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間史學的興起
2019/03/17 11:22:10瀏覽609|回應0|推薦16

民間史學的興起

作者: 東武野蒼

    皇權,這個權怎麼用?中國古代的皇權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權力?很多人讀過黃宗羲《明夷待訪錄》。《明夷待訪錄》裡說,屠戮天下人之肝腦,離散天下人之子女,天下人的財富集中到一個人的身上,這就是皇權。
  明朝,在我們的歷史教科書當中說皇權發展,叫做專制制度中央集權已經到了頂峰。
  黃宗羲批評皇權呢,還有一句話叫做“有明之無善治,自太祖高皇帝廢丞相始”。
  為什麼說太祖高皇帝廢丞相就使得明朝的政治從此腐敗不堪呢?因為皇帝集權了,皇帝一個人大權攬過來。
  但是這種評論和結論,不符合明朝的歷史。
  明朝的歷史是什麼?我有一句話,是說因為朱元璋廢除了丞相,才為明朝政治制度的發展,開拓了廣闊的空間。以廢除丞相作為評價明朝歷史的一個節點,說它是皇權專制,實際上是刻舟求劍的思路。正是因為廢除了丞相,才有後來文官集團的興起、內閣的興起。內閣的興起對皇權實行了制約,形成了這樣相互制約的一個國家機器。
  從朱元璋以後,從明成祖以後,我們很少見到一個專制的皇權。誰最專制?明武宗專制嗎?批評得很多。他要想去出去遊玩一趟,文官不批准。御史坐在居庸關,拿著寶劍說,誰要把皇帝放走我就殺了誰。他有出關的權力嗎?沒有權力。他要下江南去一次,也被文官們攔著。他沒有隨意出行的權力。
  明萬曆帝要把自己寵愛妃子的小孩立成皇太子,可以嗎?不可以。沒有權力。嘉靖帝想把自己的父親母親的牌位放到太廟裡,可以嗎?不行。皇權受到一個非常大的擠壓。
  所以說,這樣一種認識歷史的思維,我們把它稱為固化思維,或者說是刻舟求劍的思維。恰恰是因為明太祖專章廢除了丞相,才拓展了明朝政治制度發展的廣闊空間。
  很多人說明朝中後期,中國實際上也是實行了代議制民主,有這個萌芽。我們不能夠和西方的制度直接比較。但是大家知道不知道,曾經在“俺答封貢”這樣大的問題上,明朝宮廷曾經用實名投票來決定。它是把內閣大學士和各部部長請來,來進行投票。最後贊成票多一票,確定接受“俺答封貢”。
  所以,我們對中國歷史的認識,不能被少數的、固有的歷史結論所限制。
  這就要說到,為什麼明朝歷史被曲解?
  很多人提出了許多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明朝在被清朝取代以後,很多人鑒於明朝滅亡,而進行的反思。反思當然不能說我如何輝煌,而是反思說我們曾經做過什麼錯事。這種東西成為主流,這個歷史就不夠真實了。
  更重要的是是東林黨人掌握了修纂《明史》的話語權。以黃宗羲代表的“浙東史學派”和他的學生成為編纂明史的主要寫作者。現在我們看到署名張廷玉,編纂的那個《明史》實際上是在此前的皇室文人集團,他們的主導下寫成的,在他們的基礎上改編的。
  比如說,明末黨爭。明末的黨爭什麼呢?是東林黨人和閹黨之間的鬥爭。為什麼黃宗羲對於閹黨如此恨之入骨?因為首先他本人是東林黨後裔,他父親曾經受閹黨迫害致死。他必欲置宦官集團於死地。
  關於為宦官集團翻案很多人在做,我也寫過專門的文章講過這個問題。一個文官從小十年寒窗,外放當了縣官,或者內放提拔當了翰林,多少年才能見到皇上?宦官可以,給皇帝倒尿盆就見皇上了。那些讀寒窗的那些人,心裡就非常恨:憑什麼你們可以左右朝政?皇帝要聽你的話?
  我們要看到,在很多程度上,皇帝是把宦官作為約束文官集團的一個工具。特別是一些著名的宦官。他們成為腐敗官僚痛恨的對象。
  宦官腐敗嗎?腐敗,就好比我們現在紀檢部門也又腐敗。但是他們還有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宦官可以限制文官集團的腐敗,也可以限制武官的腐敗。我們看劉瑾,我認為劉瑾的最後倒臺,就是因為他妨礙了一大批邊將貪污造成了他的倒臺。劉瑾掌握權力的時候,清查邊防土地、整頓糧餉,打擊吃空額的這些人。規定官員要清廉,不准超標坐轎子。就像現在管理公車,什麼寶馬、賓士一律不許坐。那些官員非常的氣憤,所以他倒臺了。
  對於明史上一些人物的評價,特別是像宦官這樣敏感的人物的評價,已經有很多業內的人士注意到了。甚至是老一輩的明史開山的那些老先生,其實都已經在做了。比如說中國社會科學院明史研究室的前主任王煜全先生。他是留學美國的,建國以後在社科院研究明史。他對劉瑾就持不同看法。還有像遼寧大學李洵先生他就寫過《正德皇帝傳》,就全面為正德翻案。
  明朝和清朝在比較的時候,你會發現明朝很多有意思的事情,被清朝人說得很沒意思。乾隆帝可以多少次下江南?他的後宮可以有多少女人?大家都沒覺得有什麼問題。但是明武宗就愛上了一個唱歌的女人,就從此臭名遠揚。他僅僅上江南去了一次,就成為遊山玩水的批評對象。批評者們都沒有看到明武宗親自出征,冒著風雪騎著馬,不去坐轎子,親手殺敵,然後竟然殺死了一個敵人向百官炫耀,說我今天親手殺了一個敵人,你們知道嗎?所以明武宗實際是一個很可愛的一個皇帝。但正德皇帝就是被醜化成為了一個無所作為的、玩道嬉樂的皇帝。
  我們對於很多明史上的人物,都在做反思。但是今天李曉鵬先生的反思和他的創新看法,更有代表性。他剛才講了一句話,叫做民間史學的興起。史學從來有兩條線:一個是官方史學,一個是通俗史學。通俗史學更代表民眾的感受。反映民眾的情感。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icchi169&aid=12516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