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19 17:32:56瀏覽1097|回應0|推薦15 | |
霞惹瓦云:「若於康壠巴,內鄔蘇巴,照巴三人,任說何語與向土石,全無差別,故得安樂,後時諸人耳根薄弱,故無安樂。」 摘自《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一●上士道 忍波羅蜜》 日常法師開示:
這個是祖師,這個都是祖師說明當初他們這個尊長、師友之間怎麼樣。康壠巴、內鄔蘇巴那一些人都是阿底峽尊者時代的再傳弟子,都是敦巴尊者,然後呢博朵瓦、慬哦瓦、樸窮瓦下面,那是最主要的,就是復興西藏佛教的幾個大祖師,那都是好了不起! 他說平常如果我們要說兩句話的話,說得你,讚歎你幾句啊,你心裡就浮到這個天上去了;如果說罵你幾句,一下你又沉到十八層地獄裡面去了。然後呢,一下這個心裡面一天到晚為這個動搖,或者在情緒上面,或者在知見上面,乃至於無關緊要的隨便一點點啊,一提啊,你又想出個十萬八千里,想得不曉得哪裡去了,就這樣。他現在呢他們三個人啊,他不管你說什麼,就像土石──這個土石是什麼意思啊?動都不動,動都不動。你罵他,他也不動;你讚他,他也不動;你說他其他的什麼話,他也不動。所以啊,他得到安樂啊! 我們仔細想一想看,我們平常一般的苦惱在什麼地方啊?欸,真正的苦惱啊,還是在我們無明相應的這種心理狀態。很多人說:「我不怕苦。」尤其是來學佛,的的確確他心裡面先倒是有這個準備,可是他並不了解真正佛法所指的內涵是什麼,換句話說,他要修持的內涵是什麼。他以世間的觀點來看,說他以為的苦,就跑得去啊多出一點力,掃一點地,然後多做一點事情,覺得這個是苦。結果實際上真正佛法的中心,不在這種事相上面,而是在事相上面所引發你內心的這種狀態。 或者由於你內心不了解,當外面的事相、境界上頭,你呀產生非理作意的。當然這個非理作意裡,第一個自己無始以來的習氣,所謂隨眠;然後呢順生你這個習氣的所緣的境,這是離不開外頭的哦!那時候你心裡面,哎呀,這樣。所以有很多人,說剛剛開始接觸佛法,聽聽那很好,跑到佛門當中來的時候,他也覺得:哎,我不怕苦。結果一進來的時候啊,哎呀,苦得個受不了!原因不在外頭的事相,而是在自己內心。稍微有這樣的經驗的人,我想大家都體會得到。 現在呢,我們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啊,不管你外面怎麼動,他在他罵他的,你了不動心;他在那兒稱讚你,你也一樣地不動心,八風不動。這個不動是說,不被外面煩惱所動,而另外一點,卻是策發你內在的善法相應的這種欲樂。這豈但不動啊,而且增長我們的歡喜。這個是祖師,換句話說,凡是如法行持的這種人的狀態。我們後面的人,「耳根薄弱」,說這個我們這個耳朵實在是太薄、太弱,風吹草動一下,就被它動搖,這是個形容。就是說,換句話說我們現在這個心裡認識啊,實在太差太差!說是說我們修學佛法要八風不動,我們往往在那兒無風自動,一點點的小風就大動;大風的話,那吹得無影無蹤欸,就這個樣。 所以我那時候剛出家的時候,我的法師就告訴我:耳朵要硬,嘴巴要軟。那時我弄了半天,我不懂,那為什麼耳朵要硬,嘴巴要軟?哦,現在懂了,欸,原來這個道理呀!是不管你說什麼話,你動都不動!但是呢你開起口來的話,千萬不要像鋒──舌鋒,像利刃一樣,一出去,啊!就把人家傷人,不!軟的東西啊,叫人家感覺得非常舒服,這樣,說愛語等等,這個意思。因為我們不具足如法相應的這種條件,所以聽見了什麼東西啊,就心裡面,哎呀,就被它所轉哪,所以得不到安樂啊!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