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2/13 16:10:33瀏覽905|回應0|推薦11 | |
再美的景點,也有離開的時候;而且,大部份來到尼亞加拉瀑布的觀光客,除了跟團遊者外,大部份是情侶結伴而來,因為尼亞加拉瀑布城是個知名的渡蜜月的好處所。如我這樣的單男老人來此,到此一遊的意義,驚嘆大自然的偉大,遠勝於流連浪漫的情境。所以,美麗之後,就是繼續後面的行程,走一條尼亞加拉園林路,也就是沿著尼亞加拉河西岸北上,約25分鐘車程,就可以到達安大略湖畔的「濱湖尼亞加拉鎮」。 時間來得晚了些,如果早一個月來,將可以看到這一條園林路楓紅秋黃的勝景;可惜時令已過,繁華落盡,繽紛已逝,空留枝椏獨對晚天。旅遊巴士疾駛在河岸公路,路旁是一朢無際的皚皚白雪,綿綿冬雪持續下著,使天空和大地格外的蕭瑟;更增添天地的白與茫,讓秋與冬的爭鬥,也多了分雅趣。雖不利於拍照取景,但換個角度,對來自南國的台灣人言,也讓人看的津津有味。 沿路很多的獨棟人家,二或三層洋樓,掩映在園林中,被白雪覆蓋,增添北國冬日的美;只是想到大雪帶來的生活不便與未可知的危險,讓自己僅僅止於欣賞與想像的美麗之中,淺嚐即止的克制,讓驛動的心,不再胡亂飛揚。 巴士只能停在鎮外的停車場,由於小鎮是知名觀光區,有接駁車可到鎮中心,每人5加幣;全團就我一人選擇徒步進鎮,因為不過就十分鐘的路程,能夠安靜的感受全加拿大最美麗的北國鄉村小鎮的雪路靜寧,千金難換啊!有此安全乾淨的雪景欣賞,是多賞心悅目的事,為何要去搭擁擠接駁車呢?我是如此想的。 小鎮是19世紀英國殖民時期,上加拿大的第一個首都,所以保留許多英國維多利亞式的建築。主街是皇后街(Queen St.);在小鎮中心十字路口,有個紀念鐘樓,是小鎮的地標。鎮上楓葉多已落盡,只留少數猶自掙扎;雖然落葉蒼涼,但在白雪襯托下,也是另一種哀愁的美。就因為喜歡小鎮的寧靜,雖然大雪持續下著,但仍獨行在大街小巷,看玻璃櫥櫃裡的展示,品味與家鄉的孑然不同異國情趣。觀光團的旅遊,能有如此的悠閒,也是選擇徒步賺來的意外。 很有意思,小鎮主要大街是皇后街與國王街;二街交匯處,有棟很醒目的維多利亞建築-威爾斯王子飯店(The Prince Of Wales Hotel),距今一百多年的歷史。從外觀看起來,與小鎮的氛圍很契合;一樓迴廊有咖啡座,應是喝下午茶的好所在,不過可能天氣太冷,迴廊沒有客人,倒是餐廳客人不少,應該是在用早餐吧! 濱湖尼亞加拉(Niagara-on-the-Lake)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尼亞加拉區,尼亞加拉河與安大略湖匯合處,西臨聖凱瑟琳斯,南鄰尼亞加拉瀑布城,東面則隔河與美國紐約州楊斯頓村相望。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濱湖尼亞加拉人口約15,400人。濱湖尼亞加風景優美,離多倫多和美國水牛城較近,遊客如雲。鎮內的蕭伯納劇場長年上演蕭伯納的戲劇。 濱湖尼亞加拉原名巴特勒斯堡(Butlersburg),後來改稱西尼亞加拉(West Niagara)。此地為一英軍要塞,而美國獨立戰爭後則有大批保皇黨人從美國逃亡至此。上加拿大總督錫姆科(John Graves Simcoe)於1792年將此處更名為紐瓦克(Newark),並將之定為上加拿大的首府;而上加拿大議會亦於同年9月17日在海軍會堂(Navy Hall)首次召開。 然而,由於此地太靠近美國邊境有軍事危險,錫姆科於1797年將上加拿大首府遷往約克(今多倫多),而紐瓦克則於1798年改稱尼亞加拉。在1812年戰爭中,美軍占領了尼亞加拉鎮,並在撤退前夕將市鎮破壞。戰後當地居民將其重建,而新建的法院大樓則坐落美軍從尼亞加拉堡發射砲彈的射程範圍以外。 為了與鄰近的尼亞加拉瀑布城作區別,尼亞加拉鎮從1880年左右開始以「濱湖尼亞加拉」作其郵政系統名稱;但其正式名稱待1970年尼亞加拉鎮和尼亞加拉鄉合併後,才改為「濱湖尼亞加拉」。 1996年,濱湖尼亞加拉鎮在全國城市美化比賽中,獲得「加拿大最美麗的城鎮」稱號。我想,這樣的小鎮,這樣的美麗,在加拿大,甚至美國東北地區,都不是獨一無二的;但在多的美麗小鎮,不如我此刻親身走到,或許是此生唯一到達的美、加東美麗小鎮吧!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