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消費券還不如退稅
2008/11/22 12:06:08瀏覽518|回應1|推薦0
消費券還不如退稅
  • 2008-11-22
  • 中國時報
  • 【黃明聖】

     日昨行政院宣布,規畫擬對全國設有戶籍的國民每人發放三千六百元的消費券,採不排富,以促進民間消費,維持國內經濟成長動能,所需經費約八二九億元,將以編列特別預算方式籌措財源。面對民眾利多的消息,措施縱有不宜,在野黨基於選票之考量,很難表示反對意見。但是站在學術研究者立場,必須陳述一些不同的看法。

     首先,從財政、經濟理論的角度,三千六百元的消費券可能只是替代個人原先的民生必需品支出。因為金額實在不大,一年三千六百元相當於一個月三百元而已,消費者將把原先由自己出錢去購買,非買不可的民生必需品(不只三百元)改由消費券支付。果真如此,消費券增加消費,刺激景氣的效果不宜誇大。理性的消費者,早已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目前的消費券是自己消費,未來子孫要負擔,不一定會欣喜若狂接受「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大肆消費。因此發放消費券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程度,不宜過度期待。

     同樣的,如果退稅直接發放現金,即三千六百元只要不是直接撥入銀行存款帳戶,其效果其實就和目前要實施的消費券相同。這麼小小的現金額度,會有多少人願意花時間、精神跑一趟銀行,將領到的三千六百元現金存款起來呢?換言之,小額退稅直接發放現金,其經濟效果實等同於消費券發放。

     但是每人等額退稅,理論基礎何在?答案是:對高所得者而言,就是退稅,以彌補其不景氣通膨時購買力之損失。對低所得而言,就是負所得稅,含有社會救濟之精神。等額的發放可以減少資格認定上之諸多疑義。

     其次,就行政實務的角度,退稅直接發放現金優於消費券。茲分述如下:

     消費券印刷成本大,若以面值一張一百元,八億張的消費券印刷成本就要高達八億元。消費券由銀行收回後,即予作廢,進行銷毀,社會成本大且不環保。發放現金,只要鈔券庫存充足,或許根本不需額外印製,且可重複使用。若改為發放大面額消費券,雖然可減少印刷成本,但是因不准找零,而會懲罰小吃店,圖利大賣場、大百貨公司。

     消費券的偽造、詐騙風險大。雖可加強防偽功能之設計,但總不及鈔券防偽之精密;商家、金融機構或政府要負擔誤付偽券的成本。

     消費券的發放、兌現、稽查、核銷之成本,尚難以估計。銀行兌現後,就要集中清算、核銷、撥款。細細瑣瑣的實務工作,由誰負責這些項目的進行;政府勢必需支付大筆手續費、加班費等作業成本。如果是退稅發放現金,則不會衍生一連串兌現、核銷的問題。

     此外,消費券兌領資格 (使用範圍)若有受限,也會引發一些不便、不公平的爭議。

     以上種種之顧慮,若改為現金發放,這些問題當然就迎刃而解了。

     綜上所述,發放現金和消費券,刺激消費的效果相同;小額現金退稅被存款起來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拔了太多太多的羊毛,卻沒有被好好利用到,反而在作業流程中浪費掉了太多羊毛,不是很可惜嗎?政府怎麼對得起羊呢?因此,與其發放消費券,不如退稅直接發放現金。結論是:還是發放現金吧!還是退稅、減稅好!

     (作者為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教授,社科院財稅研究中心主任)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aq999&aid=2407115

 回應文章

藍綠惡鬥~百姓遭殃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我見我思:不能反對的政策
2008/11/22 12:20
我見我思:不能反對的政策
2008-11-22 中國時報 【呂紹煒】
 政府要花八百多億,發出消費券,挽救下滑的經濟。對這個政策,有點哭笑不得;你不能說它完全不對,但顯然不是最佳決策;不過,偏生它又把全體民眾─從百歲人瑞到搖籃嬰兒、從富有到貧困者的利益都綁進去,叫你不能反對!

 政府救經濟的方式,最粗略的分法就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就是拚命降息、把錢灌到經濟體系中,讓大家去借錢投資、消費、購屋…。過去,使用多次,效果顯著,但也製造了一個百年僅見的大泡沫。現在民間與金融市場的信心低落,利率已接近流動性陷井,貨幣政策的邊際效果接近零。各國政府已不能寄望貨幣政策能拉抬經濟了。

 今日,只有財政政策能拉拔景氣了。但,同屬財政政策範疇,卻有許多不同方式。最傳統與最「正宗」者當然是擴大政策支出,花錢做各種公共建設。財政政策的祖師爺凱因斯曾形容,政府可請一群人單數日去挖路,另外一群人偶數日去修路,錢花出去,經濟就上來了。

 此法的好處是錢很「扎實」的花出去,出去五千億元的政府建設與採購,這五千億元就是肯定花出去;而且,對基礎設施較落後的國家而言,政府趁景氣低、價格便宜時推動建設,提升基礎建設品質,等於蓄積下波經濟成長力道,是個聰明的辦法。

 但,壞處是,時常緩不濟急,政府推出大型建設計畫,落實執行、錢開始花出去時,短則一年過了,長則兩、三年了。看看半年前新政府上任就推的擴大內需,現在有幾個計畫錢已花出去,就知其時效有問題。而且,它不止缺乏提振景氣立竿見影效果,搞不好錢出去時正好景氣回到熱頭,反而造成通膨。

 另一個方式是退稅,他的理論是「還富於民」,讓民眾自己去花錢、增加民間消費。各國民間消費占國內生產毛額比例多在六、七成以上,因此可藉此拉高成長。美國最喜歡用此法,這也是全民共同受惠,只有國庫受傷而已。但缺點是景氣差時,民眾拿到退稅的錢,基於風險考量,有許多錢不會花掉反而儲蓄起來,效果因而打折。

 至於這次政府搞的發給消費券,算是退稅方式的「改良版」,它用消費券而非現金且限定使用時間,強迫這些錢一定要消費掉。此法避免民眾拿到錢卻儲蓄起來,無法增加消費的缺點。不過,這也不是百分之百。有些民眾因此確實增加消費,但,也有許多人只是用消費券去買原本要用自己現金買的東西。因此,效果還是要打一個大折扣。

 以台灣基礎建設的品質,公共建設仍有相當的投入空間,把八百多億元花在民間消費,顯然對基礎建設品質提升毫無助益,更何況其效果要打折扣、為此投入的行政成本亦相當高。不過,為了讓民眾感覺到政府有立即的措施,且每個人都受惠,消費券政策終究脫穎而出。把半桶水專業與民粹做完美的結合,讓大家不知從何批判起,確是高招。至於經濟到底能受惠多少,就只有等著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