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象變跳蚤-媒體進入「大創新」年代
2009/09/02 07:53:26瀏覽1740|回應2|推薦26

                                                                    (台灣醒報提供)

昨天是九一記者節,應台灣醒報之邀,主持了創刊週年座談會,出席人包括前天下雜誌總主筆、現任汕頭大學教授楊艾俐、聯合線上副總經理李彥甫、前公共電視總經理、現任新頭殼網路媒體總顧問胡元輝。由出席人的背景及討論內容觀察,台灣媒體正在大創新、大變革。

媒體反應社會,從1976年進入媒體至今過了34個記者節,無論國家、社會、媒體或個人都歷經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套用組織大師查爾斯韓第的理論,新聞事業的組織與個人都由大象時代進入跳蚤歲月。

34年前到聯合報報到第一天,進入大廳第一個感覺,彷彿深宮廟堂,來來往往的人表情嚴肅,令人生畏。但想到歷經兩輪考試才百中取一 、雀屏中選,又覺得無比幸運,必須珍惜。

當時聯合報已居民營第一大報地位,是典型大象型組織,層級分明、權責清晰,幹部高度權威。新進記者至少要熬半年,稿子才有機會見報。不過,主管們非常認真,見不了報的稿子,仍然層層審核。稿子發下來時,常常只見紅筆、藍筆改得密密麻麻難以辨識,但菜鳥就從長官們不客氣的修改中慢慢進步。

很多長官不只不客氣,簡直就是暴君。當時採訪主任極為認真,但脾氣不好,一天交了一篇稿,忐忑不安,稿子到了他手上,只聽他大吼:「戎撫天!什麼濫稿子!」然後把稿紙柔成一團,以極誇張的動作扔進垃圾桶。接下來幾天,我幾乎不敢進辦公室。

多年後和這位主任結為好友,曾趁酒酣耳熱之際抱怨此事,他答覆我:有什麼好抱怨,他當菜鳥記者時,主任還公然在稿紙上吐了痰才丟進垃圾桶。

威權時代的媒體,執照不開放申請,壟斷的市場高度保護了兩報三台,加上當時經濟每年以10%高速成長,造就媒體黃金歲月,兩報三台都成了超級大象,也超級權威。

解嚴30年後,媒体大象紛紛倒下,中國時報與三家無線電視台經營權先後易主。從1995年中時晚報停刊開始的「大破壞」,到2008年中時集團經營權易主,大致塵埃落定,「大創新」行動正悄悄上場。

首先,倖存的聯合報集團正積極轉型,希望變身為「多載具的文字、影音、即時、行動、互動數位匯流新媒體」,年底搬遷汐止新辦公大樓後,將改採大編輯台建置,從記者作業到工作流程全盤依據數位匯流作業需求設計。簡單說,聯合報想把自己變成反應靈敏、會跳舞的超大跳蚤。

以「五媒合一」為媒體定位的台灣醒報是另一種創新,同一新聞素材以實體報、電子報、電視、廣播、手機同步呈現,其成本及作業複雜可想而知,但社長林意玲以個人資金大膽創新,又堅持「不黨不私」精神與財團、政治保持距離,滾滾濁流中獨樹一幟。

「新頭殼」網路新聞資訊平台昨天創刊,強調「社會企業」理念,希望閱聽人、工作者、出資人三合一,讀者可以藉「開放編輯室」制度線上參與編輯作業,更可以數位工具製作新聞素材上傳,成為媒體內容供大眾閱聽,更可以小額捐款方式成為出資人,這是一種高度民主的媒體形式。

新創刊的旺報是「市場創新」型態新媒體,以兩岸經貿新形勢創造出來的新需求為市場定位,訴求明確。預定明年創台的壹電視在傳統電視影音元素外,增添了動畫元素,大大解放了電視內容製作受到的「畫面」限制,並可以增加非常多的互動功能。壹電視創台後壹傳媒網路將如虎添翼,大大創新。

個人則以「個人媒體」型態創新,除經營部落格外,也接受媒體專案委託製作新聞內容,最近為旺報做一系列經濟學家專訪就是一個例子,未來計畫將影音內容也包含進來,可供電視或網路使用,紀錄片亦可製作。

媒體大象「大破壞」後,就進入跳蚤「大創新」階段,所有創新都要接受市場嚴厲檢驗,但隨著經濟大環境改善,新媒體有機會發光發熱,再造榮景。

                                                                       (台灣醒報提供)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ng3827&aid=3276622

 回應文章

新聞老兵
欣聞大家都力圖創新
2009/09/03 02:56

不論是大象跳舞也罷,跳蚤發揮影響也好,大家都在求新求變是很美的事。

希望大家都跳出來做事出力吧,

不要只會伸出手指罵不好的媒體。

戎撫天(rong3827) 於 2009-09-03 05:54 回覆:
媒體大環境讓人悲觀,而且老實說,像在隧道深處,看不到一丁點出口的微光,但媒體創新的精神,讓我深信出口在望。

阿呆
長毛象復活
2009/09/02 13:24

跳蚤雖小,一如麻雀,也得五臟俱全。只是,這五臟廟都小的驚人。人類要生存,特別是在台灣,恐怕真要重新思考如何從「小」生存。

「台灣醒報」據說不僅小,完全沒有「排場」,居然連攝影棚都搭了。看看「玉山週報」,聽說單單會議室就比「台灣醒報」大。至於「聯合報」、「中國時報」這些屬於「長毛象等級的,雖然還沒成為化石,但如「聯合報」可以自覺式的提早從長毛象思考變身為「跳蚤」,確實不易。

不過,要從跳蚤變身為麻雀、孔雀或鳳凰,應該是經營者也要思考的。但是,這個世代的年輕人,能有多少像板主當年神勇的的呢?他們願意或能夠投入的又是什麼?而努力於設法把跳蚤變身為麻雀的,又該是誰?

商業的影響,應該是跳蚤便麻雀的要項吧?

戎撫天(rong3827) 於 2009-09-03 06:14 回覆:
媒體有再崇高的理想,終究要面對市場的競爭,網路將成為媒體主要載具,網路長尾現象也將主導媒體發展趨勢,靈活的跳蚤、wikipedia開放式的生產平台、利基型的產品內容都將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