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1隨筆:「幸與不幸」、「知與不知」的人生旅途
2021/02/06 02:03:34瀏覽1414|回應0|推薦23

2021隨筆:「幸與不幸」、「知與不知」的人生旅途

褚威格曾說,「一個人生命中最幸運的事,莫過於年富力强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因為有能力、有機會、有信心也有體力,來正視且面對許多現實環境的變化和衝擊。

2021的新曆年依舊很不錯,各大內地城鄉的看點也確實比台灣這個小島要多很多,不僅有新冠肺炎無法阻撓的巨大內需旅遊市場,還有有未來感的各種嶄新規劃,宛如真實創意現場,比什麼都還要精彩紛呈。

路上晃來晃去京東網購的送貨機器人,街角有AI智慧型點單的餐廳,居住的酒店播放著中年女團、男團的唱跳競賽綜藝節目,觀看的朋友嫌棄略「油膩」卻又追尋著幼年偶像小虎隊某帥哥道:「瞧他都要五十歲了,我還是舔他的顏(喜愛他的帥臉)!」

每次到內地,再度造訪不再熟悉的城市,總給人一種傳記般的視角;大陸的一到三線城市變化巨大,有的大都市CBD地圖每個月修改一回,多少都有一點精彩到令人羡慕的輝煌過去和未來感;本以為自己走得夠遠、夠多,而在我的每次旅途似乎即將平淡結束的時候,想要記錄已訪的景點,回顧攝影和取景內容,又因為種種原因有意捲土重來,再次計劃著下回還去瞧瞧。

那種強烈再訪意願的高漲,有時既來自人性中比較貪心或戀舊的一面,或者來自比較勵志的一面,亦或是希望能從舊地發現新鮮感及小小改變的各種各樣細節,比如想看當年風光無限的老歌手如今怎麼上場跳出新舞步,或者新思維如何將科技融入生活的「接地氣」,所以這些城市纔如此令人留連忘返,就像友人追逐心心念念的老一輩偶像那樣,總能品味出新鮮感。

於是,旅行的使命就是這般,找尋那些或明顯或隱約的變革。

就像那些中年又再度站上舞台戰鬥的人們一樣,學曹孟德感慨一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當年桀驁不馴的志趣被年歲磋磨殆盡了嗎?我還和以前一樣。

阿姨怎麼面對大齡無法玩命、中年體能太差的問題?抽空多跑跑,想來我也是可以的。

回到老家守孝那幾年,天天跪拜念經,膝關節腫脹、頭髮愁白了、膠原蛋白消失了,我開始感受到老年癡呆症的威脅,加上夜半黑道宵小鬧事,煩躁、火氣大、憤世嫉俗的想法,讓我有點頹廢。

解決方案多到眼花繚亂,可見人生並不是過了四十就不惑了,而是要準備「知天命」。

這「知天命」可絕非僅有近期台灣流行「國師們」玩星座命盤、八字紫微、觀落陰等級的內涵,而是找尋自己在困境內的出路。

五十歲之前,我打算完成幾項研究:自己的「天命」先找齊,玩也要玩出想法來。

中年女性似乎有一種打不死的倔強、能够放下自尊的現實奮鬥感,我對自己歸納的結論肅然起敬,想要比年輕的自己顯得更有戰鬥力、行動力,一定不容易,但是坐而不行、行而不透徹,在旅遊的路上,那就是浪費自己美好的時光了。

過去六年,家鄉的黑道為了桃園捷運工程附近的土地併吞,天天脅迫我和鄰居們搬家,他們破壞我們的房屋結構、電路,過了六年沒有公家監視器、疑似吃案、警方不願巡邏、黑道囂張挑釁的種種情況,他們讓我家中珠寶財物遭竊、四處漏水、淹水、放蟲丟蛇和老鼠鬧騰等等,好不容易熬到現在,大約除了偶爾短期出遊,我都快要被那些黑道下三濫的手段給煩死了。

幸虧,還是有好人存在。

也好在,黑道現在維持著彼此的「恐怖平衡」。

我的人生特別符合「屢敗屢戰」這四個字,若非掙扎著對抗下來,已經到了身心疲勞的邊緣。

曾經跟友人自嘲,說我是個小人物,死了也不會有誰在乎。

像我那可憐的父親還有往生的鄰居們那樣。

朋友們說,幸虧我沒放棄,「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態度,或許或多或少威嚇也阻礙了那些想要繼續耍詭計的惡徒。

沒有人知道報警上百次卻被冷嘲熱諷的感受,填寫的三聯單、指紋、金飾單據等證明無故「人間蒸發」,無數次跑警局、地檢署的感受,我這六年正是如此無奈,第一次聽到「賤民」這個詞被加諸己身,第一回被人散播謠言說我是「精神錯亂」、我父親是「撿破爛的」、我與母親和鄰居們都是「神經病」,在家鄉第一次讓一個身高180的陌生年輕人拿著鐵棍對著我的頭、多次從背後「被車禍」、那種當下感覺是「黑道治國」的複雜感受……

我家這裡目前地價不高,一坪27.3萬法拍價,每個鄰居的透天厝都上兩千萬之譜,所以鄰里黑道緊迫盯梢無辜的居民。 捷運工程很近,黑道離我們更近。

我家不是這波黑道「圈地」的第一個受害者,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囙此我感覺和很多人想像的「軌道計劃」感覺是兩種極端的反差;意即,有人發財,有人喪命,也有人還在掙扎。

在回到故鄉的時候,台灣的朋友說前瞻計畫即將開始,桃園市的居民要發達了。

如果早知如此,投資房地產好像有巨額的報酬率,時代賦予的機會很重要。

反之,這個經濟泡沫的小短板,其實是一種痛苦的抉擇,要不頂著壓力等房價再炒高,似乎了不起的軌道工程能讓貧窮居民們翻身當有錢人的感覺,顯得有些荒謬絕倫,因為大餅是黑道和財團在畫,專門畫下無辜小市民身家性命的句點。

類似這種「偉大建設計劃」基本上算是很多bug,彷彿誰搞起來都不算太安好心,由於見過很多鄰居們的下場,我總是告誡自己和親友們:問題在於尾大不掉的黑道與財團。

去內地的時候,財團是有的,倒是沒見識過像我的家鄉那樣兇殘的黑道。

居住的不幸,在於自家環伺黑道及謀財害命的陰私狠毒。

旅遊的幸福,在於自己能從親身經歷中體驗安寧和自由。

我知道自己自私,想透口氣,於是與母親商量好,找機會短暫出遊並辦事。

這種生活會很快就因為旅程的增長,還有穿插著緊繃與放鬆的極度反彈,變得精神壓抑薄如刀片,其實上也沒有太多正面的解決辦法,雖說家裡養狗、母親得著親友眷顧,跑太遠、離家太久可能會有危險,所以我們只有選擇最保險的嚴謹行程。

我對母親說,窩在家中感覺像似小器無能的「社畜」,配合友人幫忙走出去,保守賺取一些收入,還是可以過日子的。

台北的朋友沒有經歷過黑道威脅的恐怖,也無法理解「被圈地」的困擾,只覺得好像一種小說「人設」,對黑道有什麼誤解或幻想。

我告訴他們:黑道玩兒的是「偷矇拐騙」,例如竊電就偷妳兩個月幾萬電費、隨時隨地侵門踏戶、伺機讓妳「意外身亡」、四處找鄉愿造謠破壞妳的名譽之類……

在短期旅程以後,我就能夠稍微喘息了,覺得以自己的能力,應該比較難在疫情嚴峻時獲得比較好的資源,尤其這個年代還有這樣那樣的許多對手。

但是我們並沒有放棄,而是加了一種管道奮鬥,很早就開始思考後路。

2020年迄今,少有人想去大陸,覺得「疫區」危險。

雖然此際有些思維很「詭異」,個人眼前那「疫情」卻不算大,反倒是因為故鄉黑道橫行,把多年收入與收藏都給耗損了,彼岸反而是我覺得安慰的一種身心調劑。

在各大公開場所,體溫檢驗、疫苗施打、封街或封城的訊息相暢通,疫情控制極為完善,毋庸置疑。

但是回家以後,我們畏懼的從不是新冠病毒,從本土新聞的描述來看,似乎「+0」的奇妙現象對於台灣居民不會覺得尷尬,反而是認知上,比較放不開的是心底免不了要滋生的疑慮。

然而,我們勤洗手、戴口罩並各種檢測等,肺炎病毒比起黑道,仍舊不足為懼。

我這種只看利弊的性格和現實主義思維,給後來中老年的自己帶來一種「求知」的氣質和做派:五十歲之前,我總要學習「知天命」。

在很早以前,我還有過被騙鉅款、被動簽喪權契約、被人倒帳的經驗,曾經一個「競業禁止」條例就生困擾和厄難,事隔這麼多年,感覺過去的自己也太傻了。

如今這種兢兢業業的奮鬥精神,或許有點一根筋式的執著,以及相對平穩隱忍的性格,為自己在「求知」的旅程規劃,埋下了命運的伏筆。

與其悶死自己,不如氣死敵人;面對「圈地」包圍,尋求「突破」旅行。

在家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其他鄰居的各種狀態:有的怕事,門窗深鎖;有的接觸入伙,分一杯羹;有的鄉愿,隨波逐流;有的幫兇,助長氣焰;還在思考如何生活下去的正常居民,仔細門戶,加裝監控,養狗防賊,關懷鄰人。

畢竟人人都怕多管閒事,這年頭台灣最恐怖的風景是黑道,識人不清,很容易引禍進門。

其實從我們與黑道的過去鬥爭來看,熬出頭的機率還是非常大的。

首先,我是性格偏強勢的類型,至於很多鄰居覺得我「找死」的問題,在於這並不算什麼問題,而是個人覺得不能姑息養奸。

從前遭遇黑道威逼搬家的時候,有很多膽小的鄰居嚇跑了,賤賣自己的房產,略微強勢當「釘子戶」的人,天天被黑道派人騷擾,也有聽聞「被意外死亡」的很多情形。

我的處理方式,就是鬧騰起來,讓附近所有的住戶都「知道」誰是黑道、黑道趕走鄰居「圈地」的手段、自救的經驗分享、聯繫該同盟的親友鄰舍,還有持續蒐證。

這些家鄉的黑道破事,耗損了我的健康和時間,阻礙了我六年多的生命,害得我家破人亡,我真的心中充滿了恨意。

母親之前說:我們看似乾耗著,其實黑道想「圈地」比我們還著急。

我發現:一個惡人之所以為所欲為,往往並不是因為受害者多麼弱勢,而就是咱們身上缺乏那股對抗的狠勁兒。

以一種相對理性和溫和的「秀才遇上黑道」的情節,暗藏的一根筋式兇猛反抗,恰到好處的出手,就特別能射中那些惡徒脆弱的心。

當我這個「死肥婆」站在某大哥面前跟他對應時,圍觀的那些人實際上是頗為錯愕的,所以能不被擊倒,靠的都是不屈服的尊嚴和自我意識。

對於反擊和生活,個人從前比較低調,懂得適時彎腰、見招拆招,現在情商較高,活得四平八穩,玩得身段柔軟,該有態度的時候,也能强硬起來。

這種個性的潑辣基本都在暗處,比如父親往生守孝三年以後,我和母親纔確立處理方向,對於鄉里傳言一概低調處理,唯有直面黑道,我們態度強硬,直接正面開撕。

我所知道的奮鬥精神挺符合自我定位,因此人生最大的衝突、也是最精彩的一段過程,我們住在並非自己想選擇的地方,演繹並非我們所選擇的命運;然而,我知曉自己要前往何處、尋找何人、做何等策略,為了以後的「天命」,準備的過程是漫長的,走過的道路是艱困的。

紅顏和青春都會逝去,人生的旅途上總是浮浮沉沉、有虧有贏,打起精神隨時準備走下一個行程,纔是生命始於不停運動的真諦。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sylovesyou&aid=156095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