,因此升市莫估頂,直到有一天資金由流入轉為流出為止,到時港股又將再狂瀉。今天股市升降只反映資金流向,並非反映經濟方向。 股市開始進入踉蹌期 上周股市開始進入踉蹌期(俗稱震倉),希望透過震倉去糾正超買情況,而不出現大幅回落,讓 RSI 回落到較低水平。過去我老曹一早說過,RSI 超買並不是看淡理由,捕捉5-10%的調整波幅從來不是易事。令人擔心的反而是 VIX 回落到低於25%,代表投資者已過分樂觀。目前看好者已佔43%,而看淡者只有31%,又仍未到看好者為看淡者一倍的極端水平,即3月份開始的上升是否見頂仍未能肯定。小心無妨,看淡不必(因暫時未有看淡訊號出現)。後市相信進入個別發展期,直到2010年經濟情況開始清晰為止。 今天市場上最大分歧是2007年11月到2008年11月令全球虧損600萬億美元財富所引發的衰退是否已經結束?亦即去年11月起股市上升到底是熊市中最大反彈,還是牛市已經開始(目前大部分分析員已傾向相信牛市已開始)?牛有不少隻腳,熊亦一樣。1999年亦有不少人認為香港物業市場調整期完成而大量投資房地產,怎知2000年下半年起本港房地產價又再急跌。現在恒生指數漸漸進入阻力區(21317點),另一場牛熊爭霸戰剛剛開始,在診斷之前請不要服藥。「Wait for the diagnosis before taking the drug!」投資市場過分強調 Buy side,往往忽略保存財富。但在投資路上,保存財富其實較賺錢更重要(上述說話可能有很多人不中聽)。 美元自2001年7月開始回落,到去年4月見底後反彈,今年3月起又再回落,因美國政府推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引發利差交易(carry trade)大量出現。沽美元、買澳元及紐元成為過去五個月內美元匯價轉弱的最大理由,情況與九十年代日圓相似(3月至今美元已回落10%)。不過,美國十年期債券今年起卻大幅回落,因2009年美國政府財赤高達1.84萬億美元、2010年1.4萬億美元,估計要到2013年美國政府財赤才開始大幅收窄。過去美債出售有賴日本與中國政府去吸收,但2009年起日本泥菩薩過江,中國出口外貿盈餘亦開始大幅收窄。未來四年新增美債可以賣給誰?面對美債未來四年供應大升、買家卻減少。後市如何看?美債熊市是否由2009年1月已開始?上一次美債熊市1964年開始1981年結束,主因是高通脹,o個段日子亦令美股不前。這次美債熊市出現,是美債已相等於GDP 180%,為1981年的一倍。 匯價強弱非關經濟盛衰 2007-08年恒生指數可在十二個月內下跌三分之二,亦可以在過去九個月內上升100%。反彈通常可回升前跌幅38%到50%,較少情況下甚至可反彈前跌幅61.8%但仍然是熊市。可是愈來愈多人不再相信目前是熊市,上述情況才最叫人擔心。1900年至今美股出現三大熊市。第一個1906年1月道指138.36至1921年8月63.9;第二個1929年9月381.17到1942年4月92點(雖然1932年7月曾見42點,但美國經濟一直好不起來);第三個1966年1月10日首次升穿1000點到1982年8月776點。如無意外,第四個大熊市由2007年10月開始……。美國政府已動用11.6萬億美元去刺激經濟,2009年估計有4萬億美元流入股市,製造了這個巨型大反彈。一旦資金用完,跌市將繼續;至於哪一天資金用完則不知道。 今時今日,股市改變的速度愈來愈快,已令人們無法適應。人人都在強調逆向思維,卻不明白逆向思維者首先要有如鋼鐵一般的意志力。但大部分投資者皆被貪念蒙蔽眼睛,當睜開雙眼之時,又被恐懼感佔據。 另一個經常被問及的問題是通脹來不來?我老曹一直不信高通脹會重臨,因為2008年太多財富消失矣,只靠今年上半年股市反彈(不少只能補回2008年50%損失)未能引發財富效應!美國經濟已進入收縮期,理由是美國人已不能再借貸度日。 近日貝南奇為爭取明年1月連任而努力。Nouriel Roubini 認為貝南奇是經濟蕭條的「Great Preventer」,由於貝南奇對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有深入研究,其過去措施已成功阻止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的美股大跌市演變成為美國經濟第二次大蕭條。不過,Anna Jacobson Schwartz 卻認為,貝南奇過去亦有份支持葛老所作的三大重要錯誤決定:一、2003年將利率降得太低及維持低利率時間太久,引發美國樓市泡沫;二、次貸危機出現時,並沒即時看到問題嚴重性,任由其發展成為2008年金融海嘯;三、沒察覺到金融業虛假的一面,任由槓桿化無止境地擴大下去。 未來爭拗是貝南奇可否阻止衰退演變成蕭條(1990年至今日本央行亦做不到),至於美國會否進入新一輪經濟繁榮期?服務業在1960年代佔美國GDP 63%,2008年已佔78.2%,消費者一天不增加消費,美國經濟便無法繁榮起來。目前美國失業率已達9.5%,工資收入較一年前下降5%,為過去五十年內最大跌幅;再加上3月份至今美匯回落10%,欲重新恢復美國人消費力有好大困難,情況與過去二十年的日本接近。 內地救市方案趨向重量不重質 Schwartz 另一指責是貝南奇2008年12月起的「0.25厘」貨幣政策雖令今年上半年美股上升,但這種情況與葛老過去十多年的做法有什麼分別?他擔心眼前所見只是虛假的黎明。古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1913年美國聯儲局成立目的是減少經濟波動,但過去聯儲局的貨幣政策反而進一步擴大美國經濟波幅。一如1983年香港成立聯繫匯率制度,目的亦是減少香港經濟波動,結果反而引來更大的動盪不安。佛利民一直主張「穩定貨幣供應」政策,但在政治壓力面前往往無法長期實施,令經濟永遠逃不出盛衰循環周期,即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極端。 過去五個月股市升幅令好友振奮、淡友一再退縮。踏入8月又如何?沒人可事前知道一個泡沫從形成到爆破需時多久。至今為止,標普五百指數已回升前跌幅38.2%,但仍未接近前跌幅50%(1121點)阻力區;恒生指數上升至今,亦未超過前跌幅50%(21317點);只有滬深A股已收復前跌幅50%(3485點),理由是今年上半年內地80%投資活動來自銀行貸款,內地銀行不但受 CDO 影響有限;加上國企銀行大量貸款去支持其他國企,引發國企大量投資(過去70%國家投資或貸款流入國企,但他們只提供中國 GDP 的三分一),引發滬深指數大幅回升。大摩亞洲區主席羅奇在《金融時報》發表文章,題為〈我開始擔心中國經濟〉。今年上半年內地銀行新增貸款為7.4萬億元人民幣,是2008年同期三倍,亦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強勁的信貸增速。在外需驟降下,政府欲透過內需恢經濟快速增長,令今年上半年投資佔 GDP 增長率其中88%(過去十年只佔43%),為過去平均投資一倍。令人擔心的是未來內地銀行貸款的質素問題,此亦是去年西方金融機構出現危機的遠因。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