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真「藥」命 熬煮中藥標示不明
2010/04/14 18:07:24瀏覽5191|回應1|推薦3

真「藥」命 熬煮中藥標示不明

東森2010/04/13記者賴淑惠、高鴻銘

  許多人認為中藥「有病治病、沒病養生」,不過,台北市議員陳玉梅發現,現在市售由民眾自己煎煮的中藥,幾乎都沒有標示內容物,甚至也沒有標明藥品何時到期,這樣的不明「水藥」吃下肚,當心病沒治成,反而送了命!

  很多人會到中藥行買藥材,自己回家熬煮,不過你曾注意過這一包包的水藥幾乎完全沒有任何標示嗎?陳玉梅質疑,自費水藥用一個封口袋簡單包裝,沒有保存日期、使用日期規範等相關標註,民眾全部來者不拒,恐怕越吃越糟糕。

  醫管處副處長陳青梅表示,根據法令規定市售藥劑都必須標明劑量與用法、以及藥物副作用與保存期限,這些未標記的水藥通通不合法,衛生局將會對這些業者加強取締,最高開罰10萬元;她也提醒民眾下次在抓藥治病前,多看一眼藥袋,為健康把關。

中醫藥單沒標清 2-10

民視2010/04/14翁郁容 陳信瑋 洪士晟 李澤民 台北報導

  通常大家去看西醫,藥袋或者藥單上面都會寫著藥名、劑量、作用,以及副作用,其實依照法令,中藥也要這樣,但有台北市議員點名,很多中醫診所根本沒有貫徹執行,衛生局則說,違反的醫師和業者可被罰210萬。

  到中醫診所看病,拿回家的不是一整包的水藥,就是已經磨成粉狀的科學中藥,但葫蘆裡到底賣著什麼樣的藥?台北市議員陳玉梅質疑,有的診所根本不讓人知道。

  其實不管是西藥、還是中藥,按規定就是要醫院標示清楚,要有藥名、劑量、作用,以及副作用,議員點名,台北市包括文化、順天、建成,還有劉桂蘭中醫診所的藥單上都沒有完整標示,不過被指控的診所也吐苦水,說要照西藥標明全部資訊真的有困難。

  診所解釋,不把水藥的配方比例讓病患知道,是因為怕他們到外面買到劣質藥材,或者在外面買,一直吃吃出問題,還希望未來中藥可以不必比照西藥標註方式,但現在不依規定被抓到,鐵定難逃開罰的命運。

中醫水藥全無標示 用藥安全拉警報

TVBS 許甫2010/04/13

  一般中藥,除了磨成粉的科學中藥,不過還有不納入健保給付的傳統水藥,是要將藥材煎煮服用的;但有台北市議員踢爆,這些藥材大多沒有按規定標示藥名、劑量等資訊;中醫師澄清,是怕民眾照著藥單,沒經過把脈問診,自己胡亂抓藥,容易傷身;不過實際走訪藥材行,發現自行配藥,比中醫開藥便宜了近1倍,老闆透露,很多民眾為了貪便宜,常會拿藥單要求配藥。

  好幾種藥材,仔細摺裝,套入包裝成袋,這是中藥裡常見的水藥,用來煎煮飲用;看準現代人忙碌,中醫診所還會幫忙代客煎藥,封裝成一袋袋的即飲包;只是不管是沒處理的藥材,還是加工過的藥水,該有的藥名、劑量、用法,通通都沒見到,有沒有涉及藥品標示不明?中醫診所趕緊澄清。

  中醫師許明選:「(民眾)認為說有想要知道的話,我們都會把整個處方箋列印出去,交付給他,因為過去的(法令)解釋,(衛生單位)已經告訴我們,這樣的處置(藥品不標示)是合法的,所以我們就沒有再多餘額外的作法。」

  實際拿著少數有開處方箋的診所藥單,到迪化街的蔘藥行,自己配一次,卻發現大有玄機。

  記者:「照著藥單配藥材的話,要多少錢?蔘藥行老闆:「一帖50元,這是7天的分量,總共350元。」

  同樣的藥材,自己抓藥,比中醫診所的600多元,硬是便宜了近1倍。蔘藥行老闆:「在醫院,因為有醫生在駐診,我們這邊只是純粹幫客人服務抓藥而已。」記者:「所以成本會比較低?」蔘藥行老闆:「對。」

  就怕民眾貪便宜,中醫業界慣例不提供藥方細目;不過中醫師強調,絕非怕沒生意做,因為每個人病症不同,沒經過把脈問診,自己亂抓藥,恐怕容易傷身;只是該讓民眾用藥知的權利,也不能因此白白犧牲。

水煎中藥未標示成份 服用霧煞煞

TVBS 許甫2010/04/13

  坊間中藥醫師開的,大多是磨成粉的科學中藥,不過還有一種不納入健保給付的傳統水藥,是要將藥材煎煮服用的,但有台北市議員踢爆,這些藥材大多沒有按規定,標示藥名劑量等資訊,台北市衛生局將追蹤稽查開罰

  坊間中醫開的藥材,病人大多不知服下什麼仙丹。台北市議員陳玉梅:「在科學藥劑的部份,它只有這張單子憑單領藥,很像我們去買路邊攤的時候,這個一袋就這樣拿給你,然後這裡面就是這樣一個水藥。」

  不只一般磨成粉的科學中藥,標示不明,打開這些藥包,各種傳統中藥材散落桌面,這些不在健保給付範圍,需要煎煮的水藥,應該要像這張紙,有清楚標示,但市面上幾乎都搞神秘,藥名、劑量用法,全都成灰色地帶。

  台北市衛生局醫管副處長陳青梅:「(標示不明)如果是醫師部分,可以()2萬到10萬。」

中醫水藥無標示 民眾用藥安全堪慮

中廣2010/04/13林麗玉報導

  衛生署從98年開始,修法強制規定,不論是中醫或是西醫,只要經過醫師處方,所開出來的藥劑,在藥袋上,應該載明藥名、劑量、用法及副作用等,不過台北市議員陳玉梅今天(13)質疑,台北市幾大中醫診所,包括順天、文化中醫診所等,中醫師開立的「水藥」,診所全部都不提供「水藥」藥材相關資訊,衛生局醫護管理處回應,中醫診所開立的藥品,包括科學中藥及水藥等,診所都應該提供藥材名、劑量、用法及保存方式期限等,否則可以開罰。

  民眾上診所看中醫,如果是拿科學中藥劑,也就是經過研磨好的藥粉,藥單上都有藥名、劑量、用法、作用、適應症或副作用等字樣,不過有民眾發現,如果看中醫拿的是需要煎煮的水藥,台北市內幾大知名中醫診所,例如順天中醫、文化中醫診所等,幾乎都不提供水藥的藥材相關資訊,台北市議員陳玉梅批評,民眾拿了水藥回家煎煮,根本不知道裡面開了什麼藥?甚至詢問配藥人員,拿到的回答可能是醫師開的劑量與外面抓的不同,不便提供,而這樣的狀況相當普遍,卻不見主管衛生單位稽查,民眾的用藥安全堪慮。

  台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長副處長陳青梅回應,中醫診所開立的藥品,包括科學中藥及水藥,診所及醫師都應該提供完整的藥品資訊給病患。衛生局表示,儘管診所開立的是水藥,還是要在藥袋上提供藥材名、劑量、服用方法及保存期限等,如果沒有詳細明載,可以依照醫療法及醫師法,可以罰處醫師或醫療機構,醫療院所可以罰處1萬到5萬元不等的罰款、醫師可以罰處2-10萬元不等罰款,可以連續罰。

2010-04-13中央社地方新聞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13日電

水煎中藥缺標示 北市:限期改善

  有台北市議員質疑,台北市幾家大型中醫診所,中醫師開立的「水藥」 (藥材需煎煮),全無藥材相關資訊,違反衛生署規定。台北市衛生局今天表示,將立即稽查,要診所限期改善。
  台北市議員陳玉梅在議會質詢指出,為保障病患用藥安全,衛生署自去年起修法強制規定,不論中醫或西醫,只要經過醫師處方所開出藥劑,在藥袋上應載明藥名、劑量、用法、作用、適應症或副作用、調劑者姓名與調劑時間等藥品資訊。
  但她訪查,北市目前各民營中醫診所,不僅水煎藥材處方未提供藥品資訊,甚至連健保有給付的科學中藥(已研磨成藥粉),部分醫療院所也未詳實提供;卻未見衛生局調查,民眾用藥安全堪慮。
  台北市衛生局長邱文祥表示,衛生局已發現有瑕疵的中醫診所,會立即稽察,並要求限期改善。自 5月起,會就北市中醫醫療院所進行全面性督考,落實中醫診所藥品標示規範。

2010-04-13聯合晚報A8生活記者陶煥昌/台北報導

中醫水藥藥袋搞神祕

  醫療法規定,醫師處方開出的藥劑,藥袋上應載明藥品相關資訊,但不少中醫診所開出的水藥處方未提供藥品資訊,連健保給付的科學中藥,也未詳實載明。台北市議員陳玉梅質疑民眾用藥全安堪慮,主管機關不能放牛吃草。
  台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副處長陳青梅表示,坊間中醫常用的處方藥物,特別是水藥部分多未詳實標示,去年5月修法後,經稽查並開罰過4家中醫診所,金額在15萬元間,日後還會加強稽查。
  陳玉梅解釋,中藥分內服、外用兩種,內服中藥可依屬「原料藥」和「製劑」,分別有水藥 (煎劑、飲片)與科學中藥(濃縮中藥、濃縮藥粉)。這兩種藥物為中醫診所最常用的處方藥物,目前健保並不給付水藥。
  她點名包括順天、文化及劉桂蘭等知名中醫診所,處方的水藥都未提供藥品資訊。
  陳青梅說明,衛生署於98年起修法,不論是中醫或西醫,只要經過醫師處方所開出的藥劑,於藥袋上即應載明藥名、劑量、用法、作用、適應症或副作用、調劑者姓名與調劑時間等資訊。
  不過,陳玉梅追查,許多中醫診所以「涉及智慧財產權」、「電腦無法輸入建檔」、甚至是「醫生開的藥與下次不同」等理由搪塞,不願載明藥品資訊。她質疑,業者大搞神祕,枉顧民眾就醫權利及安全。
  還有一名民眾向她陳情,曾在一處中醫診所就診,僅有收據上註明的「自費水藥2帖」,沒有任何藥品資訊,藥袋裡究竟裝了什麼藥,根本無從知悉。

2010-04-14中國時報A8生活新聞林佩怡

中藥標示不清 最高罰20

  你吃的中藥標示清楚嗎?煎煮中藥包標示不清,民眾幾次看診下來,累積許多藥包,搞不清楚該吃哪包藥,台北市議員陳玉梅要求市府調查。北市衛生局說,藥袋未標示清楚最高可罰廿萬,會立刻稽查。
  陳玉梅昨日舉行記者會指出,中藥分「水藥」與「科學中藥」,坊間科學中藥都有標示成份和用法,但自費的水藥(煎煮中藥)未標示藥名、劑量等,民眾根本不知道吃了什麼藥。
  陳玉梅說,去年立法院修法通過《醫療法》及《醫師法》,規定藥袋應載明藥名、劑量、用法等,她接到民眾投訴,水藥藥袋上完全沒有標示,幾次看診下來,累積一大堆藥包,根本不知道裡面是什麼藥,怕吃錯藥只好丟掉。
  陳玉梅說,順天中醫、文化中醫與劉桂蘭中醫都未提供藥品資訊,理由千奇百怪,以「涉及智慧財產權」、「電腦無法輸入建檔」等搪塞。她痛批,水藥藥包沒有標示使用期限,若藥材發霉也看不到。
  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副處長陳青梅說,藥袋未註明日期、保存期限及保存方法,可處醫療機構一至五萬元、醫師二至十萬元,未限期改善可連續處罰。

2010-04-14聯合報B2北市綜合新聞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

坊間中醫開水藥 未列處方 議員批評藥袋沒提藥材、劑量及服用方法 包括知名中醫診所 衛局:將全面稽查

  醫療法去年修法規定,醫療機構開立給病患的藥劑藥袋上應載明藥品相關資訊,台北市議員陳玉梅昨天抨擊,坊間中醫診所所開的水藥處方仍多未提供,要求北市衛生局加強管理,保障民眾用藥安全。
  衛生局指5月起,會對全市中醫院所進行全面稽查。醫護管理處副處長陳青梅說,診所開立的水藥應在藥袋上提供藥材名、劑量、服用方法及保存期限等,若違反規定,將依醫療法及醫師法處罰。醫療院所可罰處1萬到5萬元罰款,醫師可罰處2萬至10萬元罰款。
  陳玉梅拿出民眾到市內中醫診所看診的藥袋指出,包括知名的順天中醫、文化中醫及劉桂蘭中醫診所,都未在藥袋上提供藥品資訊,只有市立聯合醫院所開立的中藥藥品資訊完整標示在藥袋上。
  陳玉梅指出,醫療法規定醫療機構應於藥劑的容器或包裝上載明,「病人姓名、性別、藥名、劑量、數量、用法、作用或適應症、警語或副作用、醫療機構名稱與地點、調劑者姓名及調劑年、月、日」,但有些中醫診所卻僅註明「自費水藥2帖」,有的甚至只以塑膠帶包裝,民眾根本不知道吃了什麼藥,還可能拿錯藥也沒發現。
  陳玉梅說,診所解釋的理由千奇百怪,有的以「涉及智慧財產權」、「電腦無法輸入建檔」搪塞,有的則表示「醫生這次開的藥將與下次不同,所以這次不方便提供」。
  她質疑中醫師是否因擔心患者依處方自行到中藥房抓藥,影響生意才不願提供。被議員質詢提及的文化跟順天中醫診所,昨天都指未來會改進,符合法令要求。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mei0750&aid=3943031

 回應文章

gaiahy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總算有人說話了
2010/04/15 12:59

中藥這塊領域是該好好管一管了.

中藥藥價更是漫天喊價.

之前有位中醫師告知西洋參價錢, 一兩要價三千元.  難道真的沒人知道西洋參產地價是一磅 , 12 兩, 300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