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聖經小故事】漸悟和頓悟的瞎子
2009/11/05 10:08:33瀏覽5502|回應1|推薦14

聖經裏有許多耶穌治愈瞎子的故事,其中在瑪爾谷(馬克)福音裏有二則:一則在第八章,另外一則在第十章。當我們把這兩則故事一起讀的時候,會發現有些很有趣的對比。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貝特賽達(Bethsaida):有人帶了一個瞎子到耶穌跟前,請耶穌治好這個瞎子。耶穌牽著瞎子的手,單獨領他到村子外頭。耶穌吐了唾沫,抹在瞎子的眼睛上,又給他覆了手,然後問他:「你看見什麼沒有﹖」瞎子回答說:「我看到人,一個個像樹木一般,走來走去。」很明顯的,瞎子的視力沒有百分之百的完全恢復。於是耶穌再次覆手在他的眼上,瞎子睜開眼一看,這次視力是真的恢復了,瞎子終於能夠看得清楚。耶穌打發復了明的瞎子回家,告訴他:「連村莊也不要進去。」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耶里哥(Jericho):耶穌和他的門徒及一大群人,從耶里哥出來的時候,坐在路旁的一個瞎眼乞丐聽説耶穌來了,就大聲喊說:「達衛王後裔的耶穌,可憐我罷!」有的人斥責他、要他安靜,瞎子越發大聲地繼續喊叫:「達衛王後裔的耶穌,可憐我罷!」耶穌聽到了,就停了下來,站住,叫他的門徒把這個瞎子帶過來。瞎子一聽説耶穌要他過去,扔下披著的外袍,就跳了起來,跌跌撞撞的來到耶穌跟前。耶穌問他說:「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瞎子說:「大師! 叫我看得見!」耶穌對他說:「去罷!你的信德救了你。」瞎子立刻看見了,就跟隨了耶穌,成了他的門徒。

有人開玩笑地說,耶穌在治療第一個瞎子的時候,手藝還不到家,因此一次治不好,還要來第二次。

玩笑歸玩笑,這兩則故事,表面上是講的瞎子的眼睛,其實講的是我們每個人的心。我們為什麼這樣猜呢?因爲在第八章提到治療貝特賽達的瞎子以前,我們聽到耶穌這麼地對門徒說:「你們還不明白,還不瞭解嗎﹖你們的心仍然遲鈍嗎﹖你們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見嗎﹖……你們還不瞭解嗎﹖」

故事裏頭瞎子的眼睛復明了,福音的作者要問:我們的心開了沒有?我們對人生的道理領悟了有多少?

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讓我們回頭再來看看兩則故事不同的地方。在第一則故事裏,一個瞎子被別人引到耶穌跟前,他並不知道耶穌是誰,也不知道該向耶穌說什麼。帶瞎子來的人很關心他,應該是他的至親好友,他們替瞎子請求耶穌治好他的病。因爲瞎子自身的準備還不完全,耶穌治療他的時候,只能一小步一小步,慢慢地來。即使在他眼睛復明了以後,耶穌覺得他應該先回家靜養一陣子再説,叫他連村子都不要去。

許多時候,我們的心懵懵懂懂,既不知道我們的身之所在,也認不清我們的人生方向。幸好有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和好友的陪伴,讓我們不至於迷失。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的領悟是緩慢漸進的。因爲心弦沒有調整好,即使有高人指點,我們還是一樣,沒有辦法一下子完全領悟過來。

第二則故事裏的瞎子可就不一樣了,他早就聽説了耶穌這個人,早就等待著機會的來臨,因此一聽説耶穌往他這邊走了過來,就奮不顧身的大聲喊叫:「耶穌,可憐我罷!」後來聽説耶穌召叫他了,就把可能是他僅有的財產外袍丟了,跳起來,跑到耶穌跟前。等到耶穌真的治好他了,他已經準備好了,即刻就跟隨耶穌,做了門徒。

在人生的旅途上,有時候我們很積極的找尋追問生命的意義。因爲我們的心準備好了,這個時候如果有緣分遇到良師的點醒,可能一下子就恍然大悟。

兩則故事,一則可以看成講的是人生的漸悟,一則講的是人生的頓悟。

漸悟和頓悟,二者之間也不是絕對的二分法。在人生的路上,我們往往有許多小小的漸悟,然後偶爾來一個大規模的頓悟,把我們的人生帶到一個截然不同的境界。就在漸悟和頓悟的循環不已之間,我們的心慢慢開了,我們的眼睛慢慢明了,我們的人生不知不覺又向前跨了好幾步。

不覺想起《奇異恩典》這首歌來——“I was blind, but now I see.”

(音樂:Amazing Grace)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ushiner&aid=3468629

 回應文章

小華
凡事都是恩寵
2009/11/06 09:33
我們常震撼於頓悟的恩寵而容易忽略日以繼夜持續終生的漸悟。覺乎此,五體投地,凡事都是恩寵。我們的心是為愛而受造。
mushiner(mushiner) 於 2009-11-09 19:10 回覆:
小華說的甚是, 悟不分大小, 都是恩寵, 都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