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武崙砲台‧基隆古蹟之一
2012/07/20 06:24:55瀏覽1049|回應0|推薦10


以前,我家小弟在念海洋大學時,我曾經數度去到基隆,後來也偶爾會到基隆廟口,卻從未真正的深度遊玩過基隆。

.

.
 

五月中,“雨僧”姐姐回來台灣,當我們計畫去基隆月眉山附近拜墓時,在網路上查資料,才知道基隆擁有七處砲台;尋訪這些砲台,卻是由我登山的好老師口袋中掏出的郊山行名單之一。

.

.
(圖片來自基隆文化局文化資產網頁)
.
 

大武崙砲台成了二級古蹟,又緊臨基隆的著名景點“情人湖”,所以就連成一路線。 基隆是緊臨北海岸的港灣,山多地險,成為軍事防禦的要塞;大武崙山山頂的砲台建於滿清道光年間,是清朝時代扼守基隆港口西側的重要據點,曾歷經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1884年中法戰爭的駐防要點,目前該遺址已被列入國家二級古蹟。

.

.
.
.
.
.
(由情人湖走向大武崙砲台的階梯長長的扶搖而上)
.
 
.
(全區圖)
.
 
.
.
.
(外垣)
.
.
(南稜堡及子牆,供步兵以洋槍對敵射擊用)
.
 
.
(大門口)
.
 

由情人湖步道連結到大武崙砲台區,是由西側面進入,而其真正的大門在車路可到達之處,斗大的字碑就高高掛在路旁,十分的顯眼。 也許是非假日,沒有什麼遊客,走在碎石步道上,顯得非常的幽靜。

.

.
.
.
.
.
 

大武崙砲台所佔的面積蠻廣的,仍舊保存了許多的建築,老榕樹盤結糾纏其間,增添不少古意。營區看來是有人定期整理,不太髒亂,雜草落葉也不算多。據說在日本人要撤走的時候,埋了不少寶物在此地,因此還不斷引來不少人來挖地尋寶,雖無所獲,但也破壞了地面,因此被貼上告示且用警示帶圍了起來。

.

.
(避彈壕,彎曲狀,深1.8公尺)
.
 
.
(地面上的四個洞,似做為蓄水池,
左側的三池是集水與沈澱用,另一口池則做飲用之用途)
.
 
.
.
.
(兩處砲台的半圓迴轉砲盤區)
.
 
.
.
 
.
(彈藥庫,早已彈去室空了吧?)
.
 

有小路環繞整個區域一圈,除了兵舍和指揮所,還可看到避彈壕溝、儲水池、兩處砲台(各配置兩門砲)、彈藥庫之類的的設施。

.

.
.
(直徑1.5公尺,可架設潛望鏡的瞭望觀測壕)
.
.
.
 

在大門口旁邊,有一個不怎明顯的登山入口,我們想要上去看三角基點就必須要由此登高,是蠻陡升的小徑,路面最窄處只有30公分,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會滑下邊坡;所以,沒拍下路徑上的照片,只有拍了三角基點及遠眺基隆外海的照片。

.

.
(大武崙三等三角點基石)
.
 
.
.
(眺望基隆外海,不管是野柳岬、大武崙海灘、 外木山或是基隆嶼的風景,
在此可以一覽無遺。)
.
 
.
(被稱為“三柱香”的協和電廠三支大煙囪)
.
 

地形上,大武崙山屬於一邊緩坡一邊陡峭的「單面山」地形,站在陡坡的稜線上,可欣賞到近乎垂直的壯麗懸崖景觀。走到頂端,視野遼闊,是欣賞海景的絕佳地點。

.

我們還被人好心提醒,他剛才看到了一條錦蛇,要我們小心,以免受到驚嚇或被咬傷!

.

.
.
.
.
(由原路下山,往情人湖方向的石階)
.
 
.
(看大圖,請點此!)
.
.
 

後記:

基隆的砲台共列有七處:二沙灣砲台、大武崙砲台、白米甕砲台、獅球嶺砲台、槓子寮砲台、社寮砲台、木山砲台。資料來源為基隆文化局。而我們那時查到在月眉山的四腳亭砲台(原名:深澳坑砲台)則被新北巿搶先劃入瑞芳地界並為之更名。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axis1024&aid=6649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