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財政緊縮的苦日子來了
2011/07/26 13:24:01瀏覽230|回應1|推薦0
2011-07-26 中國時報 【本報訊】
 金融海嘯過後,從希臘、愛爾蘭到義大利,以及全球經濟龍頭美國,都在進行財政緊縮計畫。台灣財政長期入不敷出下,財政危機警鐘早已響起,主計處日前發文要求各部會撙節開支,減列人事與其他基本預算共計六%,各部會叫苦連天,此舉無異宣告台灣財政緊縮的苦日子來了。

 最近美國朝野兩黨針對提高舉債上限議題相爭不下,美國前財長桑默斯警告,如果未能在八月二日前完成修法提高舉債上限,導致美國公債發生違約,將引發全球金融體系大恐慌,後果比先前的雷曼事件更恐怖。如果國會及時就預算刪減規模達成共識,或許可暫時化解一場風暴,不過,政府大砍醫療保險、社會福利等預算,勢必衝擊老人、兒童與失業者等弱勢族群,更摧毀了數百萬個可能增加的工作機會。

 再看深陷債務危機的希臘,新一波財政緊縮計畫內容包括大砍醫療與國防預算、提高燃油稅率、裁併政府部門,還有高達七百億美元(相當新台幣二兆元)的民營化方案,將大舉出售電力、郵政等國營事業,機場、港口營運權及國有土地。英國《金融時報》分析,在最佳情況下,希臘最快在二○四○年才能回到歐盟規範的債務水準,亦即減債瘦身的苦日子還要經歷一個世代。面對上一代留下的沉重債務,不難理解為何希臘年輕人心中充滿了怨恨,紛紛走上街頭。

 台灣在稅收不足、舉債到頂且未能有效開源的情況下,財政長期入不敷出,主計處已要求各部會勒緊褲帶。首當其衝的是明年公共建設、科技發展等攸關國家競爭力的重大預算,均面臨大幅緊縮的危機,此外,原本中央編列一五二億元更新自來水管線的預算被刪,經濟部改善漏水率的目標亦面臨跳票危機。

 去年經濟成長率逾十%,表現亮麗,但稅收卻未同步成長。財政部日前公布租稅負擔率(稅收占GDP比率)為十一.九%,創下近年新低,竟比向來以低稅負吸引外資的新加坡(十三.四%)還要低。如果加計社會安全捐,英國的租稅負擔率為三四.三%,法國為四一.九%、美國為廿四%,鄰近的南韓為廿五.六%,均遠高於台灣的十八%。

 針對今年稅收,財政部樂觀預估可以達成一兆六千多億元的目標,但仍低於金融海嘯前的水準。以今年上半年為例,全國稅收總計九九七四億元,仍低於二○○八年上半年的一兆四八○億元。以所得稅為例,今年上半年比金融海嘯前減少了七七八億元,其中,營所稅負成長十四.四%,綜所稅負成長十六.六%,明顯受到政府調降營所稅、綜所稅率的影響。

 相較於政府支出規模,台灣的租率負擔率明顯偏低,凸顯二個迫切的問題,一是過度減稅後遺症浮現,稅收大幅短少影響政務的推動;二是,若要扭轉偏低的租稅負擔率,未來的方向是加稅。不過,大選將屆,朝野對加稅議題避之唯恐不及,反而爭相加碼開支票,讓財政更加雪上加霜。民進黨日前高喊加碼老農津點,即是一個惡例;稍早財政部針對二至五歲幼兒提供教育特別扣除額,也被批評催生效果有限,卻又開了一個減稅大門。

 台灣的租稅負擔率竟比新加坡還低,按理一般民眾應該慶幸,其實不然,因為減稅政策大部分以企業和富人為主,而現行租稅制度也向富人傾斜。依監察院調查,買賣帝寶豪宅獲利一億七千多萬元,以自用住宅計,所負擔的土地增值稅與房屋交易所得稅合計約一五八萬元,換算實際稅率不到一%,給予豪宅主人極大套利空間。六月起實施的奢侈稅,截至七月七日止,台北市的不動產共申報四件,平均每件僅十三萬餘元。立意良善的奢侈稅能否達到預期效果,財政部實在該好好檢討一番。

 面對偏低的租稅負擔率、急速增加的債務,朝野若繼續濫開減稅與社福津貼的支票,誰都知道這樣的財政無法永續。政府如果不檢討擴大稅基或改革不合理的稅制結構,當然難以提供更多的服務,甚至衝擊現行公共建設與科技發展業務,嚴重影響國家的競爭力,民眾也只有跟著勒緊褲帶迎接苦日子了。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aq999&aid=5469270

 回應文章

藍綠惡鬥~百姓遭殃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社論-減稅是最傷害自己的一項「政績」
2011/08/07 15:42
社論-減稅是最傷害自己的一項「政績」
2011-08-07 工商時報 【本報訊】
 
當馬政府於數月前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入閣之時,我們便曾預測,以朱院士勇於臧否時事的學者性格,再加上他在擔任賦改會委員時即常發表批判財政部稅改政策錯誤的紀錄,未來行政院在租稅議題的討論上必將出現意見不一的衝突場面。果不其然,這個事情終於在日前財政部長李述德於行政院院會報告賦稅改革執行成果時發生。朱政務委員嚴厲指責財政部不能在租稅負擔率只有11.9%的低水準下,還不斷地強調減稅造成去年經濟成長高達10.88%的「政績」,認為如此論述會有嚴重誤導。當然,席間李部長亦曾據理力爭,予以反駁。社會看待這件事情的態度,不應只是當成閒嗑牙的八卦新聞,爭議背後的財政真相毋寧才是我們更應探究的嚴肅課題。

 李述德係馬總統擔任台北市長時的財政局長,屬於所謂「市府團隊」成員之一,跟隨馬總統多年,備受馬總統信任與重用。他也是馬政府上任迄今少數未曾更換的首長之一,由此可見,其在內閣中的穩固地位。國家政務的推動是以各部會首長為最主要的擘劃者,所有政策決定的良窳全繫於部會首長的理念、格局與決心。李部長接掌財政部以來,外界便常以其一些「凸槌」的發言(例如「我國財政是世界最好的」)而批評他的專業不足。尤有甚者,更因為其對各部會所要求的減稅是歷任財政部長中態度最軟、身段最低的一位,故乃揶揄地封他為「減稅部長」。只是,這一切社會上的風評,在習於自我感覺良好的官僚體制中,絲毫無法撼動其在馬總統心中的地位。朱政務委員的質疑發言,雖然不可謂不嚴厲,但最後在吳院長的出面護駕下,還是只能鄉愿式地不了了之。

 朱政務委員關切的問題有二:一為馬政府近三年來的減稅已造成稅收大量流失,若不加以扼止,「用膝蓋想都知道這樣的財政是無法永續的」;一為政府減稅不能只強調對經濟景氣有多大幫助,有多少人受惠,卻不談稅收減少有多嚴重以及因此而增加的舉債成本有多大。其實,這些都是我們這幾年來不斷提醒與告誡馬政府須注意的諄諄諍言,如今由內閣成員自行提出,令人更加感慨。

 台灣從1989年開始出現赤字,各級政府餘絀占GDP比重高達-7.7%,其中除1998年略有盈餘之外,迄今未曾再有黑字。相對地,租稅占GDP的比率則從1990年的高點20.04%,一路下滑。最近三年,更是每下愈況,2010年該比率只剩下11.92%。以台灣的經濟與財政規模,租稅占GDP的比率竟然比新加坡還低,著實讓人難以置信,此亦即朱政務委員所謂「用膝蓋想」都會知道的擔心。當然,我們也同意李部長的說法,政府可以引進民間資金從事公共建設,並且應擴大多元收入管道,不僅僅依賴租稅。但看看目前的財政狀況,年年皆有赤字,再加上債務餘額持續攀升,顯然李部長上述的解釋都只是紙上談兵的空話,毫無實際效益。就此而言,朱政務委員的擔心是對的。

 其次,馬政府上任三年都在減稅,根據官方數據,2008年為145億元,2009年為495億元,2011年為110億元,總計750億元。李部長的理由是為搶救金融海嘯肇致的經濟危機。我們從不質疑政府應採行寬鬆的財金政策,以因應經濟景氣衰退,甚至還支持政府這項作為。只是,既然其目的是為了因應經濟的循環或突發事件,則政策制定就應以不傷害根本體制為基本原則。惟衡諸財政部這幾年的減稅,卻皆非短暫或臨時性措施,反而係從制度上做根本減稅,不但影響深遠且難以回復。舉凡遺贈稅率調降至10%,營所稅率調降為17%,綜所稅低級距稅率各調降1%,及海運業噸位稅的實施等,那一項不是制度性減稅?難怪朱政務委員要說,今年1~6月不論營所稅或綜所稅稅收都比2008年上半年來得低,未能回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可見減稅對財政的穩定已造成嚴重衝擊。就此而言,朱政務委員的論點也是對的。

 另外一個李部長說的理由則是「很多減稅都是各政府部門提出的要求」,言下之意,減稅非關他的責任。其實正好相反,就因為各部會為了業務推展必定爭相浮濫提出減稅需求,我們才更需要有財政部長來扮演「黑臉」,為國家財政的穩健與永續把關。身為財政部長,提升租稅的中立性,加強課稅的公平性,以及維持稅收的適足性等三者乃係其基本「天職」,至於「配合」其他部會需求的減稅,則從來就不應該是其職責與功能。

 其實,減稅是否為馬政府的「政績」,民眾心中自會有一把尺來判斷。財政部現在唯一要做且該做的是,負責任地公布財政真相以及據實說明減稅的理由與各種影響。要不然,民眾只要比較一下馬政府與民進黨執政時期的赤字、債務餘額、租稅收入以及稅後所得分配等數據,進而提出質疑,這項「政績」將頓時變成反噬到馬政府自己的致命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