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20 00:34:04瀏覽2050|回應2|推薦22 | |
.
雖然,老鳥對基隆道路的熟悉瞭若指掌之間,卻故意放生似的要讓我來帶路。 虎不怕唬!要走多遠?我雖然不很確定,但是只要方向是對的,就一定能走到! 走在有點不熟的基隆街頭,我只好相信自己:今天有記得把頭上的雷達天線帶出門!果然不負所料,只花了二十分鐘,就從獅球路走到基隆廟口。 . 雖然是大白天,中午的廟口依然是熱鬧搶搶滾;實在是熱得吃不下令人冒汗的熱羹麵飯,所以選了五月下旬和“雨僧”姐姐在基隆廟口吃過的同一家~~林家冰店,吃一碗冰涼的桂圓八寶湯,再買了帶著走的食物和果汁,到中正公園去野餐。 . 很久沒到基隆的中正公園了!第一次去,是三十多年前,有印象的是那長長的階梯;上一次去,是三年前,對中正公園特別的印象僅是山頂有一座巨大的觀音佛像,和旁邊兒童開著電動小汽車亂竄和價天震耳的流行歌曲聲。 . 這次則是接近農曆七月,準備普渡大典的氣氛正沸揚著,廣告幡旗四處飄揚。 . 中正公園的登山口就在信二路消防隊的對面,走上了中正公園入口的石階路,幼稚園旁邊有一棵高大而樹葉繁茂、樹上還結著一顆顆碩大的波羅蜜果實,名牌記載著:它是胡適之先生在1953年來基隆訪問時親手種植的。波羅蜜樹旁,就是通往山腰上(第二層)忠烈祠的一列長長的石階和牌樓。 . 沒有進到忠烈祠,而是由另一側的步道往上行,抵達更上一層的廣場,那裡有一座四層樓高的塔樓建築,名為“主普壇”。主普壇是興建做為基隆市中元節普渡時的祭場,為全台僅有專為中元祭所設立的文物館。 由主普壇再往上走一層,即可抵達山頂上,巨大的白色觀音佛像是基隆中正公園著名的地標。坐在空曠的廣場邊,吹著涼風,吃著剛才在廟口買的食物;也不知是啥原因,今天的廣場上,沒有什麼遊客,也只有一兩個小孩,是難得安靜的時刻。 . 眺覽基隆港,雖然寬廣如昔,今天的基隆港區是處在低活動量的情況,不見忙碌的起降卸貨作業,多希望那只是因為假日,而不是台灣加工出口業的衰退所致。 下了中正公園,沿著柏油馬路繼續往上走,先經過了在山坡上的中正國中,接著是中華電信的數具基地台,再來是崇右技術學院,在一個三岔路口,選擇左轉上坡往役政公園及二沙灣砲台的方向。 . 役政公園展示了一些以前國軍退役的武器,就像是超大型的模型玩具。 . 公園的面積很小,拍拍照,很快就走過去了。再往前走一點,就是臺灣的一級古蹟“二沙灣砲台”了。 . 才走過東砲台,就開始飄起綿綿細雨,不敢棧戀,石砌古城門和十八羅漢洞,都放棄不前往,而匆匆由城門旁邊往中正路的步道下山。 也許是人煙罕至,雖然那步道滿幽靜的,但是那種長滿青苔的花崗岩石階,還真是滑不溜丟的,我們一手扶著旁邊的石欄杆、一手撐著雨傘,都還走得心驚膽跳的! 就在一路濕滑之中,下到中正路的“海門天險”登山口。 . 後記: 尚請各位看倌見諒,這是一篇不負責遊記,漏拍了很多重要景點的照片 .
路徑: 中興隧道口(書院社區)→獅球路→成功一路→仁五路→愛三路→基隆廟口→ 義二路→信二路→中正公園→ 壽山路→役政公園→二沙灣砲台→海門天險登山口→中正路→基隆火車站 . 備註: 1. 中元普渡在台灣是非常重要的宗教盛事。其由來是源自道教的『中元祭』與佛教的『盂蘭盆會』,而在台灣的中元節舉行祭典來普渡“好兄弟”(孤魂野鬼),據說是從基隆開始的,後來才普及至全台灣。 台灣早期,來自漳州和泉州的唐山移民因為語言、風俗習慣的不同,再加上爭奪土地和利益,頻頻發生衝突及械鬥;械鬥時,雙方為求神明庇佑幫忙,經常都抬神驕上陣,戰況激烈、殺紅了眼的時候,哪裡還管得到對方是神像還是人;因而有「尪公(泉州人信仰的保儀大夫)無頭殼,聖公(漳州人信仰的開漳聖王)無手骨」這樣的俗諺。 咸豐初年,基隆地區的一場漳泉大械鬥,造成一百多人死亡;於是雙方在地方領袖的出面斡旋之下,議定每年在中元節舉行“雞籠中元祭普渡大典”,以超渡因械鬥或其它事件而死的亡魂,由當時十一個大姓輪流主持。今年輪到主辦(主普)的姓氏為“陳姚胡”。 2. 我一直以為“二沙灣砲台”及“海門天險”是兩個不同的地方,只是基隆市政府用兩個名稱稱呼那個地方,一般基隆市民也認為那是兩個地方。基隆的路標都是用二沙灣砲台來稱呼,其實二沙灣砲台又名海門天險。 3. 二沙灣砲台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前,台灣道姚瑩於此構築八座砲台,當時的砲台位於海岸,而營房設於山坡此處。在1841年八月英軍真的來侵襲基隆,但始終不能得逞,基隆之海防遂開始受到重視。光緒十年(1884年)8月5日,法軍軍艦砲轟基隆港,次日法軍登陸,被清軍擊退,於是法艦封鎖基隆,雙方對峙。10月1日法軍三千名陸戰隊登陸基隆,清法激戰。當時劉銘傳獲悉法軍將自滬尾(淡水)登陸,於是連夜主動撤守基隆部隊,移防滬尾,僅固守獅球嶺防線,於是基隆因而被法軍攻陷。當時第一戰線的基隆大多數砲台幾乎毀掉,所以清軍又向第二戰線退至月眉山,一直到1885年4月4日雙方停戰,6月21日法軍撤軍,基隆淪陷長達八個月。後來,劉銘傳軍隊又將原位於二沙灣海邊的砲台移往二沙灣山上重建。清法戰爭時期,對於基隆失守之責任,曾在朝廷引發爭論,這背後涉及湘淮軍之間的歷史恩怨與權力傾軋。 二沙灣砲台在歷經鴉片戰爭、清法戰爭之後,又逢及乙未割台之役,深具歷史價值。在日治時期因為修築基隆港而列為軍事要塞,一般人無法進入,在台灣光復之後就屬於軍方的管轄區,後因年久失修,漸漸被人淡忘,直至1975年才又被發現,在1979年、1989年的兩度維修後,才變成現在的面貌。現為國家一級古蹟。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