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尋訪柏架山19世紀吊車遺跡
2019/12/31 01:17:03瀏覽10571|回應0|推薦4

湮沒了的香港近代史
2019年香港行山圈子突然出現了甚少見到的熱門路線,且有兩條。事有湊巧,兩條都與歷史有關,兩處皆在港島東。其一為港島東北的黑角頭史前石刻,其二是本誌介紹的柏架山吊車遺跡。一段差不多湮沒了的香港近代史,不知緣何在今年重出江湖,迅間火熱。行友爭先尋訪惟恐落於人后



柏架山
柏架山是港島極受歡迎的登山點,本誌已兩次介紹從東南脊攻(甚少人知的)主峰東北坡上的將軍石。全程是柏油路的柏架山道,誇張一點可說是24小時都游人如鰂。因此,位於柏架山道低段的紅屋,相信看官不會陌生。之所以要提起紅屋, 就是紅屋~英文名Woodside,原本是太古糖廠頭兒的宿舍。而太古集團更高級的大班們則居於比紅屋高得多的大風坳。為方便這些高人一等的洋人往返真正高尚住宅,太古集團專門建有比海洋公園早80多年的吊車,在1892-1932年間運作。

起點攻略

從太古地鐵站沿英皇道走到基利路,往南上行經過南豐新邨,進人鰂魚涌水塘公園,留意山邊這閘門。立刻又進第二度閘門,到石級頂右轉。
不數步,見到行山隊的彩色絲帶,走下窄而陡的徑,差不多落到通往康景花園的車路(康柏徑)旁邊。到達當年吊車的山脚站,兩個正方形石屎躉,中間有齊口切斷的工字鐡。留心看,有心人寫上由底到頂全部23個序號。

看了山脚站繼續大致與康柏徑平衡前行,就在康景花園C座外面有一機械裝置。可能不是吊車而是以前太古水塘的設施,純粹是余的猜想。

要提醒,這一帶任何地圖都沒有顯示有路徑,包括遠足者使用的地圖,但若隱若現的小徑縱橫交錯,亦有各色絲帶。各隊有各自的目標,有些可能是尋找太古水塘遺跡。看過這機械裝置後,折返留意右(西)邊往上的隱徑,不要走太高,然後往南,就是第二躉。大概100m距離,因爲要找路,發覺走錯回頭再找,用了67分鐘。

大家看看地圖,余點出的位置, W是機械裝置,紅圈是上面說的紅屋

直綫上升
香港現在使用中的有兩條吊車,海洋公園外,另一條是昂坪360。興建後者時工程人員開通的路徑,之後作維修保養及拯救用途,加工築成精美的360棧道開放給大衆,是相當受歡迎的登山路綫。棧道基本上是在吊纜下面,從地圖上看,只在彌勒山轉向站轉向一次,前後是兩條直線。昂坪吊車2006年啟用,柏架山吊車1892年啟用,當年不知有沒有吊纜轉向的技術,但吊車行走都是直線的。所以吊纜塔基本上是直線排列。柏架山吊車的吊纜塔早已拆除,現在見到的是或大或下的石屎躉。
正南方是180°尋找柏架山吊塔大致是170°。第二躉之後要走下坡,跨過衛奕信徑及柏鰂石澗,留意剛才見到的絲帶,很快到達3號躉。


尋找時切記是向170°,如果走超過5分鐘沒見到下一個,應該是偏離了正確方向。34號是現在見到體積最龐大,每個躉在地面上高逾兩米且是由4個躉組成。

5678緊密相連,每個相距不夠一分鐘,狀態也一樣,僅僅突出地面,不知是否這裡曾經塌方。而躉發揮了護土牆的作用。7號旁邊建有廁所。
8號之後有一小段與樹木研習徑重疊,見到介紹“紅膠木”這個牌,要往下走到達二戰時軍隊使用的巨大爐灶。余當日8號之後沿樹木研習徑往上走,走了67分鐘見不到9號,便回頭往下找。爐灶可參觀及在此小休飲水。繼續往9號不需要進入爐灶,右邊有絲帶指引往上行。
一路走來樹木茂密,如果幫美女打卡要留意樹影婆娑,不要拍成鐘無艷。走到10號,漸次開陽,向東南方望到不再是山谷而見到柏架山副峰上的導航雷達(大白波)


11號形態與別不同。12號北望,前景是康怡花園,遠景是飛鵝山。

13(上圖右)是現存中最殘缺不全的一個躉,亦是唯一沒寫上編號的一個。余當日從12走到14,途中在徑旁坡下方一塊幾米長的平滑大石上見到寫著13,但常理知道其他全是石屎躉,沒可能13號是天然的大石(下圖左),從14號往回走細心尋找,來回走了兩次,用了超過25分鐘。再回到14號,幸運地遇到一個從山上下來的獨行俠,談起找吊車躉,他說橫豎下山會經過13號,仙人指路第三次往回走,總算沒錯失。原來就在寫著13的大石附近,一般若不是4躉一組,也是孖躉,這只有一個又差不多完全塌掉,且招牌的工字鐡也沒了,徑離開約一米也沒看到。
10號到14號是景觀最開陽的幾個。上圖右豎拍見到14號躉的比例,文首第一幅是廣角鏡,紅圈是躉,黃圈是副峰上的雷達。
15號及以上現在藏在林中,部分躉被樹根或藤蔓纏繞,倍有滄海桑田之感。除了剛才大費周章的13號外,過了二戰爐灶之後,一直到頂都路徑明顯,有分叉路時向170°就對了。

多張相片亦見到絲帶,這一帶沒其他景點,跟絲帶不會錯。這條相等於一百年前的360棧道,部分遺跡見到建構精美,有用磚塊建造的梯級。另外,剛過了20號之後見到一排用磚建造的半圓形結構。如果是現代的,余會猜想是planters花槽。但一個世紀前,會否是用鞏固平台的buttresses呢?
23號是山頂站,相片左上方是大風坳的公廁。位於大風坳東南的公園就是當年太古大班的府邸。在公園的西南角有頗陡的小徑向東走到公園的底下。見到當年是用磚建造10米高的foundation(地基) buttresses,設計與工程難度都比今天用石屎高很多。


手機tracking的數字不是吊車躉編號,是里程碑。這次從太古站起步幾百米才記得啟動,所以總步程為9km多一點。5km處剛好為大風坳,下山走柏架山道至鰂魚涌地鐵站,3.8km。要留意是1km5km是一條直線,就是以前的吊車路線。從地圖量度,由康柏徑到大風坳約1.7km,余當日卻走了4km,是因為找路時(尤其是2號、8號、13)來來回回,走了兩公里多。

希望本網誌可幫到看官順利找到正確路線,尋找時要有方向感、指南針、及跟隨上述指引。寓尋訪香港古蹟於登山活動中,樂事也。
然而際此2019年歲末,有感我城正步向懷緬過去光輝歲月,彷如本篇回顧當年風光無限之太古大班。花無百日紅。三十年河東。不是殖民地,只是租界的上海外灘公園尚且華人與狗不得內進。當年香港山頂只准洋人居住,何東是第一個獲准住山頂的華人。太古大班住在私家吊車接載的大風坳上是真正意義的東半山,同樣exclusive。今天香港偏偏有人緬懷殖民地,每星期抬舉著殖民地旗、外國旗遊行,本末倒置,能不沒落哉?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ingwanlilu&aid=1314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