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24 09:45:44瀏覽376|回應0|推薦12 | |
初中唸的是私立學校, 雖是一所還不錯的學校, 但每學期的學雜費, 對當公務員的父親, 卻是一大筆負擔, 母親也常為此傷透了腦筋. 記得剛開始時, 母親不放心我一個人回學校, 常會陪我搭公路局的車到台中, 然後坐三輪車送我回去, 也會在途中買些我喜歡吃的零嘴. 這些點點滴滴..., 現想起, 真讓人懷念! 住校三年, 接觸了很多來自不同環境, 不同背景的同學, 讓我這鄉下小孩開了眼界, 也多少學會了與別人相處之道. 管理宿舍的神父修士們, 對大家都很親切, 但也是一絲不句的, 如犯了錯, 在週末也只能留校勞動服務了. 我還依希記得他們的綽號: 大肚, 矮博, 白面, 傻瓜..., 當然還有那讓人聞名喪膽, 綽號"蒙古"的訓導主任. 要檢查內務, 要排隊進餐廳, 要晚自習..., 每天都過著同樣規律的生活, 我們也就這樣慢慢的成長, 茁壯... 還記得當時的王校長, 眼淚汪汪的跟我們講述看完"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感受, 印像是多麼的深刻! 我想也是因那原故, 後來我吵著母親給我買了全套的“山歌戀"唱片. 不回家的週末, 可以盡興的打打梨球, 或跟同學一起走一個多鐘頭的路, 到第一市場吃蜜豆冰. (有一年回台時, 還跟二哥花了不少的時間找到了這家店, 但只剩下小小的一個店面, 完全想像不出會有40幾年前的那盛況, 味道也不一樣了, 不知是東西變了, 還是人變了...) 有時是大哥或二哥, 用腳踏車載著出去玩, 當然免不了要大吃一頓, 才盡興而歸. 記得那時每次都要穿過一片墓地, 雖然是跟著哥哥們, 但還是有點怕怕的. 當時小小年紀的我, 在異鄉有哥哥們的關照, 心裡是多麼的溫暖踏實! 有一年暑假, 和二哥還有同他年紀的同鄉好友, 帶著從表姐任教的學校借來的露營用具, 趁著母親不在的時候, 跑去通宵海水浴場露營. 記得那時剛好有個颱風要過境, 我們以為早去早回, 便可以躲過了. 那裡知道那颱風跑得比氣象局的雷達還要快, 那晚我們只能在傾盆大雨中, 窩在下著小雨的帳棚裡玩牌. 加上海巡員無厘頭的警告我們, 一有狀況, 要趕快往他們的駐地跑, 讓每個人都提心吊膽的渡過了難忘的一夜. 更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 當大家都還在睡夢中, 母親已出現在眼前, 就那樣匆匆地結束了生平僅有的一次露營. 這"慢發展"的我, 還是沒能考上哥哥們上的高中. 記得有一天, 騎著腳踏車在市區附近逛時, 看到了一個很熟悉的綠色背影, 靠近一看, 原來是妹妹. 她那時才上初中, 在回寄宿的家中. 因她邊走邊踢著小石子, 所以留下很深刻的印像. 後來在母親及哥哥們的鼓勵下, 我也很幸運的插班考取了台北那一所"人在福中不知福"的高中. 那時的大哥已是大四了, 而二哥也被保送進了大哥的學校. 真好! 又可以跟哥哥們在一起了. 前幾年, 經由小學弟, 也是我大姪女兒子的口中, 才知道那學校早在60年代已因都市計劃搬家了. 而那由修澤蘭建築師設計, 曾是台中八景之一, 有著老母雞造形的教堂, 在當時缺乏文化古蹟維護的意識與人文考量的環境下, 也被拆除了. 後來幾次經過那附近, 眼裡看到的雖盡是車水馬龍, 但腦海裡卻還隱約的浮現出那"大道昌明 衛中以興..."的旋律.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