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藝術家的世界“預兆”?......台北雙年展《5》
2021/02/14 17:48:08瀏覽1327|回應1|推薦28

本文寫完 大概是在過年期間發表

特地選了這紅通通的照片當封面 討個大吉大利

把鬱卒的鼠年 拋到九霄雲外吧!

 

武玉玲 這位來自南台灣排灣族的藝術家

此次在“實地星球”展出了三件創作:

 1.生命軸    2.我自己   3.山林中的藤蔓

均是以回收布 羊毛 棉 銅 絲 琉璃珠等媒材創作的雕塑;

上圖是“山林中的藤蔓”的局部特寫

武玉玲使用了排灣族傳統的“纏繞~lemikalik”的技法

將部落貴族的生命記憶 循同心圓編織串連起來

形成了色彩繽紛的 獨特的對話世界!

 

 

個人對編織 一向懷有濃厚的興趣

談不上精通 但多少是看得懂其中奧妙的.....

她這件2020年的作品“山中的藤蔓”

工程浩大 絕非一人可以獨力完成的.......

她藉由藤蔓表達一個社會的群體意象與結構關係

彼此糾纏交錯 看似綿密交融

 卻看得出來 多少隱藏著一些疏離與不和諧的碰撞?

 

2009年 武玉玲家鄉的部落

曾遭遇一場 夾帶著超級強大豪雨的~~莫拉克颱風襲擊

村子幾乎被全毀 逼使他們不得不遷村流落他鄉

當然是他們集體生命中 永恆的傷痛

她的這件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 大概就是“堅韌”的生命力!

不過 似乎並不完全正確......

“堅韌“的含意 多少有打不倒的保守 和逆來順受的執著

而對武玉玲來說 她在作品要表達的是

將過去的記憶重整 並渴望突破困局 找到新的未來

 

 

透過這件作品 她一一找回當年被逼離開家園的族人

把他們連繫在一起 將傳統的編織技藝

以新的概念重新定義活化

將傷痛記憶轉化成一系列嶄新的 有生命能量的作品!

 

 

這手藝真好 織得多工整漂亮 .......

 

 

不知道這件作品 是按設計藍圖一步步完成的?

或是只有一個大方向的構思 之後隨興編織局部區塊~~ 

最後拚合起來 修整完成的?

當然 這完全無關緊要 藝術家享受的是創作的過程

而觀眾享受的是他們創作果實!

會這樣說~~只是一閃而過的一點小小好奇罷了.....

 

 

“我自己”  回收布料 棉麻線 皮革

120 × 120 × 40公分

 

 

“我自己”  局部特寫

回收布料 棉麻線 皮革 120 × 120 × 40公分

 

不認識武玉玲 連她的照片也沒見過

無法評論她的“我自己”究竟像不像真實的她自己?

不過細看她的作品後 有一點聯想:

她是一個內心熱情 外表冷漠的矜持女子嗎?

是一個自我保護意識強烈的人嗎?

這好像不是尋常印象中 原住民的奔放性格啊

會這樣揣測是因她用層層厚重的黑色媒材 包裹著那個紅色的圓心

而那紅色的心 也不是純粹的紅色......

是不是更像一顆受過傷的心?經過療癒結痂挺過來的心?

別人看到的只是表面的陰暗 並非她內心世界.....

她的真面目 有如地上的那個“抱枕”嗎?

 艷麗卻低調地隱藏著 不輕易外露?

而她眼中的自己 是像右邊的形體昂首挺立的嗎?

是經過昇華存在的嗎?

 

再度強調 不認識這位藝術家 上面的“聯想”純粹是“聯想”

完全是看圖瞎編故事.....毫無依據

不過就是從她這件作品中

主觀看到孤傲自信的她 自己形容的“我自己”!

 

 

“生命軸”  回收布料  棉線  有機棉

500 × 120 × 100 公分

 

“生命軸”  局部特寫

 

 

“生命軸”  局部特寫

 

 

從另一個角度看“山中的藤蔓”.......

 

 

圖中左前為“生命軸” 靠後的正前方則是“山中的藤蔓”

武玉玲的創作 裝置在空間寬敞的大廳展示

整件作品充滿想像力與震撼力

她所述說的是~一個關於她的族人的生命故事

述說她的族人 不得不捨棄的過去 正努力實踐的現在

以及懷有希望與夢想的未來!

 

 

一男一女兩個小朋友 走進展廳.......

女孩立刻很安靜地 盤腿坐到地板上

男孩隨後也坐了下來 沒有交談 他們專心地看了一會兒

不久起身離去......大概去找父母了?

不論他們看了多久 看懂了多少......無關緊要

他們在美術館的認真態度 我喜歡

常常會在公眾場所 看到下一代優質的一面 覺得很欣慰......

奇怪啊 怎麼總是聽見負面的訊息呢?

 

 

全球化星球 “預兆”靜態影像 伊山貝哈達

2007~2020年

燒杯 化學物 攝影機 即時投影

 

摩洛哥藝術家伊山貝哈達 將有毒的化學物質倒入水族箱內

創造出一個看似五彩繽紛的水世界

然後觀察錄製了 化學物質在水中慢慢凝固演變的過程

再將影片投放在180度的全景銀幕上......

當我們站在銀幕前觀看這部影片時

那無聲無息 變化多端的化學物質是那樣地詭異

讓人體驗到一種被默默包圍侵犯 莫名不安情緒中......

 

藝術家的作品 要探討的是地球汙染與化學物質的關係

以及從實驗室產生出來的“生成物”等等

伊山貝哈達強調的是 所謂汙染”就是指在特定的範圍內

以“過於高濃度”出現的一種“純粹”產物

~~“像是一些在實驗室出現的生成物 例如99%的純硫酸銅

而所有的純硫酸銅生成物 至少都達到98%的純度

通常可以近乎達到100%”.......

如果你聽不懂我在說什麼 抱歉 那很正常

 因為我自己也不明白 不確定 究竟算懂了多少呢?

 

 

不過 當我在那個180度的大銀幕前

專心觀察影片中 水族箱裡的有毒化學物質的演變時

那種看似不動聲色的變化 經放大後是非常清晰恐怖的.......

試想我們周遭環境 汙染源何其多 而我們竟然毫無警覺

任由它們默默滋生壯大 任由它們侵害擺布!

 

 

伊山貝哈達將作品命名為“預兆”

不知道他的原意是什麼?

是暗示所有汙染都有“預兆”都可以防範的嗎?

或者預言這是世界大悲劇即將降臨的前兆?

地球與人類 已經在劫難逃?

 

 

此圖是複製台北美術館的文宣照片.......

應是水族箱的有毒化學物質 演變過程的畫面中局部攝取

色彩鮮明艷麗 圖中所有的 點面線 都是動態的

都像有生命 會漸漸長大的.....

 

為了多了解此作品的內涵 花了點時間閱讀資料

有一段話 在提到全球化的問題時說:

問題源於某種微小成分的“超適地化” Hyper Localization......

“超適地化”也有譯為“超適地發展”或稱“超本地化”

 

要怎麼解釋 Hyper Localization 呢?

後來找到一個 讓我比較能略懂一二的說法:

相信在台灣 你與朋友聯絡 最常用的不是臉書而是Line吧?

不錯 它是台灣人最熱門的即時通訊平台

但也許你不知道 在2018年時 台灣就有九成人口使用它

全球桌機板的Line的使用戶 台灣也佔了四成

每天約有800萬台灣人用Line打電話

當時的台灣總經理陳立人說 Line已經成功融入台灣人的生活中

他也用了Hyper Localization 這個詞

說 Line堅持“超適地發展”才能快速融入不同市場......

這樣一說 Hyper Localization 就明白了吧?

 

想起Covid-19的病毒株不停地變種

英國變種再變種 在南非變種 也在美國南加州變種.......

擁有這麼恐怖的滲透力適應力.....

是不是也屬於一種“超適地發展”的範疇呢?

 

 

伊山貝哈達是摩洛哥藝術家

因為曾在摩洛哥的古城菲斯 參觀過他們傳統的鞣革場

那是個有嚴重污染的手工業 可惜沒有好好整頓

工廠排放汙水 河流染成五顏六色 空氣中瀰漫著難聞的臭氣.......

這件作品 顯然已對污染問題提出嚴肅的質疑和反省!

 

摩洛哥是個觀光資源非常豐富的美麗國家

已經去過三次 若有機會還想再去....當然 這是題外話了

 

 

人類推動全球化星球的大夢 究竟是對還是錯的呢?

現代化 科技化 網際網路......等等

給人類帶來的 是幸福便捷舒適的現代化生活?

或者是摧毀傳統文化價值的禍首?

如何善用科技 讓科技改善生活 卻又能維護傳統

不破壞地球生態 不汙染環境危害健康

怎樣拿捏分寸才恰到好處?前景真令人擔憂.....

這恐怕也是人類有史以來 智慧面臨最大挑戰的時刻了!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lianyi&aid=155791303

 回應文章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2/17 11:06
這配色有點妳織披風的味道,但妳的整齊,有紀律。哈哈哈~
lillian(lillianyi) 於 2021-02-18 09:59 回覆:
謝謝 我當作是誇讚收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