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花博熱區核心地帶 花樹枯死一片?!
2010/05/04 19:00:55瀏覽910|回應0|推薦0

2010-05-01自立晚報政治特區李桂馨

花博園區花樹枯死一片?!

  台北市議員陳玉梅(30)於中山區民族公園舉辦現場會勘時指出,北市府為舉辦「2010台北國際花博」,除於4大園區興建14座場館並進行綠美化工程外,自去年7月起更在民族公園北側推動「花之隧道」工程,藉以串連美術公園與新生公園園區。只是園區內綠美化工程進行的綠意扶疏,而於一線之隔外的民族公園中新種植的樹木卻已枯死近1/3,南側公園內硬體現況更是「2266」,位處花博熱區核心位置,民族公園現況恐將讓花博會成國際笑話。
  為舉辦「2010台北國際花博會」,北市府除於4大園區內大興土木興建場館與綠美化工程外,更於去年7月起預計投入5257萬餘元推動「花之隧道」新建工程,希望能串連起美術、新生與大佳河濱公園等花博園區參觀動線。而於一線之隔處,則是正在進行總經費達7000萬的「跨越圓山抽水站前池便橋」工程,配合「花之隧道」工程,進行民族公園北側區域綠美化與人行空間整飾工程。
  只不過陳玉梅近日卻接獲家住民族東路的方姓民眾反映表示,北市府自今年1月起開始在民族公園內的人行步道兩側大量新植樹木。但樹苗種下不到2個月,至今年2月起就發現有枯黃現象,而至4月份,更有多株新種樹苗已經枯死。眼見公園兩側花博園區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但鄰近「花海隧道」一線之隔的民族公園卻已變成「枯木枝道」。市府花了大錢卻做成這樣的品質,花博會時恐將變成國際笑話。
  經現場勘查、清點發現,新建工程處「跨越圓山抽水站前池便橋」工程於民族公園人行步道兩側新種植的89棵路樹,目前已有28棵完全枯死。而還存活的路樹中,除有2棵也呈現半枯狀態外,其他樹苗看起來也都明顯「營養不良」。民族公園內為了延伸「花之隧道」工程概念而新種植的路樹,在距離花博會還有半年的情形下,卻有3成以上已經「出師未捷」。照這樣的養護進度下去,只怕還沒到花博開幕,該公園內新植樹木恐怕早已全軍覆沒。
  而更離譜的是,「花之隧道」民族公園段工程雖標榜要加強園內綠美化植栽與「隧道」無障礙設施,但市府對於一線之隔外的人行步道卻未同步要求。結果好不容易剛重鋪完成的透水磚步道,卻還要另外墊木板彌平高低落差;公園內涼亭與樓梯地面也是處處青苔。而民族公園南側由捷運局代管區域,如今也是階梯破損嚴重,廢棄物四處棄置,走道上也是雜草叢生。以現況來看,根本看不出「民族公園」地處花博熱區核心位置的地位。
  陳玉梅批評,北市府針對花博會「花之隧道」根成根本就是做半套!隧道圍籬內的綠美化植栽、無障礙坡道與相關硬體維護全都以高標準要求。但與隧道主體建物僅一線之隔,即使同樣位於民族公園內,即使一樣地處花博熱區核心樞鈕位置,但新植樹苗卻早已枯死了一大片,就連無障礙設施也仍付之闕如,園內更是處處破損。結果讓地處兩大園區中心,為居花博熱區核心位置的民族公園,已宛如高貴花博熱區內的貧民窟。
  陳玉梅除要求公園路燈管理處盡速查明原因,並與克服外,就已枯死的樹木也應立即予以更換、補植。此外,針對民族公園影體與維管現況不佳問題,陳玉梅也要求市府能延伸相關花博展區工程施工範圍,將民族公園全區納入未來花博進一步綠美化與硬體更新範疇,以使身處花博熱區核心位置的民族公園,也能與花博會真正連成一氣,呈現一體的美感。

2010-04-30中央社地方新聞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30日電

花博未開樹已染病 市府允改進

  上海世博明天開幕,有意媲美的台北花博正積極趕工。不過,多位北市議員今天揭露花博軟硬體工程疏失,包括展區樹木感染有「樹癌」之稱的褐根病。工務局等單位允諾盡快改善。
  國民黨籍台北市議員林奕華、陳孋輝會同相關人員前往花博展區之一的圓山公園區會勘45棵有30多年樹齡樹木罹患褐根病診治情形。
  陳孋輝表示,包括新生公園、大佳河濱公園、圓山公園、美術館區,以及非展區的兒童育樂中心,去年底調查,有127株植栽染病,短短4個多月,已增至155株;且染病植栽多位於展示區的輕食區、遊憩區等人潮集中位置。
  林奕華說,有「樹癌」之稱的褐根病,會攻擊樹木根部,根部腐化又會導致樹木傾倒造成公安威脅。另外,對於目前染病樹木發病情形,以及如何面對雨水、土壤感染,以及進一步蔓延防制,市府相關局處應該拿出一套防制對策。
  同為國民黨籍的市議員陳玉梅上午也在民族東路、新生北路3段路口,緊臨憲兵司令部旁的民族公園舉行記者會。
  陳玉梅表示,這處狹長綠帶公園連接花博「花之隧道」工程,串聯新生公園、大佳河濱公園與美術館區,但不僅公園內的人行步道透水磚只做了一半,公園內1月起移植的89棵路樹,已有28棵枯死。
  她說,花博工程不應只重視場館的「門面」,「花之隧道」工程綠美化植栽都是高標準,但同樣位於花博「熱區」的民族公園則是處處破損,簡直是花博美化工程的「黑洞」。
  對於議員的質疑,北市工務局回應,有關花博新生公園等4大展區(不含兒童育樂中心),感染褐根病的的81棵樹木,將於7月底前陸續移除,並進行綠美化植栽。至於民族公園移植樹木枯死,會責成承包商依合約另行更換樹種,並達到「6個月保活期」規定;有關民族公園綠化「做一半」,也會立即檢討改進。

2010-05-01自由時報B05W北市焦點黃忠榮

花博花之隧道外  樹木枯死一片

  台北市政府自去年7月投入約7000萬元在民族公園北側「花之隧道」工程外進行「跨越圓山抽水站前池便橋」工程,延伸花博園區概念,補植路樹。這項工程進行至今,新植樹木枯死近三分之一,台北市議員陳玉梅昨天會勘,質疑花之隧道竟變成「枯木隧道」。
  議員︰89棵死了28
  台北市政府新工處解釋,因為進行礫澗工程,所以堵住排水,導致樹木枯死,還在保固期內,53前會把枯樹換掉。
  陳玉梅表示,市府為配合中山美術公園至新生公園段的花博工程,今年1月起在民族公園內人行步道兩側大量新植樹木,但2月發現枯黃現象,4月更有多株樹苗已枯死,連接兩園區的花之隧道變成枯木隧道,市府花大錢,品質卻如此低落,花博會時恐成國際笑話。
  經勘查,陳玉梅清點發現,新工處「跨越圓山抽水站前池便橋」工程於民族公園人行步道兩側新種植的89棵路樹,已有28棵完全枯死,其他樹苗明顯「營養不良」,照這樣養護進度,還沒到花博開幕,該公園新植樹木恐已全軍覆沒。
  圓山公園樹癌155
  另方面,台北市議員林奕華、陳孋輝昨天會勘圓山公園,發現樹木病蟲害監測疏於管理,導致展館內樹木群聚感染號稱「樹癌」的「褐根病」,甚至瀕臨死亡,截至3月底已經高達155棵,讓強調以環境生態關懷為特色的花博,顯得格外諷刺。
  陳孋輝、林奕華要求市府必須確認樹木是否感染褐根病,並評估樹木染病嚴重程度,進行治療,避免疫情繼續擴大致展區樹木死光光,但不能假花博之名亂砍樹。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表示,花博新生公園等4大展區感染褐根病的樹木為81棵,將於7月底前陸續移除,並進行綠美化植栽;至於民族公園移植樹木枯死,會責成承包商依合約另行更換樹種,並達到「6個月保活期」規定。

2010-05-01聯合報B1北市.運動記者邱瓊玉台北報導

花之隧道外樹木枯1/3 「請廠商換植」

  為舉辦「2010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台北市政府除進行綠美化工程外,還投入7000萬經費在民族公園推動「跨越圓山抽水站前池便橋」改善園區景觀,連接「花之隧道」工程,希望能串連起美術公園、新生公園、大佳河濱公園。
  市議員陳玉梅痛批,該工程推動至今,園內新種的樹木卻枯死近1/3,實在相當扯。
  公園處圓山管理所主任楊淑惠表示,新種路樹工程去年年底驗收完成,當時廠商有簽下「保活條款」,保證6個月內絕對不會死掉,已請廠商進行換植工作,預計5月上旬完成。
  陳玉梅表示,「花之隧道」步道新建工程,主要是希望能串連起花博展區的參觀動線,藉由「光影森活」與「綠築曉徑」兩項主題步道,展現花博的力與美。
  陳玉梅近日接到民眾反映,「花之隧道」工程,自1月起在民族公園內的人行步道大量種植樹木,但樹苗種下不到2個月,出現枯黃現象,上月更有許多樹苗已枯死,讓原本的「花海隧道」成為「枯木隧道」。
  陳玉梅指出,新工處因應花博在公園新種下的89棵路樹,有28顆完全枯死,還存活的路樹,看起來也都「營養不良」,市府花大錢卻做成這樣的品質,恐會成國際笑話。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mei0750&aid=4002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