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據下台灣農業史中諸被遺漏問題與其他──〈之一〉
2008/03/19 20:32:22瀏覽1273|回應0|推薦24

論矢內原殖民史學的現代性

──日據下台灣農業史中諸被遺漏問題與其他

前面我們已經指出,在李扁路線下,努力地強調日據下的種種進步,其實是經不起我們以理性考察的──藉著最能呈現「現代化」的進步性的日據下的醫療事業為例,來看當年的所謂「進步」,究竟為何──下面為了更全面的把握該問題,我們將由當代台灣經濟史研究的顯學──日本東京大學著名的矢內原忠雄一脈來進行考察──

下面我們要再由另一個方面來看,那就是這幾年常常被提起的農業現代化方面,台灣的農業「進步」,其面貌固然在科技發達的大環境下有了明顯的進展,但是它對於我台民生活的影響與我台灣史的意義為何?

下面我們則舉三位著名的學者的研究為例,來呈現該派史學的問題,一是東京帝國大學殖民政策學名教授矢內原忠雄當年的高足,後來台灣大學名教授、該校經濟系與經濟研究所主任、前總統李登輝先生的師輩張漢裕先生的研究;另一是曾獲得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經濟學博士、曾任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所長,在美國學界研究台灣經濟史,與台灣學術界關係深厚的名教授馬若孟先生的研究;再一則是在台灣通常被視為左翼學者而著名的東京大學經濟學博士,雖未親炙於矢內原教授,也是矢內原再傳弟子,屬於稍晚一輩的涂照彥先生──

 一、張漢裕的「資本偉大」下的日本治績論──

在我們傳統而保守的台灣學術界,張先生地位崇隆,其影響力,可以想見;下面就讓我們由他的論述展開我們的關切── 

 1903年至1942年為止的期間,灌溉排水面積自155,000甲增加到562,000甲,耕地是從550,000甲增加到886,000甲,故全耕地中有灌溉排水設施之面積由28.2%增加到63.8%。耕地開發的速度,可說是農民經濟自身的經濟擴張的速度。先前灌溉排水事業亦屬農民自營,其速度當與耕地開發平行……,可是這事業得到國家資本的援助或由國家資本本身執行事業以後,原來遲緩的進度已變為飛躍的速度。例如,1923年至1938年之15年間,農民經濟不斷努力的結果才開發100,000甲而已;可是資本的偉大力量在同一期間,即完成250,000甲的水利設施。台灣在日據前幾百年的歲月也沒有達成這麼廣大面積的水利設施,日據後經過10年的1905年也僅僅是200,000甲。此一在僅僅十幾年便將灌溉排水面積加倍擴張的台灣水利政策,很明顯的表示資本的力量。[1]

首先,我要指出當他強調「1903年至1942年為止的期間」「日據後經過10年的1905年也僅僅是200,000甲」時,他是怎樣認知當時的史實的?在史實中,在日據初期,由於日軍的殺戮攘逐政策失敗,以致乙未以後抗暴不斷,我台灣舊日農業社會因此多少田舍荒蕪、水利失修,是誰的責任? 

此以拙文所研究的劉銘傳清戶口時1892年的人口320萬人為準,至1895年已達340萬人,如張先生所認知耕地開發的速度,可說是農民經濟自身的經濟擴張的速度。先前灌溉排水事業亦屬農民自營,其速度當與耕地開發平行」;1895年我台灣所僅餘的258萬人,則這些人當然不可能充分照顧全部應由三百多萬人照顧的田園──也就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日據初年何時其人口能回復到340萬人,就能再闢往日的田畝數。此查日據下的實際人口數,是要到1911年到1912年間,也就是日據初的殺戮攘逐政策下,損失的人口,竟然要到16年後,我台灣社會才能回到340萬人之數!

由此看來,其所謂「1903年至1942年為止的期間」本來日據後經過10年的1905年」或「1923年至1938年之15年間」,兩者既是不同質的大環境,似就不應該任意比較。此外,我們要指出,日據前,我們島上的農田水利是「地方自治」的型態;本來也就與日據下的「中央集權」是不同的;如何能夠那樣輕率的比較?

然而,對於經濟史的研究言,更重要的是,應該是如我們所知,在1897年施行鴉片專賣,殖民統治者收奪了民間的鴉片利權後,又先後推動了對於民間各項重要利權的收奪,例如,食鹽專賣〈1899〉樟腦專賣〈1899〉煙專賣〈1905〉酒專賣〈1922〉等;這些利權的收奪,除了對於鴉片利權,如前論文「論台灣殖民統治的現代性──以島上的現代醫療為例」所述,還經過了1902年,要官方以破壞我民間傳統醫療系統才從此真正確立了其對於鴉片利權的收奪外;在高壓統治下,所有收奪工作之進行,皆頗順利;換言之,過去民間的重要利權,既已收奪淨盡,相對於傳統中國社會裡「藏富於民」的官民關係,我們應該可以想見民間實已無自力興建公共設施的能力。

理解了這樣的背景,下面我們再以當年的實際數據資料來印證──日人所誇言的十項官營水利事業[2]工程費──由1907年至1938年其總工程費為1,450萬日圓,我們不知其中多少為民間負擔;然而,1907年一年的專賣收入已達1,594萬日圓;而其最為其誇稱的「嘉南大圳工程」,總工程費5,445萬元,其中政府之補助僅1,200萬日元,但其動工的1920年之專賣收入為3,214萬日圓,當其完工的1930年,則其該年之專賣收入為4,337萬日圓;我們看在當年那民間利權被收奪淨盡的情況,1929年,「台灣民眾黨」憤怒之所謂──

租稅負擔台灣與美國相同,每人卅四元,但是美國所得額為224元,台灣人則將台灣的總所得均分每人亦不過140元而已,何況台灣總所得之絕大部分是歸屬於日本在台之資本家。企業獨占與租稅負擔過重促進島民之無產階級化乃系明白之事實。〈下影線為引用者所加〉

1927年度的農業生產總額達二億七千萬圓,比1916年的八千五百萬圓增加三倍,然而,農民生活仍然困苦,其原因何在:因為生產增加的結果並不歸屬於農民而被中間榨取所致。貧困的農民容易受資本勢力的支配及榨取而離開土地,其結果自作農變為小作農,或變為農業勞動者。〈「自作農」即自耕農,「小作農」即佃農〉[3]

在這樣的情勢下,其對於「農民經濟自身」的斷語──所謂「耕地開發的速度,可說是農民經濟自身的經濟擴張的速度。」──在日據史實中,怎會有其真實的論據?

換言之,在學術研究上,我們當然可以懷疑被日本警方取締的該一宣言,可能正是由於在這部分它有重大的錯誤,才被取締;不過,由當年我台人平均死亡年齡由1906年的26.1歲下降到1930 年的22.8歲的悲慘大勢中看來,我們確實又不能不認為該宣言所述的實際,應該並不太離譜──於是,我們面對的問題就變成是,若日本真是計畫要把台灣由完全無目的的任意剝削對象轉成以台灣為這樣的一個「糧食生產的專業被剝削地」時[4],研究者對於張先生所特別刻意強調的「這事業得到國家資本的援助或由國家資本本身執行事業以後,原來遲緩的進度已變為飛躍的速度」以及其所謂「台灣在日據前幾百年的歲月也沒有達成這麼廣大面積的水利設施,日據後經過10年的1905年也僅僅是200,000甲。此一在僅僅十幾年便將灌溉排水面積加倍擴張的台灣水利政策,很明顯的表示資本的力量。」;實在覺得並沒有什麼「國家資本」之「偉大」可言。

因為當我們認知了這一大資本之所來源與其時我台人那悲慘的無產階級化的時代背景,豈非日本殖民統治者當時應該知道,倘非自己付出這一原始資本,以完成對於其所計畫的「專業被剝削地」之種種相關設施,我們台灣先民的生產力已經無法壓榨更多了吧。

然而,張先生的論述,何以會犯下這個重大的錯誤──他的老師矢內原對於日本在台灣的殖民政策所採取的是批判觀點,張先生倒是採取了某種高度肯定的觀點?                                                                                                                                                                                                                                                                                                                                                                                                                                                                                                                                                                                                                                                                                                                                                                                                                                                                                                                                                                                                                                                                                                                                                                                                                                                                                                                                                                                                                                                                                                                                                                                                                                                                                                                                                                                                                                                                                                                                                                                                                                                                                                                                                                                                                                                                                                                                                                                                                                                                                                                                                                                                                                                                                                                                                                                                                                                                                                                                                                                                                                                                                                                                                                                   為為了充分理解這位台灣大學經濟系所主任的觀點,我們來看對其論述極有幫助的美國馬若孟教授對他的背書──

 二、馬若孟由中國研究來「背書」的「日據官僚萬能論」

現在,讓我們來看,那位美國經濟學博士,作為戰後自由世界盟主的美國,不僅戰前絕對比前述我們台人幸福,戰後更是財富足以傲人,其學術也具有領導世界風潮的地位,所以他的觀點,尤其他原來專攻的是中國農業問題,當然他的論述是被重視的──雖然,他所研究的並非自身社會的問題,要取得第一手資料並不容易──我們看他所謂──

1924年至1938年間,第二季稻米每甲的平均生產量蓬萊種為13.573石,而同期的本地種產量僅達到11.378石。在同一期間每甲地的單位生產量,蓬萊種所增加的百分比為本地種的兩倍。……到了20年代的後期,二十年來品種改良的累積成果在稻米的產量與出口上很清楚地可以看出來;在1915年至1926年間,台灣每人每年稻米的消費保持不變,而人口卻增加15%,即從3,510,110人到4,115,026人。在同一期間,稻米出口幾乎增加三倍,……。[5]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不像荷蘭屬下的印度尼西亞,英國屬下的印度,或法國下的越南。農民在日本農耕協助下,在1920年初已在農業展開突破嶄新的一面。如同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訪問者所描述的:『台灣農業為工業與林業的發展奠下穩定的基礎,人民也賴此為生。家家足食,夜不閉戶。』」[6]

這應該是相當雄辯的一種論述,不只高調地稱讚了日本殖民政策的成就,他一面就科技發展的成就,還舉出了若干明白的數據資料,另一方面則引用了當年中國大陸的訪問者的紀錄;不過,除了該文對於日人推動該科技發展的動機,完全沒有探就,是可遺憾的外,我們仍不免也會追問其所謂「1924年至1938年間,第二季稻米每甲的平均生產量蓬萊種為13.573石,而同期的本地種產量僅達到11.378石。在同一期間每甲地的單位生產量,蓬萊種所增加的百分比為本地種的兩倍。」與所謂「台灣農業為工業與林業的發展奠下穩定的基礎,人民也賴此為生。家家足食,夜不閉戶。」;這些敘述究竟是怎樣對應於前述「台灣民眾黨」當年向我全台民眾所公開揭露的悲慘問題──或者是哪一方面的資料有所偽造麼?

不過,另方面,其研究中倒還提到了所謂「台灣每人每年稻米的消費保持不變」家家足食」,似乎研究時還曾經比張先生多考慮了民眾應該要有足夠消費的問題,這裡對比起來,是作為美國學者,曾經撰寫關於台灣二二八研究的「悲劇的開端」與參加「行政院二二八研究報告」撰寫的馬若孟教授倒像是比作為我台灣學者的張先生,更關心著我台人在日據下的實際生活。

然而,當時我們的先民生活究竟是怎麼樣的?

因為,張先生在這段論述中固然有錯誤,但是那位美國學者所引用的大陸訪問者的所謂家家足食」,就真的可靠,值得信賴麼──那人是農經學者麼,有支持其論述的研究數據與充分資料麼,或者哪只是一般的,就像當年陳儀來台後的那篇常被引用的偉大文字?──更何況,我們由張先生與這位美國學者曾經在1963年合作發表的對於日據下台灣農經研究的,那篇題為「日本在台灣的開墾和殖民政策〈1895~1906〉──對官僚式經營的一個研究」〈下簡稱「一個研究」〉的論文,共同大力地肯定了日本官僚後藤新平的論述裡,我們知道,他們兩位對於台灣經濟發展史上的認知觀點,其實相差不遠。

於是,對於前述當時我們台灣經濟發展的史實究竟是什麼的問題──我們顯然必須另闢蹊徑了;下面我們想尋求可能與前兩位權威學者辯證對演的觀點,來更深入探究──這就讓我們想到了應該可讀性很高的涂先生大作──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234567am&aid=1709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