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繫心活第29期--春遊黃山
2018/05/02 11:20:06瀏覽255|回應0|推薦0

春遊黃山

國畫中的奇松怪石常給人不真實的感覺。但許多遊歷過黃山的人卻不斷肯定,去黃山你就可以看到那般的奇景,那些不是寫意揮灑,而是非常地寫景寫實。真的嗎?

今年四月中旬,剛好有空跟朋友去黃山一遊,這兒就先概括介紹,然後再來點相關旅遊的心得分享。

黃山位於安徽南部,主體以花崗岩為主,最高處是蓮花峰,海拔1864公尺,另有光明頂(1864公尺)、天都峰(1810公尺)三高峰鼎立於72群峰之間。

根據地質上的研究,黃山主要岩體是花崗岩,此地在四億年前是古揚子海,等到兩億年前的地殼運動才變為陸地,然後又歷經億萬年來多次造山運動的磨練和冰川的洗禮,才打造出今日的面貌,形成型態各異的石峰、石柱,古人會根據想像加以命名。

黃山在光明頂設有一氣象站,因此對天氣的量測很確實,預報很精確。根據長時間觀察,黃山一年當中有一半的日子會降水,有三分之二的天氣在雲霧當中,也就是這層雨雪雲霧滋潤了黃山的動植物,也讓黃山更顯得清新脫俗、變化莫測,俱有仙氣。

黃山在古代被稱為「黟山」(黟音衣),傳說黃帝在此山煉丹修道,最後成仙升天,因為有此傳說,等到天寶六年信奉道教的唐玄宗遂下令把黟山改名黃山。

黃山有何特別呢?古人有云「黃山之奇,信在諸峰;諸峰之奇,信在松石;松石之奇,信在拙古;雲霧之奇,信在鋪海」。「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來這這兒看,真的深有同感。

1982年中國大陸要開發旅遊時,黃山為第一批入選「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景點,199012月還因為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4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因此這裡的旅遊設施還算完備,但也考慮到不破壞自然風景,所以黃山主要景區並沒有公路可達,全部要靠步行。然而現在山區幾處入口已經有纜車大幅縮短步行的距離和時間,但山上物資還是靠著挑夫一人人、一步步地運上去,因此上山時導遊都會跟遊客宣導要珍惜資源,在路上遇到挑夫都要讓路與他們,對他們表達尊敬與感恩。

我們這回待在黃山上的共有四天三夜,前面兩天是雨天,後來慢慢雨停霧散,不過還好仍有點雲,因此在山間行走不算太曬。由於前兩天雨霧很重,能見度有時不到20公尺,導遊帶著我們指著雲霧中說,對面有幾座山、那兒有猴子觀海,我們只見白茫茫的一片,完全無法辨識。

前兩天我們住西海飯店,那兒距離「夢筆生花」還算近,因此我來來回回去那兒看了好幾次。第一次下大雨我相機放在包中沒拿出來,等到把行李放下保護好相機拿在手上再走過去,能見度已經從50公尺減為30公尺了,越來越模糊。等到第三次、第四次,能見度可能不到15公尺吧,什麼都看不見!我看到旁邊有個攝影機朝著的方向,確認那兒應該有個重要景點隱匿於雲霧當中,不過可見光沒辦法觀察到什麼就是了。

聽說唐朝李白由黃山看到那個山峰的樣子,覺得就跟他夢中的筆一樣,因此稱呼它為「夢筆」。後來筆尖長出了一棵松樹,很像拿毛筆寫字暈染開的墨花,因此那就稱之為「夢筆生花」。大家如果看我的照片看不清楚,就回去睡個覺,看看能不能在夢中看到。

我們的行程是從後山搭乘雲谷纜車進入,這纜車是2008年新建的,只要10多分鐘就可穿越已往要走兩、三個小時的山路,抵達白鵝新站,然後繞過石笋矼、黑虎松、北海賓館、大王松,然後到西海飯店。理論上可以繞去始信峰看看,傳聞明代曾有人聽聞黃山風景多奇特,本來不相信,直到始信峰看了才開始相信這兒真的是妙不可言,此後就稱之為「始信峰」。不過我們經過的時候正是雷雨,導遊以及路邊警示牌都提醒我們雷電時別上去,因此這會就沒領略此景。

第二天從西海飯店經過排雲樓賓館、飛來石,到光明頂後又回到西海飯店。第三天從西海飯店出發,經過一環、二環這些最新開的環山棧道到排雲溪站,搭乘地軌纜車到天海站,然後經過白雲賓館、鰲魚峰,最後走百部雲梯抵達玉屏樓賓館。這部分算是新開發的景區,地形破碎,走的時候步步為營,很驚險,但景緻很能讓人發揮想像力。第四天一早從玉屏樓賓館搭乘玉屏索道的纜車,從前山離開。整個爬山過程雖然因為陰雨雲霧錯失很多,但也有許多收穫。

我最高興的是在玉屏樓拍攝到黃山星空。玉屏樓附近的焦點是迎客松,它是玉屏樓旁邊一棵至少八百年的古松,單伸一枝臂特別長,像是歡迎遊人的模樣,因此稱之為迎客松。白天的時候人多,連排隊都輪不到我。但晚上住在玉屏樓的人不多,而且懂得星光攝影的人似乎更少,我就在那兒先拍西方的獵戶靠近蓮花峰的樣子,然後轉向東方拿迎客松當前景,拍東面的星空,那些都沒用腳架,得想些法子克難調整方位,試了許多次才有滿意的結果。本期的封面「星空迎客」就是其中一張。

其次是一步步在山林間漫步,不論是雨天、陰天或晴天,我們的行程安排還算輕鬆,下午兩三點就到了當天落腳處,把行李放下之後就可以輕裝自行出門,或者回顧之前的美景,或者四處探詢附近的地方,未必要看到什麼景點,這個漫步過程就很有樂趣,隨便一個鏡頭都是很典型的黃山奇峰怪松。

不過在其中也有遺憾,我看到路旁一個不知道什麼的地基,後來看到另一個居士的石塔才知道那邊原本應該也有個塔,不過現在不在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個賓館旁邊有個圓形拱門,一看就覺得那是寺院,但現在不是了,還說那兒不對外開放,遊人止步。慢慢我了解,黃山過去有許多寺院,但到1952年新中國建立後,這裡的寺院都被剷除。現在在許多寺院遺跡上面改建賓館,例如玉屏賓館就是在文殊院的遺址上建立,現今遊人如織,一邊可以透過迎客松遠眺天都山,另一邊則可從蓮花峰的花瓣間看到更遠的氣象站,而玉屏賓館背面則是摩崖石刻。四處走走可發現迎客松底下有個隱密的文殊洞,陰暗潮濕,遠望以為無路,但轉身就另番天地,旁邊另有一個洞穴似乎可在其中面東打座,迎接朝陽,但現今被人用石塊封起來,讓人很有感觸。

回來查資料,文殊院在明朝萬曆年間(1606)由普門法師來此建立,他在此見到天然的一個打坐臺上有跏趺坐跡,覺得與過去夢境相符,因此認定這正是他夢中仙境,而四處可見有奇石,在迎客松旁有一青石從天都峰遠望如同青獅,而這正是文殊菩薩的座騎,讓文殊禪院設在這裡更加適當。

古人對此處遠眺近覽的風光很是稱讚,遂有「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面」之語,讓此處雖居深山卻香火不絕。直到最後黃山上的所有寺院在1952年遭大火焚毀,想要細看原委不可得,只能回頭翻翻佛經,默默體會佛寺也用自身遭遇來訴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的真實法,感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面對美景、厄難都要練習放下執著。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11172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