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全球的課題
2012/07/11 15:56:31瀏覽145|回應0|推薦0

疏遠的醫病兩方

疏遠的醫病兩方,要像團隊一樣,一起解決上帝主管的問題—生老病死,問題有無解決,還是一樣疏遠,這是醫病關係的基本宿命,美國醫學文獻如是說。

一方是嚴選菁英,終身繼續教育訓練的最專業人士,從醫學教育的第一天開始,一直被耳提面命,直到住院醫師完整的訓練,甚至於退休前一天的繼續教育: 當醫師是多麼容易驕傲,面對人體的奧秘,千萬要謙卑。但是每一天卻遇到許多的病人,提出許多的醫師動機的質疑(救人反而被視為業績),與擴大的醫療要求(要求違反健康保險給付的規定)。醫師雖然已經飽讀數十種科學,人生已經歷盡風霜,但是沒辦法在極短的時間內,了解一個人,也讓病人了解自己與醫療,甚至於健康保險(其實洪醫師解說健康保險很有資格,因為他發表許多論文都在比較國際健康保險,但是要求踰越的病人不願聽)。

雖然知道他的病,也了解病人身心靈社會環境的痛,在目前的醫學,現有的設備與給付下,面對龐大的病魔,醫師相對擁有很有限的資源(最近遇到一些以看或需要看身心科的女性病人,一進來就是你要告訴我,檢查為何瘦不下來,其實內分泌科會引起的肥胖只有甲狀腺功能低下,或腎皮質素亢進,包括服用類固醇而已,吃多少食物的檢查很昂貴,沒有醫療給付,醫院也沒有儀器檢查),局限於老師一般的小小職權,只能苦口婆心,在極短的時間內(B-85),要很有效率來解決長年的病痛,甚至於改變行為,或增加邏輯,或增加數十年的醫學功力,那是不可能,所以醫師憂心如何讓病人內心減少或解除病痛,改變過去與社會上的不正確想法與習慣,多麼地像螳臂擋車,於是常會被病人聯合病魔一起打敗,落入醫療慢性病沒有速效,或對醫療方法有意見。

雖然洪醫師自1985年起,從榮總診間開始系統性衛教,也參入了生活教育,與病人生活一起,但是來參加的病人還是少數,所以不來,不關心的,不會的就永遠不會,診間繼續短暫教育,但是時間太短,多數仍抓不到醫師治療的用心在哪裡,疾病存活的重點是甚麼,即使來參加一次,沒有繼續參加,知識與技巧都無法形成連續性的累積,所以醫師會累(除非是機器),因為多數病人都不知,所以常有長官問我為何台灣目前糖尿病等慢性病,例如A1C平均約10%,離目標還很遠的原因何在?所以鼓勵病人參與自我照顧,是我目前診間很重要的工作。


雖然洪醫師自1985年起,從榮總診間開始系統性衛教,也參入了生活教育,與病人生活一起,但是來參加的病人還是少數,所以不來,不關心的,不會的就永遠不會,診間繼續短暫教育,但是時間太短,多數仍抓不到醫師治療的用心在哪裡,疾病存活的重點是甚麼,即使來參加一次,沒有繼續參加,知識與技巧都無法形成連續性的累積,所以醫師會累(除非是機器),因為多數病人都不知,所以常有長官問我為何台灣目前糖尿病等慢性病,例如A1C平均約10%,離目標還很遠的原因何在?所以鼓勵病人參與自我照顧,是我目前診間很重要的工作。

連結到 洪醫師的人文空間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