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Case|言語的溫度
2007/06/19 00:26:45瀏覽2420|回應1|推薦24

話人人會說,如何說的好、說的妙,甚至說的巧而臻妙語如珠的境界,那可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一個善於說話的人,未必等同於阿諛諂媚,也絕非巧言令色。言語並非只有褒貶,重點在於「溫度」。

什麼樣話語可以讓聽者感覺如沐春風,而非寒風刺骨甚或利刃穿心?一如古語所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出六月寒。」聖經箴言書也提到:「說話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頭卻為醫人的良藥。」美好的言語總是可以溫暖人心、觸碰人潛藏的情感,甚至進而教人掏心掏肺、裸裎相見。

我們如何得知在怎樣的場合,該使用怎樣的言語、說話方式?子曰:「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僅寥寥數語,便將說話不得體時可能犯上錯誤如實傳達。

關於說話的藝術,近來有個家喻戶曉的新聞意外成了最佳範例,那就是日前「三隻小豬」的事件。這件事表象上所揭露的是成語定義問題,然而真正會引起軒然大波,肇因於社會大眾對教育部杜正勝部長在此事件中的因應方式。

如果是你,處於杜部長被記者頻頻追問的當下,會如何反應?

出版已有三十餘本且本本暢銷的幽默高手戴晨志博士提到,「有時候說錯話也應該要認錯。以前有個長輩曾告訴我:『有錯認錯小智慧,沒錯認錯才是大智慧。』沒有錯還要去認錯,那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可是問題是大家都不願意做,拉不下這個臉,於是硬拗,拗的很無聊,於是變成一種笑話。有時候勇於認錯很重要。學成語也應該是最基本的。是一種知識、學識,能夠提升語言的層次,讓自己更有修養、能夠表達地更美好。」

低頭認錯,未必就意味著自己真的有錯在先。戴博士補充道,「有時候認錯是為了和諧、為了大局著想。這不是妥協,只是一種氣氛。就像男女關係,如果誰都不先低頭認錯,如何打破僵局?只要有一個人先低頭,率先退一步,退一步是為了往前跳躍,跳得更遠。有時低個頭,事情就過去了。

「低頭有很多種方式,像是和爸爸媽媽很多事情的看法不一樣,但是要這樣拗下去嗎?要這樣僵持下去嗎?有觀念、有代溝不同,老一輩跟年輕一輩的想法不一樣。可是,讓父母難過就是孩子的錯,讓長輩痛苦,可能是我們的態度和口氣都需要改進。有時候認錯並不是為了事情的癥結,而是為了態度、為了衝突、因為脾氣不好。認錯是為了化解危機。」

他特別以韓信為例,說道:「為何韓信的『跨下之辱』可以在歷史留名。他當時並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只是遇到一群地痞流氓,逼得他一定要從腳下跨過去,如果他不低頭,命就沒有了。也就沒有這樣一位歷史人物出現。」

而相同的情況也適用於愛情和親情。

「男女感情也是一樣,」戴博士語重心長地說道,「我沒有錯,我幹麼認錯,我死都不認錯。可是這樣好嗎?這樣對嗎?只是兩敗俱傷。低個頭就跨過去的事情,為什麼不做呢?

「我也跟父母吵過架,我相信大家各有堅持,可能父母一個晚上很痛苦,你也很生氣。可是我會過一天或晚一點跟媽媽說,不好意思,剛剛是我口氣不好或態度不好。一句話可能就化解了。」

對於一個不善於說話的人,想要在短時間學會說話的技巧,的確非常困難。然而,至少可以在說錯話之際,有勇於認錯的勇氣。

話分四類,看對象說對話

曾有人以說話對象的不同,將言語歸類成「知心話」、「客氣話」、「激勵、讚美話」和「誠懇話」等四類。

我們會和摯交好友說體己、貼心的「知心話」。因為彼此靈犀相通、甚至相濡以沫,在他面前,可以暢所欲言,無須擔憂暴露自己的脆弱甚至坦承自己的難堪。詩人John Donne寫過這麼一句詩句:"No Man is an Island",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能在芸芸眾生中覓得知己,怎能不把握機會說盡肺腑之言?這大抵是生命中最不需要修飾的言語。

而「客氣話」的對象,則是一般普通交情的人。說話盡量「發乎情,止乎禮」,否則「交淺言深」通常只會砸得自己滿頭包。

對於受創的失意人,則要謹言慎行,稍一疏忽,便容易失言,陷入「落井下石」處境。說「激勵話」給予正面的肯定,有助於消弭傷痛、提振士氣。而經常性地說些「讚美話」,則有助於人際關係的和諧,讓所處的場域始終笑聲不斷。

希臘歷史學家贊諾芬曾說:「所有聲音之中,最悅耳的是讚美。」我們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無論在職場或學校,老闆、主管或是老師、同學的一句讚美,就可以讓自己心情high上一整天。因此,何樂而不為?

而對於學有專長或是長輩要經常說「誠懇話」。透過誠懇的對談,可以從中獲得許多人生經驗,那些需要時間歷練才能獲致的智慧,因為誠懇、因為虛心受教,因而得以從中獲益良多,也是身為晚輩對長者的一種尊重和禮貌。

也有些人善於賣弄小聰明,對於自己不熟悉的事情,卻為了引人注目,大幅渲染、誇大其詞,因而漏洞百出,徒然惹來無謂的訕笑,弄得一身狼狽。有時,沈默比言語更有力量。

先學聽再學說 真、善、美 藝術化言語

那麼該如何把話說好?曾有人簡單地將「真、善、美」定義成說話的基本三要素。

然而談何容易?難道不曾聽過「善意的謊言」?相信大家都不愛欺瞞,也都瞭解,說過一次謊就必須說更多的謊才能不讓第一個謊言被揭穿。只是若真相只會教人難堪、灼傷他人,那麼稍加修飾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也許你曾聽過這樣的故事:

在遙遠的年代,有一位國王夜裡作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滿嘴的牙齒全掉光了。隔天,國王下令召集全國善於解夢的奇人,想探究這夢境的意義。

風塵僕僕前來的第一位解夢人,在聽完國王的敘述後,眉頭緊蹙,搖頭說道,「國王,這夢是個凶兆啊,牙齒代表的是您的家人,意味著您的家人會全部都死掉,最後只剩下您孤獨一人活在世上。」

國王一聽見這話,氣得青筋直冒,一聲令下,馬上把解夢人押入大牢。

隨之而來的第二位解夢人,國王話才剛說完,他噙著滿嘴笑意,「賀喜國王,祝賀國王。這夢是個大吉兆。告訴您會比家裡任何一個人還要長壽。」

國王瞬間喜上眉梢,馬上令人賞賜這位解夢人一大袋金幣。

兩位解夢人都沒有說謊,也談不上是「善意的謊言」,第二解夢人只是懂得以不同的角度,修訂真相,所造成的結果卻是天壤之別。

這都是說話的技巧。如何在說與不說之間,拿捏其中分寸,並非一蹴可幾,必須透過長時間的觀察和學習,秉持著將心比心的態度,體貼入微的觀察之後加以分析彙整,自然可以降低言語傷害的程度,但最最重要的是,懂得聆聽。

你一定聽過「說話的藝術,其實是一門聽話的藝術。」我們很容易在與人談話之中,忘情地滔滔不絕,即便不是大發厥詞也過於將話題專注在自己本身,而忽略了對方的感受。真正懂說話的人,是屬於能夠傾聽的人。卡耐基曾說,「不斷談論自己的人,不但沒有說話藝術,還深具得罪人的藝術」。

話說得多,未必就表示能言善道。常言道,言多必失,就是這個道理。一則蘇格拉底的軼事,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一位年輕人付了學費,向蘇格拉底學習如何演講。兩人初見面,他便口沫橫飛地闡述學習演講的重要性以及自己之所以想要學習的種種原因。好不容易等他說完,蘇格拉底便同他說,「你要多繳一份學費。」

年輕人困惑地追問,「為什麼我要多繳一份?」

蘇格拉底答道:「因為我不單單要教你如何說話,還要教你如何不說話。」

因為「有口無心」而招致的種種誤解,相信每個人都曾有過。有時是因為直腸子性情、說話不經大腦,脫口而出的下場就容易闖下無心之禍、傷害了別人。況且言語的殺傷力不可小覷,古語「喪家亡身,言語佔八分」不無道理。許多社會新聞裡,常見血氣方剛的青少年往往因為言語的摩擦而刀口相向,造成教人怵目驚心的流血事件,甚至因此誤釀命喪黃泉的憾事。

設定目標,多背諺語 、勤練口才

那麼對於拙於言詞的人該如何訓練、改善自己的說話方式呢?

戴晨志博士以自己為例,當年他為了訓練自己的口才,除了看報紙、寫文章、自我訓練上台說話之外,還曾朗讀報紙。他說,「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唸、大聲唸,一天唸半小時、一個小時,你會比較有自信,你的聲音會改變。當有一天你需要上台說話的時候,你會發現比較easy。」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立定目標。他說,「看別人很會講話,那你不會講話,你也就不敢講話。昨天我在電台跟大家談一個觀念:『懷才不遇』是沒有這件事。有的話,就是你的責任。你懷才不遇,那是你的責任。你的才為什麼不讓大家知道呢?你為什麼沒辦法表現出來呢?你如果有才的話,你一定要自我行銷、要自我推銷。

「因為別人沒有認識我們的義務,但是你有自我推銷的權利。誰有義務來認識你呢?沒有人要認識我啊,我們是何許人也,我們又不是大明星、我們不是大政治人物,但是你怎樣在一生當中,你有實力而且懂得去行銷自己、透過你的專長、透過你的專業透過你的筆透過你的人脈,所以懷才不遇,那也是你的責任。自己反省自己。

「所以只要你立定目標,例如,三個月內要把自己變得很幽默。有一個目標去追尋,你會看很多書、參加很多的現在的『幽默俱樂部』。慢慢的,你一定會有所成。」

其實幽默是一種生活態度,在還未培養出自己的幽默感之前,可以先從自嘲起步,以一些無傷大雅的方式,說說自己的短處,博君一笑,很容易便讓人打開心房,活絡交談氣氛。但切忌以損人的方式,令對方窘迫不安,落得自以為幽默風趣,卻只是讓人不快、生厭。

另外多多背誦諺語、軼聞趣事、名言佳句也可增加說話的內涵。練習適情適境地運用,久了就能信手拈來,自然言語生動,教人印象深刻。

善用譬喻,也具有很好的效果,世界知名的作家伊索就有最好的示範。

古希臘著名寓言作家伊索,年少時因為家境窮困,在貴族家擔任僕役。有一天,貴族計畫宴請諸位名噪一時的哲學家,特別吩囑他備妥上等佳餚。待菜色上桌,每一道竟然是各種動物的舌頭。

貴族驚詫不已,忿忿問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伊索答道:「您不是要我準備最好的菜色嗎?有什麼比得上舌頭?對於哲學家而言,如果沒有舌頭,怎麼表達他們滿腹經綸、滿腦哲思?所以我覺得世上沒有比舌頭更好的東西。」

眾賓客聞言都覺不無道理,因而開懷大笑,貴族當下也覺得面子十足,因此也就開始大快朵頤。

隔日,貴族又要請客,故意吩咐伊索準備最糟的菜餚,想看看這回伊索能變出什麼新花樣。

出人意表地是,伊索端出的還是滿桌的「舌頭大餐」。

貴族義憤填膺地問道:「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伊索一派輕鬆地說道:「所謂『禍從口出』,我們經常聽見的誹謗、造謠、誣蔑、中傷、挑撥等惡言,不都是透過舌頭而說出的嗎?所以,怎麼可能找得到比舌頭更糟的食物呢。」

話一說完,再度獲得滿堂彩,眾哲學家都折服於伊索的智慧和妙喻。

也許我們無法擁有伊索的智慧,卻仍可以善用譬諭,藉此改進我們說話的技巧。

只是還是覺得緩不濟急?想以更快的方式讓自己可以說上一口好話,那麼也許可以在開口之前,謹記這則網路流傳已久的趣味短文──

急事,慢慢的說;大事,清楚的說;小事,幽默的說;
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
開心的事,看埸合說;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別人的事,小心的說;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麼說;
現在的事,做了再說;未來的事,未來再說。


無論你是否是個懂得說話的人?曾經如此看待說話這門藝術?可以確認無誤的是背誦並善用簡潔有力的成語是無庸置疑的一個最基本入門方式,成語不會使人思想懶惰,只會讓人更懂得古人說話的精髓與奧妙之處。

 

@圖片出處|http://www.carltonartgallery.com/images/Warren%20Dennis%20Gallery/Table%20Talk.jpg

@刊載於2007年6月時兆月刊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ling.maggie&aid=1035049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good article!
2007/07/05 22:21
Hello,

這篇文章頗讓人受用的!

上回提到不用回戶籍地投票一事,
美國就是如此,不過要先登記...也好不了太多!
像我們這種窮留學生,動彈不得才真是傷腦筋哩!
美國、南韓等不少進步國家都有通訊(不在籍)投票法了...

此外,妳文章的附註和圖片出處在blog中算是蠻特別的!
要嘛接觸過法律、要嘛吃過苦頭、要嘛當過研究生...
不然就反映了格主謹慎、不佔便宜的個性...
當然,非業餘的作家是該適用更高的標準...
俞伶(yuling.maggie) 於 2007-07-08 01:30 回覆:
 

太久沒有寫部落。心情從初始的心慌,到此刻的釋然。

沒想到,離開這麼久一段時間還可以看見回應。太開心!

這篇文稿應該是春天的稿件,情緒已然悉數淡忘。況且,不是太滿意的稿件呢。

有機會海外留學,一直頗教我豔羨,窮有窮的趣味,雖然我們都清楚,能夠富裕的確是件快活至極的事情。但人生能有不同的經歷,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幸運啊。

我覺得人不在國內還投票,有點不合理。畢竟「遠水救不了近火」(好像不太貼切!但意思是接近的)。我覺得票權鎖定戶籍地,真的滿好笑,應該跟隨你居住的城市才是。

沒接觸過法律,只是感慨良多;吃過苦頭?應該可以說嚐過的甜頭屈指可數;謹慎?還好。不過是將心比心而已。沒,從沒有機會當過研究生呢。學歷不高。

作家?好遠唷。是出版過書,只是書,出版了,就可稱之為「作家」?我從來不這麼想啊!

謝謝你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