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顧老榮民的舊文章..研析馬英九路線
2021/11/28 11:14:01瀏覽43|回應0|推薦0
研析馬英九路線
2008/05/05 15:26:4

  近日有人提出了「馬英九路線」的說法,台灣人民對什麼是「馬英九路線」還不大瞭解,因此有必要對「馬英九路線」作一番研析。畢竟「馬英九路線」就是今後馬總統的大政方針,是台灣人民不可不知的重大問題。     

  在國民黨贏得立委選舉後,馬先生一反他往日的堅持---不對台灣的統獨問題表態,主動的對統獨立場表態了,但是令人十分遺憾的是,表態比不表態更糟糕,因為馬先生出人意料的提出了他的「三不原則」,就是「不統、不獨、不武」的原則(馬先生強調是原則,不是政策。)不過外界仍認為就是馬先生的「三不政策」,並且為了和當年經國總統的三不政策有所區別而稱之為「新三不政策」。不論是原則或是政策,無疑的將是馬先生當選總統後的「路線」,當然也將是馬先生領導「台灣向前行」的「路線」了。旣然是台灣向前行的路線,自然得作詳細的、完善的研究與規劃,至少得經由中國國民黨的菁英們群策群力來作集合的研究,滙集當前台灣島內的各種意見,統派的意見、獨派的意見、不統不獨派的意見都列入考慮研究,經過辯論也罷、鬥爭也行,得出的結論方可作為今後台灣向前行的路線,這才是台灣的核心價值----民主。而不是由馬先生逕行代表不統不獨派提出「個人」意見,它旣不是國民黨的「政黨主張」,更不是中華民國的「國策」。所以馬先生在此時此刻大談「三不原則」是不對的,是不符合他作為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總統的身份的,畢竟中國國民黨目前還不是台灣的不統不獨派。所以馬先生倡言「三不原刖」是不對的、不恰當的、不應該的。 

  馬先生之所以要提出「三不原則」,作為一個總統候選人的政見,倒是正確的,也符合馬先生目前的情況的,因為不論「馬蕭競選總部」、「馬蕭競選團隊」截至目前為止都還是獨立作業的,没有與國民黨的黨部結合,也不受黨中央的指揮,所以也難怪馬先生以獨立參選人的姿態,發表不統不獨的言論,儼然成了台灣島內不統不獨派的代表,忘了他是代表中國國民黨的總統參選人,將中國國民黨的理念、黨綱、政策完全抛諸腦後,是非常怪異而荒唐的事。

  國民黨多年以來,以「維持現況」作為台灣前途的選項之一,自以為是認不統不獨的中間路線,是台灣多數人的「主流民意」。但是沒有深入的研究「維持現況」的可行性,總以為只要不採取任何行動,旣不向「中國統一」前進,也不向「台灣獨立」前進,就可以維持現況了,而當年所謂的維持現況當然也就是「國民黨執政」了,令人十分遺憾是在國民黨在八年前失去政權時,仍然未能檢討省悟「現況」是維持不住的,而今還要「維持現況」難道是要讓民進黨繼續執政嗎?

  當然國民黨會辯解說,維持現況是兩岸關係而言,兩岸關係的現況就是不統不獨,所以只要不統不獨就是「維持現況」了。如果這種說法可以成立的,是正確的。那國民黨又何以批評陳水扁政府沒有帶領台灣向前行,是停滯的、空轉的政府呢?如果說陳水扁是努力的「維持現況」,那豈不是在執行國民黨的主張了嗎?國民黨應該肯定、嘉許陳水扁才對啊。所以「維持現況」是是是非、是對是錯,國民黨和馬先生都得花點功夫研究研究才行,

研究清楚了再告訴台灣人民,兩岸關係到底該如何發展。台灣向前行,台灣到底要走向何方、去向何方。

 

   對當前二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民而言,「兩岸關係」可說是一件非常複雜的問題,一般人旣不瞭解它的來龍去脈,也不清楚它的真實現況,更無從預判它的未來發展。但是對馬先生而言則是不同的,馬先生自幼接受「黨國教育」,從國民教育到高等教育,對兩岸關係的基本關係是有一定的認知。馬先生留學美國接受了第三國對中國內戰的客觀看法與批判,馬先生對兩岸關係當然有高人一等的認知,馬先生回國後任過中華民國的高官,接觸過一些一般人根本不可能看到的機密資料,特別是馬先生曾擔任過「陸委會」的高官,相信連一些列為「絕對機密」的資訊馬先生休是了然於心的,最後馬先生當過中國國民黨的主席,國民黨中有資料完備,人才濟濟的「智庫」,七八十年來的國共鬥爭,國共兩黨之間的愛恨情仇是非恩怨馬先生應該是充分瞭解的。當然馬先生對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中的基本立場,也是有充分的瞭解的。所以對「兩岸關係」的瞭解與認知,馬先生和其他的二千三百萬比起來,簡直是超人了,是要領導台灣人民的領袖,怎麼能在面對兩岸問題時,放棄了超人的地位與高度,像一個普通人一樣以一付沒有責任的態度,表達出一付不採取行動,沒有作為的言論呢。

 

   一般的台灣人民雖然不瞭解海峽兩岸的現況關係,無從預判今後的發展變化,可是絕大多數都知道,今天的中國是一個分裂中的國家,而言個分製正是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的長期鬥爭,所進行的國共內戰的結果。對這種結果難道國民黨沒有責任嗎?要如何善後難道國民黨不用負責任嗎?馬先生難道沒有責任嗎?馬先生如果當選後能不有所作為的嗎?如果要負責、要有所作為,豈能以「三不原則」當作政見的嗎?為了爭取台灣人民的選票,總得先爭取台灣人民的信任吧,先生認為台灣人民會相信由一個主張「不為」或「無為」的人,會給台灣民帶來幸福嗎?馬先生請三思了。

 

    馬先生所提的「三不原則」,雖然馬先生強調不是「三不政策」,可是任誰也知道馬先生是師法他當年的長官,蔣總統經國先生的「三不政策」。但是檢視一下馬先生的三不,「不統、不獨、不武」其實並不是什麼三不,嚴格一點說該是二不一期待,因為「不統、不獨」是主動的說「不」,「不武」並不是說「不」,而是期待對方「不動武」。何況所謂「不獨不武」只是對方近年來所放的示好及威脅兼而有之的話,馬先生不過是在拾人牙慧罷了,如此一來真正出自馬先生的「創意」就只有「不統」而已,因此說「不統」就是馬先生念茲在茲的事,那傳言說馬先生在「捨統趨獨」,就不是空穴來風無中生有的事了。

按照馬先生的說法,所提的「三不原則」應該美中台三方都可以接受的原則,是可以創造三贏的原則。如果三方都接受的話,台灣海峽將可保百年和平。台海百年和平,當然就是百年「維持現況」了,實際上也就是「中華民國或台灣」在台灣先來個百年獨立了,這不成了馬先生「捨統趨獨」的原則了嗎? 先生的「三不原則」是不是真會如馬先生所想像的一樣,是個大問題。因為首先馬先生必須得到他期待的「東西」才能實現他的「原則」,非常不幸馬先生期待的「不武」,是操之於人的,是馬先生絲毫不能掌握的,因此前面的兩項不統、不獨都成了沒有意義的事。

基本上馬先生是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總統的,馬先生的「政見」必須是國民黨的「政見」,馬先生是不能以自己的「意見」作為「政見」的,更何況馬先生的「意見」在實際上已徧離了國民黨的基本理念、黨的黨綱與政策、以及黨的總理、總裁的遺囑。

當然馬先生可以說這是為了爭取中間選票,暫時性的說法,一切都了勝選而說的「選舉語言」,等選上了自然會轉回來的。但是如此一來馬先生和陳水扁還有何不同?國民黨和民進黨又有何差異?總統選舉雙方都得使用言不中由衷的「選舉語言」來騙選票,台灣的民主選舉還有什麼意義?什麼價值?台灣還能談什麼核心價值?台灣還能如何向前行?

先生請你好好的想一想,先別繼續作「長駐」了,不妨先到佛光山去閉關幾天仔細的想一想吧。馬先生在過去對統獨問題,是以極大的忍耐力拒絕表態的,即使陳水扁以馬老先生的遺囑逼迫馬先表態,馬先生仍能拒不表態。然而何以如今會主動表態呢?是值得關注思考的問題,馬先生是在怎樣的壓力下才表態的呢?更何以甘冒天下之大不諱,發表出來「不統不獨」的論調,事出必有因,因此不妨從台灣如果繼續「不統不獨」下去,就美中台三方而言,對誰最有利?當可發覺馬先生的壓力來自何方了?從馬先生發表「三不原則」美方的態度來看,也能讓人明白個中的內幕了。因此或許是馬先生是在有難言之隠的情況下,說了一些言不由衷的話。果真如此的話,老榮民是接受的,如若不然老榮民就無接受了,也相信是在台灣的中國人(不是台灣國的人),都不能接受的。

 

   馬先生過去一段時間,可能真的全心全意都放在台灣的經濟問題,以致對統獨問題未作深入的研究,當煞也就缺乏前瞻性的思考與規劃,因而在面對問題時,自然提不出來令台灣人民滿意的「原則」,無法規劃出海峽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願景。馬先生目前雖然還不是逐鹿中原,用不著為兩岸人民規劃願景,但是總是在逐鹿台灣了吧,應該給台灣人民一個願景,而今來個不統不獨,而且希望維持一百年,豈能符合台灣人民的期待。

 

   老榮民建議馬先生不妨先回顧過去三十年來的兩岸關係,從民國六十年中共進入聯合國,六十二年中共與日本建交,六十八年中共與美國建交,中共在外交戰上可說是獲得了重大的勝利。外交戰的勝利給中共一個很大的啓示,就是軍事作戰絕不是統一中國的手段,所以在鄧小平的領導下改變了作戰方式,捨軍事作戰改採全面統戰,倡議雙方「三通四流」,開放通郵、通航、通商、以及經濟、文化、科技、體育交流,發表和平統一方針,提出一國兩制模式。面對此種全面統戰,我國政府並未全面應戰,而是由蔣總統經國先生以「三不政策」應對,所謂三不政策就是「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並且強調要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在經國先生的領導下,三不政策在台灣維持了將近十年,直到民國七十六年底,經國先生的「不接觸」政策,出人意料的竟然被國內一些老兵衝破了,在他們要准許返鄉的呼聲下,經國先生終於同意開放老兵返鄉探親,海峽兩岸恢復斷絕三十九年的接觸。經國先生則於民國七十七年元月十三日逝世,沒有見到兩岸開始接觸後的發展,當然無法評估兩岸接觸的利弊得失,而其後的繼任者也未能對「三不政策」作過認真的檢討。民國七十七年迄今己有二十年了,其間兩岸曾有機會進行和談,可惜掌權者並未善加利用,而任時機流失。「終止動員戡亂」變成了片面宣稱止中華民國的內戰,失去了實質的意義,也使得以「中華民國」在兩岸關係中失去了應有的「地位」。     

 

   民進黨執政後自認為是新政府,對中華民國的歷史,以為只要自己閉上眼晴不看,就可以不管了。自行否認海峽兩岸處於內戰的戰爭狀態,自認為「台灣」是一個新興的國家,兩岸是互不相干的兩個國家。顯然民進黨政府對兩岸關係的瞭解是不够的,或是故意曲解的,當然民進黨由於主張台灣獨立的立場,在兩岸關係上是不可能有良性的發展的。     

 

   兩岸關係發展至當前的境地,至少有兩點是值得馬先生檢討及警惕的,其一是彼岸的領導人自鄧小平、江澤民以迄今天的胡錦濤,都已體會到軍事武力是不能够解決兩岸問題,而改以其他的方法來解決,企圖使中國內戰由戰爭走向和平的時候。此岸的領導人卻仍然相信保衛台灣必須靠軍事武力積極備戰的話,顯示我們領導人並未從「八二三砲戰」得到教訓,還不了解「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兵也。必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鈍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縱使是極力的保衛台灣,是謀求以戰止戰的戰爭思維。企圖以戰爭的思維解決問題,唯有帶來戰爭,台灣海峽一旦開戰,將台灣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因此為了台灣人民的生存,台灣的領導人唯有以和平的思維追求台灣海峽的和平。

 

    事實上今天台灣的二千三百萬人民,上自最的領導人,下至庶民百必須瞭解海峽兩岸所處的狀態,思考台灣今後前行的方向。海峽兩岸目前真正的狀態,是中國內戰中的軍事休戰狀態。而外交及統戰(政治、經濟、文化、心理等等)則仍然在繼續進行中,不過中國大陸方面已宣稱將以和平方式來解決問題(統戰項目之一)。

  

    一個以民意為依歸、為人民謀求福祉的政府及其領導人,必須省思如何才能以和平的方式,結束中國內戰,引導國家由戰爭走向和平,而不是由和平走向戰爭,台灣人民己經承受了百餘年的戰爭苦難了,所須要的是和平,而不是戰爭。

 

   過去幾年國民黨常以「不統不獨」、「維持現況」才是台灣最好的選擇,到底是在自欺欺人或是逃避現實就不得而知了,也可能兼而有之吧。更不知馬先生自以為如何?不過老榮民要正告馬先生,「現況」是任誰也無法維持的,因為任何事物與事務的「現況」是隨著時間而改變的,從個人到團體到國家的相互關係都會改變的,當然兩岸關係也會改變的,從1949 年到1979的兩岸關和從1979 年到2000年的兩岸關再到2008年的兩岸關係,有多大的不同,有多大的改變難道馬先生不清楚嗎?還能再以「維持現況」來欺欺人嗎?

 

    馬先生應該體認到當年蔣總統經國先生的「三不政策」,是出自於國仇家恨的必然結果,但是實際上是無法堅持的作為,也是不利於台灣經濟發展的政策,試想如果當年的「三不政策」維持到今天的話,台灣的經濟不早就窒息而死了,台灣也早就「被迫統一」了,還會有機會讓馬先生談什麼不統不獨嗎?

 

   而今馬先生談兩岸關係必須體認過去的當政者,未能掌握正確的時機與原則是一種錯誤。台灣二十餘來的曲折發展,在被動與無奈的情況下,不得不接受了兩岸通的事實,目前兩岸不但是達成三通,還進展到了第四通---通婚。離鄧小平所稱的「統一工程」就只差一小步---「直航」而己了。「開放直航」又是馬先生選總統的政見,如果馬先生當選就開放直航,豈不是就完成了實質的「統一工程」那裡還有談「不統不獨」的空間呢?

 

    馬先生及其團隊在立委選舉國民黨大勝之後,所想到不是國民黨有了主導台灣政治的力量,要如何為國計民生服務的問題,表現出積極進取的態度,以國民黨的理念、政策導引政府走上新的道路。所思維的模式不是剩勝追擊,而是對「鐘擺效應」的憂慮與害怕,還能說國民黨不會選舉嗎?國民黨不但會選舉,而且是過度的精於選舉的「選舉技術」而忽略了選舉的本質與意義。

 

   馬先生在立委選舉大勝後,所該考慮的問題是民心向背的問題,而不是「鐘擺效應」,所應考量的問題是,是不是台灣人民已經厭煩了民進黨的「路線」與「作為」,國民黨要作的該是改變「台灣向前行」的方向。換言之馬先生應該「捨獨趨統」而不是「捨統趨獨」。國民黨一向批評民進黨「鎖國」、「空轉」、「沒有作為」,馬先生而今來個「三不」豈不是更鎖國、更沒作為了。

 

   馬先生及其團隊都必須三思了。

 

   而今馬先生即將在五月二十日「蛻變」成為馬總統了,「三不原則」也將演變成為「馬英九路線」了,希望馬總統以及九萬兆團隊三思,小心謹慎的構建「馬英九路線」。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brahamYin&aid=17068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