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只能死兩次?~台北雙年展《6》
2021/03/14 00:06:00瀏覽1722|回應0|推薦70

“實地星球” 接近實地: 臨界區

孟加拉藝術家慕尼.瓦希夫創作 “種子將解放我們II  ~ 2019”

 藍曬、噴墨輸出、翻攝文件......

 

習慣正面思考 本以此作品原名下標題

 後來有感於“種子”沒有選擇權 解救的只是極少數的控制者

“種子”解救不了全人類 尤其是弱勢群體~~

最後決定放棄!

 

在貧困的孟加拉 稻米種植與分配 就是一部血淚的殖民史

也可以說是人類弱肉強食的縮影!

藝術家此作 將一家最大的社區穀物銀行的檔案文件和照片

以及稻穀與植物藍曬法照片並列展出

回朔當年 英國人殖民孟加拉 著眼世界市場營利需求

強行推動孟加拉人栽種靛藍植物和黃麻

以致排擠原有的稻米生產量 在1944年英國殖民期間

稻穀糧食被少數統治者所掌控 貧民百姓無法獲得起碼的溫飽

因饑餓身亡的人 難以計數!

 

 

為了這個創作  藝術家和研究組織UBINIG合作

那是1984年 一群以行動倡議支持“新農業運動”者所組成

此組織主張:在地 不使用農藥的農業

並維護地方農產特色和多樣性 與農業知識傳播扎根

以及積極爭取保護農民的福祉等等

目前成員已有超過10萬戶的農家

種子能讓人類溫飽存活 那絕對是不爭的事實

但能否解救人類呢 只能取決人類自己了!

 

 

這個作品主要是一些照片與圖表

但是訴說的 卻是一段曾經的殖民血淚史!

 

 

~~“請脫鞋” ~~

“地下碉堡”必須脫鞋才能進入參觀

從這些鞋子的的圖像 不易分辨男女老少觀眾的比例

但是可以得到一個八九不離十的結論:

到美術館參觀 要走很多路......絕對不比散步輕鬆

一雙舒適的鞋 是最起碼的共識!

 

 

“腐敗的空氣”~ 雙面燈箱

 

 

“脫逃星球”~~  地下碉堡

荷蘭藝術家 范柯荷瑞古拉芬創作 “腐敗的空氣~~第六幕”

這個“碉堡”其實更像是個“避難室”

裡面有床 有電漿電視 冰箱 一些儲備水的容器等等

 

在第五幕 “孤獨星球”中

“末人~Last Man”在地下碉堡裡 天人交戰

他們在錯綜複雜的情緒中

希望能維護未來的安全 但又習慣對未來的危機保持警覺

他躲在地下碉堡 想著即將面臨星球消失的危機

他又一方面想要成為自己最後的見證人.....

“末人”打開最後一罐鮪魚罐頭 享受最後一杯葡萄酒

最後的凝視~~以及最後一口氣.....

在全面性的大災難之後 會有新生命出現嗎?

沒有! 因為“沒有結尾可以開始”

所以 不會有新的開端!

 

當地下碉堡避難室中 電漿螢幕重啟中發出的日光

映照在一本滿布灰塵的“脫逃星球”上

而此同時 蠡蟲和真菌正啃蝕著餐廳索引的最後幾頁.......

啊 這是什麼狀況啊?

 

 

藝術家將此作命名“腐敗的空氣~~第六幕”

不知是否隱喻此乃久無人居的空間

形同“散發腐敗空氣”的“裝置避難室”?

不知道! 只見~~

三隻古怪的生物~絕種的象鳥 三葉蟲 蜥蜴

高精度掃描而成的數位模型所賜 牠們重新活了過來

對“末人~Last Man”的未來 正在說三道四的

預言最後人類的前途~~“終歸沒有帶來救贖”!

數位三葉蟲還像個哲學家的說:

“你只能死兩次~~”怎麼個死法?還能死上兩次呢?

“第一次是你停止呼吸......”

“第二次是你的名字 被人們最後一次提起的時候!”

 

 

第六幕  通風機與狙擊手

世界終結了嗎?感覺又不太像......

三具被生命遺棄的骸骨 想知道“末人”何時會到來

曾經深埋在地球沉積物與心靈的情感之中

如今這些化石 正在地底下重新啟動

這是真實的嗎?

虛擬的誕生是否等同於虛構的死亡呢?

而通風機 是否還在運轉?

 

 

不禁好奇的想問 “地下碉堡”不是避難的防空洞

也不是孤單的“諾亞方舟”?

那麼應該是一個遷到地下的城市 一個可依存的生活圈嗎?

否則這些儲存的物資總有用盡的一日

若沒有一群負責勞動生產 做牛做馬的人侍候

只怕有錢人也很難活到明天 活出滋味吧?

 

沒有時間好好聽完三個“復活生物”的對話

因為這些對話 應該是藝術家的中心思想和肺腑之言

也應該是他對脫逃星球的完整解讀吧!

不過不論如何 個人以為 如果地球毀了 人類也沒救了

“地下碉堡”脫逃星球 移民火星......

總歸都是不切實際 不著邊際幻想吧?

 

 

實地星球  接近實地 臨界區

張永達 創作~~ 2020年

不鏽鋼 鋁 玻璃 大理石岩心 IPS面板 電腦 地震儀

 

這是一個設在太魯閣的觀測站

這件作品分設在地下與一樓 提醒我們臨界區不只在我們頭上

同時也在我們的腳下 .......

上圖是陳設在一樓走廊上的數據資料各式偵測器

 

這台敏銳的地震儀 可以捕捉到地面的每一個運動

從參觀者的腳步移動到美術館上空飛機經過時引起的震動......

這個觀測站選擇設在太魯閣

是因為峽谷中的地震 山崩 侵蝕 風化等地理動力非常活躍

一旦偵測到資訊 數據就會送到位於德國波茲坦的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

張永達創作時 曾獲得在太魯閣與德國兩地駐村的機會

 

 

 

地下中庭的陳設 有九根試管 有如一座塑造“微觀地景”工廠

而實際上 有部分地景也是因侵蝕形成

水流或風帶走地殼的一部分

例如 岩石或土壤被移動 而早成起伏不訂的地形.......

這次展出地儀器裝置 以較小的尺度再造太魯閣峽谷立霧溪溪水的湍流系統

水流會擾動岩石和沙子 撞擊圓盤的表面 刻畫出痕跡

展期到了尾聲 圓盤順勢變化 也不再是平的了

看起來 就像一個小小的河床......

 

 

實地星球 ,2016  西班牙 ~丹尼爾.史帝曼.孟加聶

Kriska鋁製簾、雷射切割、烤漆鋼框

“⧜” 是一個“不完全無限的數學符號”......

一種介於盈滿及虛空、連續及中斷之間的交互作用

也可以解釋為一種處在過度的狀態

藝術家用克里斯卡Kriska鋁 做成的簾幕

是他童年時在加泰隆尼亞南部成長的美好回憶

這種金屬鋁簾 色澤鮮豔輕盈 每當穿過簾子就會發出悅耳的聲音

 

此次雙年展 這個金屬簾將一道走廊分成好幾個區塊

中間的簾子有不規則的切割孔

觀眾可以從空隙中穿越 或撥開簾子讓清脆的聲音伴隨通過

走過這鋁金屬的“過度狀態”空間後

真讓人認識到西班牙人的浪漫天性啊........

 

 

一點都不像是沉重 生硬冷感的金屬鍊子作成的.......

是不是很美 很浪漫的簾幕啊?

 

 

全球化星球   

小確幸之河 ~黃海欣 2015年 油彩 畫布 

 

“小確幸之河”的兩岸 呈現社會百態

躺在椅子上做腳底按摩的人 一旁野餐吃蛋糕的人

游泳享受日光浴的人......

跳舞嬉戲的人......

但是畫面中也穿插了一些突發的事件

車禍 自殺 暴力 地震等災難

遠方還有正在運作的石化工廠 和核能電廠.....

 

藝術家要表達的是“百感交集”

這幅畫就如同一個螢幕 也像一個社群媒體網路現象

它同時乘載了美麗的回憶與可怕的事件

造成全球文化不能避免的衝擊!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lianyi&aid=156660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