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思 故我們在~~台北雙年展《7》
2021/04/13 00:30:50瀏覽1475|回應1|推薦51

台北雙年展 我的一堂相見恨晚的課

更準確的說 是我的一堂相見恨晚的生物課

 

接近實地 :蓋婭

“共生地球~Symbiotic Earth”~~是台北雙年展一部影片

是介紹女生物學家琳恩馬古利斯一生的紀錄片;

影片長達2小時27分 由約翰費爾德曼導演

資訊齊全 訪談學者專家深入淺出

把一部聽起來會讓人卻步 學術性討論的生硬難啃議題

拍得很生動很優美 不但有故事也很有哲學性

全片充滿理性和感性.....溫馨又動人

 

這部紀錄片在展期中 前後完整的看過兩次

另有兩次 是隨緣各看了其中的片段

3/14日展期結束前 又跑去觀看 可是因人多未作久留

原打算多看幾次 準備充分後再寫 但好像~~ 也幾乎是不可能“準備好”

因為總是有一些疑惑的問題 需要再仔細揣摩

最後只好自我安慰一番 ~~

反正又不是寫畢業論文 緊張什麼?

《欸~~就算是又怎樣? 不也可以疑雲滿天嗎?》

 

 

為什麼說是一堂“相見恨晚的課”呢?

話說很久以前 在學校上生物課 我們班的生物老師

是一個滿臉青春痘 擠得一團糟 令人同情不好意思直視的女士

她喜歡穿一身亮得非常刺眼的青蘋果綠洋裝

語調平緩微弱 有如催眠曲......

不知道別的同學感覺如何 上課能否注意聽講?

至於我 總是昏昏欲睡提不起興趣

只顧低頭讀我的托爾斯泰 屠格涅夫 伏爾泰 大仲馬 莫泊桑....

如果當年遇到的是個像琳恩馬古利斯的老師呢?

我的人生會不同嗎?也許吧?不知道.....

不過 終於很高興的知道~~

 自己對神祕的自然界與生物 是充滿了敬畏與探索慾望的!

 

 

至於蓋婭是誰?代表什麼?

而什麼又是“蓋婭假說~~ Gaia hypothesis

在希臘神話中 蓋婭是大地之母

她生在混沌的天地 孕育了眾神 也創造了宇宙 地球和大自然萬物

她就像東方中國傳說的女媧~~

蓋婭擁有許多寶物  其中生命之瓶 裝的是生命之種和生命泉水

她終日在天上向凡間灌注生命泉水

確保萬物得以繁衍生生不息....

 

“蓋婭假說”則是英國大氣學家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

1961年應NASA之邀 協尋火星上的生命跡象後 提出的假說理論

後來與生物學家琳恩馬古利斯合力推廣

此理論才逐漸被西方科學家重視 也顛覆了過去的地球觀

如今這個“假說”受到環保主義者和氣象專家的擁護

成為環保人士和綠黨行動的重要理論基礎......

由於西方人常以“蓋婭”稱呼地球

所以論述地球生命的理論 以“蓋婭假說”為名 也就順理成章了

簡單地說 洛夫洛克的蓋婭假說理論 主要強調:

“地球是活著的!”

 

 

琳恩馬古利斯Lynn Margulis 1938年3月生在美國芝加哥

16歲進入芝加哥大學就讀

18歲在數學系的階梯上認識了學長卡爾薩根 19歲兩人完婚

21歲生了第一個小孩多里昂薩根......

他們養育兩個兒子 婚姻維持了8年後分手

卡爾薩根後來成為美國著名的天文學家 科幻小說家

之後他另有兩段婚姻 第二任妻子是藝術家 第三任妻子是作家

他對美國太空事業有諸多貢獻 長期擔任NASA的顧問

茱蒂福斯特主演的科幻電影 Contact 就是根據他的同名小說改編

火星上的“薩根撞擊坑”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至於琳恩 她離婚兩年後也再婚

之後又生育了兩個小孩 這次的婚姻維持了13年

琳恩馬古利斯後來與之發展“蓋婭假說”的事業夥伴~~

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

還是經前夫卡爾薩根推薦 才認識結緣的

 

 

琳恩年輕時嚮往的工作 是最具冒險精神的探險家

小姑娘的心願看似未能如願以償

但她後來一生從事的 滿懷熱情的探索科學世界

開明又嚴謹地鑽研 飽受挫折依然堅定不懈的努力開創局面

她要工作 要讀書寫作 要養育子女主中饋.....

她不但事業成功 著作等身 兩段婚姻生下了四個子女

個個成材 不是作家就是律師教師 還有一個是科技公司的創辦人

常有人問她 要怎麼才能像她一樣這麼厲害?

事實上是 沒有人能跟她一樣!

 

她的精力旺盛  她的人緣非常好 很有領袖的魅力

她總是請一堆人到家裡吃飯 餐桌上的話題多半是環繞著科學的議題

她建議學生要向大自然和書籍學習.....

她的學生笑說 她好像不知道睡覺是不能讀書的!

 

也許科學家與藝術家的本質是不同的吧

她與居禮夫人一樣 沒有將時間與精力浪費在尋找愛情的路上

她們很理性的 知道自己追求的目標

遇到合適的人就走進禮堂 慎重完成人生的一件大事

然後勇往直前 腳踏實地朝自己的夢想邁進!

 

 

最右邊的男子是她的第二任丈夫Thomas Margulis

她身邊兩個是他們的小孩

兩個大的孩子 則是她與卡爾薩根生的......

最大的小孩 Dorion 1959年生次年生下Jeremy

同年她並獲得了威斯康辛大學的遺傳學與動物學碩士學位

這個美麗女子 怎麼有辦法同時做這麼多事?

 

也許科學家的另一個特性 應該是果決吧?

感覺不對了 就是不對了 沒有什麼好拖泥帶水

也不必為別人的眼光委屈自己......

1980年她恢復了自由之身 得以全心投入在生物科學的探索領域上!

有才華的女人 不必隱藏在舞台的幕後

不必默默做那些“成功男人背後的”那個女人.......

而琳恩馬古利斯 就是一個最好的榜樣!

 

 

影片中訪問了許多她的學生 還有與她共事過的學者專家

幾乎大家都對她心服口服 讚譽有加

說當她“走進房間時 她總是活力十足 讓大家團結一致”

“琳恩到來 鼓舞每一個人”!

“她會幫助各式各樣的人”有的是科學家 有的則不是.....

“認識琳恩的人都會被她感動”等等

 

 

這部紀錄片的片名是~~

“地球共生:琳恩馬古利斯 如何打破常規及開啟科學革命”

導演花了不少精神 做專家學者的訪談與查證

從細菌在遠古時期的一系列合併過程開始

到形成真核或有核細胞的各種演化  之後與詹姆斯洛夫洛克合作

發展出“蓋婭假說”~~

她將蓋婭系統初現階段 溯到早期生命的細菌生物圈

她與兒子多里昂Dorion Sagan曾合寫一系列的書 推介她的理論

在“何謂生命?”~What is Life?書中說:

“人們常吹捧偶然 盲目且無目的的突變 是引發演化創新的主因”

但她不完全同意 她認為 “生命是共生......”

藉由共生整合已精煉過的構成要素“才跨越了演化的巨大間隔”!

 

 

紀錄片中 有許多的很仔細而有趣的演化過程

但畢竟是現學的 且功力也未達現學現賣的地步 那就不賣弄了

 省得一下就露了餡 現出原形

不過 倒是可以聊聊她的一些有趣易懂的觀念

比如說:共生.......

一般人對共生的認知 像花與蜜蜂 牛羊與其背上的鳥兒

牠們之間存有互利互惠的關係

所以就被認定是“共生”.....這是早期對共生的定義

但琳恩 並不這樣看:

她說“不同名稱的生物生活在一起 才是共生.....

你與父親的關係 不是共生

因為 你與父親 屬於同一個物種!

 

 

但是這隻白鷺和這隻小鹿呢?

牠們不是一個物種 牠們的關係 算不算共生呢?

 

 

這隻蜜蜂和這朵花呢?牠們也是不同物種

可是牠們也不是共生關係......因為小鹿與鳥 花跟蜜蜂

 都沒有長時間的生活在跟彼此的肢體接觸中

 牠們只能算 是一種重要的生態關係

 

一般人對大自然的共生 多包含有“互利互惠”的條件

是一方獲益而一方損失的關係

或直白的說 就是一方是給予 另一方接受......

若一旦發生了致病性 則會被描述成負面的關係

她認為這種用詞和思維“完全不適合用來進行分析” 也妨礙了解實情

同時她主張“共生關係 是可以改變”的......

共生可以把互利互惠且大有助益的關係

變成剝削有害 甚至是屍養的關係!

 

 

菌根是植物與真菌之間的共生

植物與土壤間的介面~菌根真菌 會延伸到離根很遠的地方

並溶解岩石 產生有機酸......

真菌及菌絲體能進入細小的土壤中 生產 收成並乾燥孢子......

植物供給真菌食物 而真菌幫植物尋找水和養分

菌根還會讓植物之間 彼此能夠溝通

如果樹林中的一株植物 遭到昆蟲或真菌的攻擊

它會透過菌根傳達訊息 給鄰近的植物

讓其他的植物可以有所防禦......不過真不知能如何防禦呢?

總之科學家認為 有充分的證據證明

菌根真菌讓兩株植物能互相溝通 於是植物間就產生了“社會組織”

 這不是很有趣的發現嗎

 

 

至於動物的共生關係 又是怎樣呢?

以珊瑚來說 珊瑚不是一種生物~~ 是好幾種生物

也是生物組成的共生物種......

其中最主要的共生藻類 就是自營生物蟲黃藻

蟲黃藻在一般情況下 可以給珊瑚礁提供多達90%的能源需求

如葡萄糖 甘油 胺基酸等光合作用的產物

而珊瑚則給蟲黃藻提供居所 保護和營養《主要是含有氮和磷的廢料》

還有行光合作用必須的二氧化碳!

珊瑚礁透過養分 光線和過剩細胞的驅逐 控制共生藻的數量

“排出共生藻”防止過度繁殖

 那些被排出的蟲黃藻 有時也會周圍的珊瑚礁接受

這就是他們的共生關係.......

雖說“互利互惠” 其實最根本的 還是以本身利益為優先!

這是“普世價值”吧?無論是人或其他物種.....

也對 如果自己都是泥菩薩了 哪顧得了別人啊?

以後若再被老婆逼問“同時落水會先救媽媽還是我”之類的蠢問題時

建議男士最安全的答案 是:“先救自己”!

~~哈~~聰明吧?

 

 

談到珊瑚白化 最常說的是環境變遷 地球暖化所導致

當然沒錯 不過 最貼切直接的說法 應該是:

珊瑚因為失去了它們的共生藻類

無法透過光合作用 獲得所需要的“碳”而死去!

 

 

有人相信地球是為人類而造

我們可以放任剝削大自然 為所欲為的盡情揮霍資源.......

 

我們以為人類出現之後 演化就已經停止了

因為我們已經誕生 我們是演化的頂點 頂端和巔峰......

但很顯然~這個錯誤的觀念 必須徹底破除!

就像過去 地球基本上被視為一顆無生命的石球

地質學家的傳統見解是:

生命是地球上的一個“乘客” 若文青一點的說法是“過客”

地球這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擁有一個偉大的系統在默默運作 它會照顧自己.....

 

 

蓋婭假說的理論 認為生物圈就像一個活的機體

會自我調節 成為適合生命存在的環境條件

所以說“地球是活著的!”

 

地球為維持有機體的健康 蓋婭便發展出一套“負反饋機制”

一旦內部出現某種有害的因素時

她本身就可以將那些不利的因子除掉......

若以地球45~46億年的歲月中 溫度變化來看 就可清楚獲得印證:

在理論上 太陽輻射強度每增減10%

就足以讓海洋蒸發乾涸 或凍結成冰 但是沒有

地球在歷史上 太陽輻射曾經增加到30% 也經歷過3次的大冰河期

但是地表的平均溫度變化 僅僅只有10℃上下

這證明了地球的內部 是存在某種自我調節機制的......

 

我們也可以這樣說:

蓋婭假說的論點是 地球提供了適合地理條件 孕育了生命

生命繁衍後 則反過來改變了地球環境

並透過調節作用 維持有利生命的穩定狀態......

包括了大氣組成 氣溫 酸鹼值等等.....

就像人會自我調節身體狀態那樣 地球也可視為是一個超級的生命體;

雖然蓋婭假說 獲得許多環保人士與部分生態學家的支持

但依然有許多人是持保留意見的

所以 也難以獲得主流科學界的認同......

 

不過 洛夫洛克是在大氣層中最早發現了氟氯碳化物的人

他引領了一群科學家 找到南極臭氧層破洞的原因

也開啟了世界立法避免破壞生態的先河......

蓋婭假說 也許永遠只是假說 但其理論是有具體意象做後盾的

也正好在地球暖化 世界災難頻傳的今日

提醒我們必須正視這個現象 深刻反省人類的行為......

 

詹姆斯洛夫洛克 在物理化學和近乎哲學上的推論~~

“蓋婭假說”的理論 提供了知識的棲息地

而“地球是活的......”這個隱喻

也許最大的價值在於~~

讓我們對地球的了解 可以更進一步 並更深入提醒我們

 人類是地球的一部分~~ “我們沒有人類的權利”

“我們只有人類的義務!”

 

 

任何哺乳類動物 若少了共生體 就無法發展出消化系統

或其他的腸道相關的淋巴組織.....

我們是一個共生體

~~社群共生 環境共生 產業共生 人機共生

琳恩認為 共生是演化創新的一個源頭

是早期演化的主要驅動力.....

但是對她來說 蓋婭理論絕對不是“地球是一個生物”

她認為生命的定義“需要改進”.....

 

天上的雲 原來是由藻類在海洋上製造

現在卻發現另有一套機制存在

那是另一種生命 正不斷進行降低二氧化碳的濃度

讓地球的生態可以維持平衡......

 

 

現在科學家開始使用的定義 就是共生總體

這是思考生物學的新方法

我們是共同演化 共同發育 共同代謝.......?

微生物已經整合到我們的生理中

我們把發育訊息外包給細菌了

其實我們也需要這些共生體 才能妥善發育

而這套學說 如今在科學界蓬勃發展

~~~“這也是琳恩非常努力所要引領的科學革命”

如果根據現今的命名法~~我們人類“是一個生態系統”

換言之 如果按舊的命名法定義

“我們更像是細菌而不是人類”!

聽起來 好像有點恐怖 是吧? 但事實就是如此.....

 

在過去 生物學家曾認為 人體是一座生理之島

完全可以自行調控身體內部的運作

我們的身體 可以分泌消化酶消化食物

可以合成營養物質 維護身體組織和器官的健康

可以感受自己發出的信號 比如飢餓和飽足.......等等

而免疫細胞會識別危險的微生物~病原體~

會對它們發出攻擊 但知道如何避免傷害到自身的組織

而近年科學家證明 人體並不是一座自給自足的孤立小島

而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 龐大的社會組織

在我們的身體內 住著數以萬億計的細菌和微生物

它們寄生在皮膚 口腔 腸道和生殖器等處

事實上 人體細胞並不是人體內的數量最多的細胞

共生細菌的數量是人體細胞的十倍.......

以往只要提到微生物 我們就聯想到病菌

但過於關注有害的病菌 也就忽視了有益菌的存在與價值

這些有益菌雖然不屬於人體 但相伴我們一生

是我們體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琳恩馬古利斯 一生成就非凡 令人佩服

她最著名的學說 就是關於真核生物的起源理論

也是現今生物學所普遍接受的內共生學說的主要建構者;

此學說解釋了細胞中的某些胞器 如粒線體的由來

她發現 動物植物和真菌 都源於原生生物....

除此之外 琳恩還倡導“所有生物之間都存在共生的合作關係”

並將此理論與洛夫洛克的“蓋婭假說”作了完美連結.....

 

影片中有一些學術界的專家為琳恩抱屈

認為以她的學術地位 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絕對是遺珠之憾

但是 就算獲得諾貝爾獎 又怎麼樣呢?

那不過是她生命交響詩中 一個可有可無錦上添花的“裝飾音”罷了!

而她在這方面的榮譽 也從來不虞匱乏......

1983年 她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99年 獲頒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更特別的是 她同時也是俄羅斯的自然科學院的院士!

 

 

如果問 獲獎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說起來也很簡單~~~

一旦科學與政治掛勾 各種資源便源源不斷湧到

而性格有點叛逆的她 更重視的應是對自己信念的堅持吧!

 

 

什麼是生命呢?

假設有一頭牛 在對抗鬥牛士 五分鐘後那頭牛死了

沒有生命了....但碳還在....水還在....

可是 牛死了!

失去了過程.... 什麼過程?自我生成的過程!

這就是生命 生命是一種行為方式

環境中的要素經過吸收 轉移和化學變化

為了做什麼?“為了增生!”

琳恩認為“生命總是不斷擴張、總是在自我增生”

而我們所知 能夠自我生成的 最小最簡單的就是細胞了

她認為“基本上 生命的單位就是細胞”

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有共同的祖先.....

 

 

 

這篇文字斷斷續續寫了兩個月......

可能有不少重複的地方 也可能還有些文字銜接上的問題

另外有些關於達爾文和新達爾文主義的辯證

寫到這裡還一點都沒談到......看來也只能避而不談了!

 

不過 對琳恩觀點印象最深刻的一點是

她對達爾文的進化論 有不同的疑義~~也提出了不同的思考方向:

“萬物優勝劣汰 物競天擇 弱肉強食 適者生存”?

而所謂“適者生存”“物競天擇 優勝劣汰”應如何定義呢?

她舉的例子很生動 易懂 .......

街坊一個無所事事 卻生了十個孩子的男人

比你飽讀詩書 卻未婚的阿姨 是否有更多“適者生存”機會?

那麼所謂的優劣 又該怎麼去判定呢?

尤其可悲的是 人類的競爭模式 終究會變得致命!

 

 

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總幹事~~1987~1999年

費德里科馬約爾薩拉戈薩 Federico Mayor Zaragoza

因為受到琳恩的啟發和感召

選擇推動“共生世界觀”作為他的畢生志業.....

他認為我們已經邁入新的開端 必須有根本性的變革

“如今我們置身在武力的世界”

世界強權無不紛紛努力大秀肌肉......

 或許人類的衝突 永遠都會存在 但嚴重的不是衝突問題

重要的是人類的行為表現

我們很幸運可以進行溝通 並運用智慧 去解決衝突的問題......

否則你仍得為了掌權者的決定 犧牲自己的生命!

我們有必要將自身存在的奧秘~

生命~~獻給那些掌權者嗎?“這算什麼呢?”

“這很糟糕 不是嗎?”

 

 

2020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以來 更證實了這個理論

目前疫情看似已有趨緩的局面

但沒有人能斷言病毒何時會消失 災難可以成為歷史

不過 相信所有人都有一個共識 那就是:

“在地球上所有人未安全之前 沒有人是安全的”!

因為我們是共生體 沒有人可以“獨活”

“共生”是世界的運作模式......

“共生”是唯一的活路 也是普世價值!

而分享 則是人類最重要的行為....

 

 

詹姆斯洛夫洛克在演說中強調:

“最重要的是~~沒有人類的權利 只有人類的義務”!

這真是一個極具深刻反思的概念.....

 

最後電影的結論是:

人類既然是一個共生體 是不能獨立存在的個體

那麼法國哲學家笛卡爾名言“笛卡爾cogito”~“我思故我在”

也許應該改成:“我們思~故我們在”吧?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lianyi&aid=157644125

 回應文章

Chen Mim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4/15 09:37

很棒的知性文章,非常感謝。我完全贊成地球是活的。我個人覺得威脅其欣榮的關鍵是人類的繁殖力。人類如果繼續增生下去只會耗盡地球的資源。

 

順便一提:達爾文當初提出的是“Survival of the fittest”,意指最能“適應”當時環境的生物有最強的生存力。而所謂的“優勝劣敗”是後來學者延伸提出的。若應用在實行福利制度的社會尤其更不通了。譬如美國實行很久的貼補生孩子政策,造成貧民窟許多女人以多生小孩為賺錢之道,生了一大堆而不教養,這些孩子長大了多半走向歧途。而一般朝九晚五的工作族因量入為出就只敢生一兩個孩子,整個情勢變成了劣幣驅良幣。

lillian(lillianyi) 於 2021-04-15 15:31 回覆:
謝謝Mimi留言鼓勵和指教!

坦白說 此文寫了很久
總覺得力不從心詞不達意......
很有點心虛呢!

其實琳恩對達爾文的“適者生存”“物競天擇”
與新達爾文主義的理論 都有很詳實的分析與辯證
但是怕自己說得纍贅又說不清楚......
所以才避而不談 以免造成誤解的
而琳恩舉的“未婚阿姨”的例子
也是對“劣幣驅逐良幣”的一種憂慮啊!

這部紀錄片 如文中所言
是我的一堂“相見恨晚的生物課”
此文是我課後的一篇家庭作業......
非常感謝分享與不吝指教!
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