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深入深出」到「深入淺出」/ 古遠清
2009/12/17 12:44:58瀏覽316|回應1|推薦4

--讀菲律濱雲鶴的詩

  我一直在關注着菲華詩人雲鶴的創作。他是個不斷探索但並不算高產的詩人。不是專業詩人的他,有繁忙的建築業務,另還有報紙副刊的編輯工作,中間還因菲律濱政治局勢的動蕩停筆過十五年,但他對謬斯的追求始終沒有停止過。截止目前為止,他已出版了下列詩集《憂郁的五線譜》(一九六三)、《秋天裡的春天》(一九六○)、《盜虹的人》(一九六一)、《藍塵》(一九六三)、《野生植物》(一九八五)、《詩影交輝》(一九八九)、《雲鶴的詩一百首》(二○○二)、《POEMS OF JAMES T.C.NA/雲鶴的幾首詩》(多種文字翻譯,二○○三)、《THE WILD PLANT AND OTHRES》(中英對照,二○○六)、
  作為一位早熟的詩人,雲鶴還在十七歲時,就面對馬尼拉灣的落霞和浩瀚的大海,感嘆自己無法實現新的理想,雕塑他那憂郁的細紋,抒發他那孤寂的情感。在他眼裡,五線譜是憂郁的,琴聲不呈桔紅色而呈紫色,但琴聲為什麼是紫色的?他一時說不清楚,這正如戴望舒寫的「天青色的愛情」(註一),被蒲風批評為「神秘到非大家所能懂」(註二)。其實,人的情感是複雜的,完全可以用顏色去形容。感情熱烈的人,無疑喜歡玫瑰色的愛情,而像戴望舒這種內向型的憂郁詩人,傾慕的是潔白如天、幽深似海的愛情。青天和碧海,自然不是呈粉紅色,而是呈「天青色」,古人不是有「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詩句嗎?雲鶴以「紫色」狀琴聲,也許從戴望舒那裡得到過啟示。讓我們來讀雲鶴的《四行》:

  愛看寒風裡飄雪的熱帶女郎,已回來
  說她的遭遇,像一場暗藍色的噩夢
 
  然而我卻把靈魂之鎖的銷匙,遺忘在另一個夢境
  僅以苦澀的喉,唱一曲失去了旋律的歌

  這是一首抒發失落、迷茫、苦澀情感的短詩。色調幽暗,調子低沉而輕柔。從局部來看,作品的主人公是女性,且是赤道線上的女性,她有着不幸的遭遇,人物和情感基調是清晰的;而從整體着眼,卻像「夢境」一樣朦朧:女郎做的噩夢具體內容是什麼?她是失戀還是被丈夫所拋棄?「我」的鈅匙,果真能開靈魂之鎖嗎?這「另一個夢境」和女郎「暗藍色的噩夢」是什麼樣的關係?作者對這些均秘而不宣。難怪古人說:「三分春色描來易,一段傷心畫出難。」雲鶴將女郎的坎坷遭遇分別用聽覺(「一曲失去了旋律的歌」)、視覺(「寒風裡飄雪」)、幻覺(「遺忘在另一個夢境」)形象地表現出來,使人讀了後有如女郎在向自己訴說的實感,有如所苦澀之歌的動感,有如觀寒風裡飄雪的畫感,有如開靈魂之鎖的深邃感,這不能不使人佩服作者詩藝的高超。
  雲鶴之所以喜歡咏唱寂寞、煩憂、苦澀,是因為他認為苦澀比甜蜜的愛情更迷人。正如法國象徵派人波德萊爾認為,美與苦澀和憂郁分不開:「我並不主張『歡悅』不能與『美』結合,但我的確認為『歡悅』是『美』的裝飾品中最庸俗的一種,而『憂郁』卻似乎是『美』的燦爛出色的伴侶;我不能想象……任何一種美會沒有『不幸』在其中。」讚美憂郁和苦澀,是象徵派詩歌的一個重要主題。下面是雲鶴的《幻覺》:
  浮雕出我憂郁的細紋,你纖纖的十指
  在四月,東去的貿易風
    必帶我的熱情,沒過多的重量

   我的淚,不願換來你施捨的憐憫
   疲乏的黎明
     我是第一個把曙光納入詩中的人

   多少春日,在我的眼底死去
   厭於盲目的栖息,我欲抓一束這片刻的
      愛的幻覺
          --空洞且無邊

  此詩具有朦朧詩所特有的幻覺特徵。雖然「憂郁」的具體內容未作實質性的交代,但可以肯定這是一首失戀詩,即「我」的憂郁乃從愛情的折磨中產生。愛情本是甜蜜的事業,它的甜蜜從苦澀、煩擾、憂郁中醞釀。如果只有甜蜜沒有憂郁,只有黎明沒有黑暗,只有曙光沒有陰雨天,這樣的作品因感情單調便難成為佳作。
  《幻覺》受了象徵派詩人的啟發。那纖纖的十指,那疲乏的黎明,那死去的春日和盲目的栖息,加濃了無限的惆悵和懷戀的情緒。此詩妙在欲說還休、半遮半掩、半露半藏、給讀者再創造餘地,以使「空洞且無邊」的幻覺注入實際的內容。
  像雲鶴這種有深邃的內涵,但採用「隱」的表現手法的「深入深出」的詩,還有寫生命體驗的《感覺》:
  落楓的季節,夢作無極的延長
    影子被遺忘,希望編織着美麗的謊言

  劃一根火柴,我頓感到
    它濃黃的生命
  像我,短促且悲哀……

  這裡所寫的無極延長的夢,不妨理解為追求人生的理想不斷。不斷的追求,不斷的尋夢,然而尋夢的道路上不僅有絆腳石,有深坑,有荊棘,而且還有「美麗的謊言」。雖然也矢志不渝地追求、尋找,但等到白髮斑斑,人已蒼老時,不禁感到現實的無奈和理想的破滅,從而哀嘆生命的短促和悲涼。也許有人會覺得此詩調子不夠高昂,可不能為了高昂而粉飾現實。作為一位想像力豐沛的詩人,感到生命像火柴一劃,稍縱即逝,這正是對生命敏感的表現。如果對生命的衰老無動於衷,必然導致情感乾枯,無法撥動讀者的心弦;反之,詩人能從「劃一根火柴」這種司空見慣的動作中聯想到生命的無常和寶貴,這就表明詩人情感豐富,有一種可貴的追求精神。
  雲鶴還有一類「深入淺出」的詩。它有深刻的概括力,但寫得不晦澀,不抽象,以讀者容易接受的技巧和語言表現出來,如《愛的方言》:

  常想寫首詩給你
  卻怕你讀不懂
  因為,我的思念潦草如
  我的筆跡
  且時常夾着
  一、兩個錯別字

  反正是讀不懂的
  多了些囈語也無所謂
  就把愛的方言
  全寫進去吧

  說《愛的方言》「深入淺出」,其實它與明朗詩人寫的情詩仍有巨大的差別,那就是它「多了些囈語」。你看,「我」對她的思念,對她的渴望,對她的追求,都明白無誤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可作者在關鍵處又涂上了所謂「愛的方言」的神秘色彩。
  潦草的思念,讀不懂的囈語,還有那「錯別字」,都是他們兩人的心靈密碼。不將這個密碼破譯,一方面是為了和作品所描寫的帶有隱私性質的題材相適應,另一方面也和作者對詩美的看法有關。作者認為:詩應像淡雲籠月,月色迷朦;或霧罩黃山,雨濕桂林;或似洞庭湖中月下的帆影,像松花江畔的雪中樹掛。總之,作者主張愛情題材的寫作不宜用人人能懂的「普通話」,而應讓其罩上「方言」的迷人光暈,和讀者保持若即若離的距離。這正是此詩構思的成功之處,也是它的藝術魅力所在。
  雲鶴在其《詩觀》中云:詩可分為深入深出、深入淺出、淺入深出、淺入淺出四種詩,後種詩多半為偽詩。這種觀點,是他近半世紀來創作經驗的總結。
  「深入淺出」的詩,是人到暮年後「絢麗歸於平淡」的一種表現。這是「他對意象的處理、文字的運用,逐漸從繁複而趨簡樸、詭異而趨平淡;當其詩作的內涵較前期更為深邃、表現手法更具可讀性;這種思想大於情感、知性取代感性的作品,應被視為一種進步」。而這種進步早在雲鶴寫《野生植物》中就初露鋒芒:
  有葉
  卻沒有莖
  有莖
  卻沒有根
  有根
  卻沒有泥土

  那是一種野生植物
  名字叫
  華僑

  這裡寫的野生植物,可謂是司空見慣,然而它卻不是一般的植物,而是沒有泥土可以照樣生長的「怪物」。此詩的生命力,就在於作者不是摹寫植物,而是以物喻人,賦於野生植物新的生命系統,保證原有的肌體獲得新的生命元素,生成嶄新的和「華僑」相似的特徵。
  這裡的關鍵是調整既有的審美觀念,即自然界的植物經過審美觀照後,其外部形態包含着內在精神,讓「華僑」這一抽象概念與具體的野生植物達到本質的統一。
  這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是作者複製和再造了大自然和大自然自身實現了人格化。野生植物並不需要刻意去尋找。作者不讓彼來俘我,而將彼俘來為我所用,證明自己所寫的是一種出於「植物」又高於「植物」的一種獨立存在。
  無論是「深入深出」還是「深入淺出」的詩,雲鶴均能做到讓其知性與抒情相結合,文體上以短章和商禽式散文詩書寫以區別於他人。
  不少論者均注意雲鶴所受台灣詩人覃子豪的影響,可有意或無意忽略了雲鶴所受台灣另一位詩人商禽的影響,試讀《鉸鏈》:
  
  門推開,門關閉。推開。關閉。每一回,總聽見那凄然的哀號,像層層噩夢般的重壓,令人顫慄,令人不禁同情着這一群可憐的傢伙--鉸鏈--不與門爭奪其光輝與榮耀卻肩負着整扇門之重量的,只有它們存在,門才成其為門的--鉸鏈。
  
  門推開,門關閉。推開。關閉。每一回,總聽見許多許多我們我們的哭泣。

  商禽說:「回想起來,過往的歲月彷彿都是在被拘囚與逃亡中渡過」(註三)。此詩寫的正是「拘囚與逃亡」--雖然這「逃亡」沒有成功,只好以「哭泣」代替未能實現的對自由的嚮往。之所以造成這種局面,是雲鶴的寫作環境不同於商禽,即是說其「拘囚」的原因和方式與商禽不同,他是由於菲律濱的政局變化及對這一動蕩的生活無法適應,使其身體失卻了「逃亡」的機會,以致從文壇中消失多年。生活就這樣嚴肅,讓詩人走入「推開」與「關閉」、「拘囚」與「逃亡」相對立的處境,使這「凄然的哀號」具有不尋常的意義與價值。
  總體來說,這是一種在「鉸鏈」重壓下絕望中的追求。「關閉」是宿命,而「推開」是對自由的嚮往。縱然身體被囚禁,然而作者卻要從事「爭奪其光輝與榮耀」的精神上的創造。於是,才有了這「層層噩夢般的重壓」,才有了這「令人顫慄」的詩。
  如果說,雲鶴前期的詩是「深入深出」,那他後來的詩是從意象紛繁到質樸澄明,屬「深入淺出」的詩,如《樹》、《土與木》、《蟲伴》、《年輪》等。這是詩人藝術的前進,也是海外華人詩人從受台灣作家的影響到自成一家的開拓。人們喜歡覃子豪、商禽的現代詩,也喜歡雲鶴從因襲到創造的充滿知性美與抒情美的作品。
  註:
  (一)戴望舒:《路上的小語》,載《望舒詩稿》,上海雜誌公司一九三七年。
  (二)蒲風:《現代中國詩壇》,詩歌出版社一九三八年。
  (三)商禽:《夢或者黎明》增訂重印序。
  
-- 選自第三屆東南亞華文詩人大會評論集《本土與母土》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nhe&aid=3554309

 回應文章

正偉
2010/09/17 20:49
深入深出,深入淺出。皆為好詩也!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