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卍台灣新竹縣横山華嚴寺2019年12月10日(周二)住持聖境法師心靈早課(學佛的法益657)
2019/12/10 08:10:47瀏覽238|回應0|推薦1

「金剛經現代文譯之32」

佛陀繼續接著開示「不貪不受」的道理說道 : 須菩提啊!如果修行菩薩,以恆河沙數的數目,和等於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多的七種珍寶,全部拿去行持財物的佈施。

而另外有一位修行菩薩,則深入了悟一切法皆「無我」的心境時,必然就能成就「無生法忍」之境,這位「法施」的菩薩所得到的功德,必定是勝過前面這位「財施」菩薩的功德。

因為印証無生法忍的法施菩薩,都是因為「無我」的空性智慧,而不願接受「福德」的缘故。

須菩提當下不明白的請示佛陀說 : 世尊!為什麼真心修行的菩薩們,都不願接受佈施的福德呢? 佛陀解釋說道 : 因為真心修行的菩薩,對於自己所做的善事與善行,皆不會去貪著「福德」的名相。

一旦「不貪」,就能以平靜、平等之心,全力以赴的去做。一旦「不染著」,則做了以後,就不計得失,也不會懊惱後悔。

對於一切毀謗、譏笑的話,也不會生出煩惱之心 ; 對於稱讚受譽好聽的話,更不會心生歡喜之意。

因此才會說,真心追求無上正等正覺之道的修行菩薩,不會接受「福德」的沾黏與頑執。

佛陀接著開示「寂靜就是威儀」的道理,而說道 : 須菩提你知道嗎?如果有人說 :「如來有來有去、有坐有卧」,這樣的人都是因為不能了解我所說的法義,才會錯解如來的真實法義。

因為「如來」的意思乃指「無所從來」,皆不是從外在「有形相、有音聲」的他方世界而來,而是遍佈法界的真如佛性,會隨著内心虔敬的感應而出現,看似好像從某個地方而「來」,其實並沒有「來處」,當然也沒有地方可去「亦無所去」,只有返璞歸真的重返自己内在清淨本心的「湛然寂靜」,才能真正回復到自心真如佛性的本位。

換言之,如果依世間法的眼光來看待,好像離開「此岸」、去到了一處「彼岸」,其實並沒有「形相與音聲」的他方世界可去,只是回復到周彌法界,佈滿靈明虚空的覺(佛)之性,那是一種「無來處、亦無去處」的空寂靜謐狀態,才會稱其名為「如來」。 (未完待續) (文圖 : 日本栗子南瓜第2批,定植完成50棵的瓜苗。 第1批南瓜開始授粉結果了~ ) 金剛乘弟子慧緣合什恭錄 阿彌陀佛 #橫山華嚴寺佛學網站學佛的法益657#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en&aid=13121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