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學足賽爭議 北市教育局:球賽有效
2010/05/23 02:26:19瀏覽1377|回應5|推薦2

2010-05-21中央社地方新聞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21日電

小學足賽爭議 北市:球賽有效

  台北市教育盃小學5人制足球賽,因中山、大龍國小2隊刻意踢和共同晉級,引起其他學校家長不滿,向媒體爆料,要求撤銷2 隊資格。台北市教育局今天開會後,認定和局比賽有效。
  台北市議員陳玉梅今天邀中山、大龍兩校家長會長、教練共同舉行記者會。出席記者會的台北市教育局主秘馮清皇表示,經過今天開會瞭解事情經過,以及大會裁判組審議,兩校踢成「00」和局比賽,並未違反大會規程,球賽有效。
  馮清皇說,單純的運動競技與球隊策略,卻遭外界以「踢假球」批評,他感到遺憾,不過大會賽程設計確有改進空間,明年的比賽會檢討。
  陳玉梅指出,比賽不是只有分數的輸贏,基於賽程設計,兩隊教練盤算「先求晉級」,進而爭取準決賽、冠亞軍戰,況且這場比賽結束2小時後,2隊小球員就要再踢準決賽,孩子當然要保存體力,兩隊「未採積極進攻」,很單純是各自「和局策略」的戰術考量。
  中山國小家長會長黃昌煥、大龍國小家長會長陳白千記者會上也都表達支持各自教練戰術考量的立場。兩人對於外界不瞭解賽程設計,扣上「踢假球」的帽子,是未審先判,也對辛苦練球、執行教練戰術的小朋友不公平。
  中山國小教練謝慶順表示,自己有20多年帶隊經驗,自己隊上6年級的學生也只有5人,除了球員不能受傷,下午的準決賽還另有強敵以逸待勞,而只要踢和就可以晉級,當然選擇「未積極進攻」策略。且調比賽畫面就知,小球員都有帶球過半場攻門鏡頭,決非外界所說「打假球」。

2010-05-22自立晚報大台北李桂馨

踢假球? 中山、大龍家長會抗議!

  因應北市教育盃5人制足球賽引發的假球風暴,國民黨籍台北市議員陳玉梅昨日緊急召集市府教育局、中山國小家長會與大龍國小家長會於市議會舉辦記者會時喊冤指出,於519日兩校的比賽之所以「不積極進攻」是為了兩校因應賽程晉級所謂的「進攻策略」,並非外界所質疑的「踢假球」。對於外界未審先判的說辭,陳玉梅與兩校家長會成員除了深表遺憾,也認為對於認真想要奪得最後冠軍的兩校所有小球員不公平。
  據了解,五人制足球(Futsal)又稱室內足球,係源於1930年的烏拉圭,當時是利用室內籃球場以作為YMCA授課課程與遊戲使用。只不過由於其所使用場地較小,相關賽事特性與攻守模式又與正式足球比賽類似,於1987年時,國際足總(FIFA)乃將五人制足球納入體制內,並於1990年訂定相關正式賽事規則,之後更將其發展成為正式足球比賽的球員基礎養成訓練舞台。於台灣,則是在2004年由馬英九前市長倡議下引進,目前台北市也是全國學生球隊最多之城市。
  但就在賽事規模已漸入軌道之後,卻於本屆由北市教育局假南港區成德國小所舉辦的「台北市教育盃五人制足球賽」,卻於519日的中山國小隊上大龍國小的賽事中,由於兩隊在全場皆無完整攻勢,也都未攻下任何分數,最後以「00」和局收場,最後被參賽的家長質疑兩隊是為了共同晉級而喬好要「踢放水球」求和,以擠掉其他學校晉級機會。該家長批評,教練要小球員踢假球,裁判未善盡責任、教育局也沒有嚴格監督,應取消兩校參賽資格懲處。
  只不過陳玉梅卻於昨日接到中山國小家長會長黃昌煥與大龍國小會長陳白千代表兩校家長會陳情表示,兩校球員之所以「未積極進攻」,確實是兩校都有各自的有戰術考量。但兩校之前並沒有串通,目標也是為了兩校各自晉級以獲得最後盃賽的冠軍。以此來看,整個比賽結果就是兩隊各自實踐「和局策略」所必然的結果,根本沒有踢假球的問題。外界在對於塞是競賽未通盤了解前,隨意扣上兩隊球員「踢假球」帽子,對認真實踐教練戰術的小球員並不公平。
  陳玉梅指出,運動競賽的目的在於充分利用純熟的技術與合於規範的所有戰術運用以獲得最後的勝利,從這個角度來看,整起事件只不過是兩校在求得最後勝利前的「戰術運用」,「只有追求晉級問題,沒有踢假球的疑慮」。陳玉梅質疑,在棒球場上球隊為了贏得球賽,常會要求投手以故意四壞球「敬遠」保送對方球隊打者,「這樣的戰術行為,難道也是放水嗎?」如果此次事件外界批評兩隊小球員踢假球的說法可以成立,那所有體育賽事的公平性都將存疑。 
  針對本屆「台北市教育盃五人制足球賽」疑似「踢假球」事件,陳玉梅除要求市府教育局應考慮暫停所有賽事,並於2日內查明所有事情來龍去脈,並立即公告週知,以還整起事件真相,端正社會視聽,並維後續整起賽事進行的公正與可靠性。而後續也應全面檢討賽制瑕疵,讓相關爭議能不再發生。此外,在整起事件未釐清前,陳玉梅也呼籲社會各界能停止所有「未審先判」舉動,讓所有涉及此次事件的小球員與教練在事件釐清前都能獲得公平對待。
  北市教育局主任秘書馮清皇表示,經過大會裁判組完整檢討之後,認可該場比賽為有效賽事,沒有有假球問題。教育局對於外界就本次賽事未審先判,以訛傳訛深感遺憾。而未免後續爭議再次發生,教育局未來也將檢討、改善現有賽制規則瑕疵,以徹底解決相關問題。

2010-05-22自由時報A06財經綜合邱紹雯、劉榮、陳璟民

教練澄清︰戰術運用小學踢假球?家長喊冤︰未審先判

  台北市教育盃小學五人制足球錦標賽爆發假球風暴,因為大龍與中山國小「故意踢和」而遭淘汰的天母國小也表達不公平。天母國小教練章志昇目睹兩隊比賽,他直言:「沒想過會有教練這樣教小孩。」
  天母國小遭淘汰 隊員哭不公
  中山國小與大龍國小家長會及足球隊教練,昨天則在台北市議員陳玉梅陪同下召開記者會,陳玉梅激動駁斥:「和局本來就是足球賽制的戰術運用,小球員遵守教練的戰術指示,竟然要面對和職棒打假球一樣的指控,真是不白之冤。」
  前天揭發該事件的市議員賴素如強調,兩球隊為了晉級,採互不進攻的求和作法,抹殺球員賽前認真練習的準備,對球員來講很不公平,她也無法接受。
  郝:教育要誠實 比賽要全力以赴
  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天表示,已要求教育局檢討全案並列作案例,至於是否重新比賽,教育局會對外說明;他認為,教育要誠實,運動員要有運動精神,比賽要全力以赴。
  章志昇說,十九日他帶隊提前到場上關心中山與大龍的比賽,卻看到兩隊明顯「亂踢」。
  最後一球的PK賽,兩隊直接叫守門員不能動,「實在太明顯」。後來天母國小的小球員得知自己隊伍因此無法晉級,不少人都哭了,直呼:「不公平。」
  是否重新比賽 教局將另說明
  章志昇指出,今年甲組參賽隊伍共有九隊,分成三組,採冠軍晉級,亞軍比積分的方式,確實容易出現漏洞。
  B組中山與大龍國小先後各勝一場(積分三),在爭分組冠亞軍賽時,疑似「故意踢和」,讓戰局變成一勝一和(積分四),同時晉級,直接擠掉原本有機會進入複賽的天母國小。章志昇認為,「防守策略」在運動場上很常見,但不能只重輸贏,「教練與裁判要負最大責任」。
  全案昨天也成為東森電視台談話性節目評論焦點,台北市五人制足球協會秘書長張兆祿在節目裡表示,「控球權在自己腳上,沒必要把球故意踢給對方」,他感覺該場比賽「好假」。
  裁判有權判敗 可惜未有作為
  資深球評錢定遠也說,裁判看到兩隊比賽可疑,可召集兩隊教練加以警告,甚至都判敗戰,國內籃球比賽有先例可循,可惜現場裁判沒這樣做,單循環賽制最易發生這種弊病。
  大龍國小家長會長陳白千則生氣指出,雙方在比完該場後二小時之內,都要緊接著比準決賽,在和局就能晉級的情況下,保留體力準備下一場比賽就是最高戰略,「這跟踢假球有什麼關係?」對於外界質疑的「踢假球」,未審先判的說辭深表遺憾。
  應檢討的是賽制 與孩子無關
  陳白千昨天特地陪同學校選手繼續參加五人制足球比賽。他說,孩子遭受如此惡意指控,被外界指指點點,出發前都還在哭,應該檢討的是「賽制」,與孩子無關。
  北市教育局將研議修正賽制
  台北市教育局昨天綜合督學到校調查、大會審判委員會會議評定、相關競賽規程檢視及諮詢體育專家意見後,尚無發現事先議和、打假球的情形,但是就教育觀點及運動員精神而言,仍欠妥適,未來將積極研議修正賽制。

2010-05-22聯合報B1北市.運動記者黃驛淵台北報導

教局認有效踢和球爭議 兩造仍互槓

  台北市教育盃小學五人制足球錦標賽遭投訴中山、大龍國小足球隊疑似「踢和球」。事件愈演愈烈,昨天爆料者與被指控者兩造接連開記者會,高分貝互槓,北市府教育局則認定兩校賽事有效,並非踢假球。
  市府教育局主任秘書馮清皇表示,經與裁判組審議後,認定兩校賽事有效且未違反比賽規程。但競賽規程的確有修改空間,明年度一定會檢討並明訂清楚。
  馮清皇說,對原本富教育意義的競技,因爆料者不明瞭整個賽事過程而透過爆料,引發外界「非教育」的想法,教育局感到遺憾。
  大龍國小、中山國小家長會代表,昨下午在市議員陳玉梅陪同下先舉行記者會,抗議爆料者所指不符合事實,更質疑外界未審先判就說孩子「踢假球」,讓兩校球隊孩子承受外界異樣眼光、心靈受創。
  陳玉梅痛批,爆料者若覺賽事不公,為何不是當下提出,事後更未循正常管道申訴,而用爆料傷害孩子,更何況說的根本不是事實。她要求爆料者要公開道歉,教育局則要檢討賽制。
  大龍國小教練謝慶順說,兩校沒串通,不約而同「以守為攻」是彼此擔任多年的教練經驗、為求晉級的「進攻策略」,球也都有「過半場」且有進攻。
  指稱踢假球的市議員賴素如回應,她無心讓學校對立,但15分鐘比賽影片「兩校難道不是作假」,小孩是無辜的,但教練教學生求和晉級根本不是運動家精神。
  她更批教育局認定賽事有效是鴕鳥心態,不敢面對社會公評,「怎麼能身為教育主管」、未來如何教育孩子。
  當天拍攝比賽畫面、指兩校造假的家長高媽媽,則痛罵兩校求和只為晉級,「真是丟臉丟到家」。FIFA國際五人制裁判陳琨山說,擔任FIFA裁判4年,未見過「求和」策略,根本有違公平競爭原則。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mei0750&aid=4058051

 回應文章

Roc Kao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熱切歡迎陳議員抽空
2010/05/23 09:12
熱切歡迎陳議員抽空,親自把每個話題與議題,
從頭到尾、嚴肅專注處理到完善妥當,
不要輕易挑起話題,
不要無端小題大做,
要見微知著,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要注重過程與目的,
教育問題,就要用教育專業態度與技術看待處理。

Roc Kao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自立晚報自由時報只見片面單方報導,聯合報切實平衡報導
2010/05/23 09:08

大龍國小家長會長陳千白「生氣」指出…..

孩子遭受[惡意]指控…….

[出發前都還在哭]……..

各位讀者是否看出為何家長會長沒辦法當老師?

如果大家都本位主義,

教育力場與教育原則都可「因地制宜,參酌浮動」

那國務費可以變成海角七億,就一點也不稀奇了!


Roc Kao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官僚會怎樣想?
2010/05/23 09:00
(我雖是官僚,但拿公帑辦比賽讓你們有表現空間,對你們已經很好了!

現在比賽出問題,

你們不可以說我有任何錯誤喲!

否則以後我就不讓你們順利辦比賽了,你們自己決定要如何接受和處理吧!)



Roc Kao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議員之所以被稱為議員
2010/05/23 08:58

議員之所以被稱為議員,

重點可能不再堅持議題,而當是議事的重心,

隨著事情發展更多,

已經看到教育局在搓圓仔,

因為不搓好,就必須承認自己失職、必須究辦,這實在就是太不合理啦!對吧?這怎麼可以呢?


Roc Kao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我原來完全不認識您
2010/05/23 08:41

我原來完全不認識您,

但您的網路空間讓我開了眼界,

讓我知道原來中華民國還有這樣的市議員,

也讓我看到台北市議員的發言之

言之有誤可以到了讓人歎為觀止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