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黑風店裡啖「頭腦」─── 山西驚魂小吃
2008/05/23 06:27:32瀏覽1293|回應4|推薦28

山西是我國極富盛名的“美食之鄉”,大家對其各式麵食及菜餚特色,以暨諸如「羊肉泡饃」、「貓耳朵」、「聞喜煮餅」、「窩酥」...等小吃的風味,都耳熟能詳,容不得散客再多作贅述。

但是,有一些傳統小吃,因為名實不符,甚至於名稱可能讓人望而卻步,而給了散客見縫插針,過過嘮叨癮的機會,就此不顧三七二十一,先謅為快。

民國二十六年,日本大舉侵華,山西省城太原市繼「大同」之後,於十一月八日失守,我軍為期瞭解日寇後續部署情形,指派年方十九的散客喬裝流亡學生,隻身深入敵區。

十一月下旬某日,黃昏稍晚時分,散客抵達距「太原」25公里的「榆次」。

「榆次」是山西省的交通樞紐,素有「旱碼頭」之稱,但是因為戰火,街頭冷清。散客日夜兼程,早已饑腸轆轆,偏又在刮著颼颼冷風的某條暗巷,嗅到一陣酒肉異香,吞著口水,抬眼一瞧,巷尾盡頭竟然有塊吃食舖的布招在隨風飄盪著,一掀一煽的送出那股香氣。於是,散客再也按捺不住地一頭鑽了進去。

小舖裡除了坐在櫃檯後面打盹的老婦人,空空蕩蕩,沒有任何食客,因此只在靠近廚房入口的那張桌子上點了一盞油燈。

「嗨!稀客吆!請坐。」打盹的老婦人被我驚醒,指著唯一點了油燈的桌子招呼。

老婦人起身步出櫃檯,同時向廚房裡喊:「有稀客來了喲!快升大火爐呀!」

「有什麼能暖和身體的吃食?」我問。

「頭腦行嗎?」她邊打著哈欠,口語含糊地回答。

「妳說什麼?...」

「頭.腦!..您是外地來的吧?」她翻動著三白的眼珠子,同時用手比一比她那蓬鬆的腦袋說。

「咱是流亡學生。您這裡除了頭腦...」

「想暖和身體就得吃頭腦!若餓得慌,再加份灌腸,有帶血的,也有白的。」她微顯不耐的搶答。臉孔的肌肉,在昏暗的油燈光影中,往橫裡牽動。

「哦──」我凝視著她,故示考慮狀。同時心裡揣測“難道是間賣人肉的黑店?”

「鍋滾了!要整些什麼啊?」從廚房裡閃出來個手臂上長滿黑毛,臉上橫七豎八插著稀疏鬍鬚的壯漢粗聲催促,但一見散客,揚了揚濃眉,立時又閃身回去。

兵荒馬亂的時候,什麼邪事都會發生,賣人肉的傳聞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巷底店子的詭異氣氛,激起從六歲就開始習武的散客疑竇,決心仗著自己的扎實功底,揪出這「黑店」的傷天害理究竟。

「頭腦和灌腸!灌腸帶血的和白的各來一份。」散客鐵了心,朗聲點餐。

老婦人擺了擺頭,皮笑肉不笑的瞅我一眼,迅速進入廚房。

「哼!果然邪氣。」散客心想。隨即悄悄緊了緊褲腰帶,並挪移到背靠實牆的椅子坐定,凝神戒備。

約莫經過一盞熱茶的光景,老婦人和黑毛壯漢端出熱騰騰的“頭腦”和“灌腸”,咱定睛一瞧,放聲大笑。立刻延請二人入座,細問根由。

原來“頭腦”是在一碗糊狀的湯裡,放著三塊肥羊肉,一塊藕根和一塊長山藥的時令性滋補品。它在酒和羊肉的味道裡,混合著清淡的藥香,難怪老婦人說能暖和身體。

據壯漢說,“頭腦”是根據明末清初,一位特別為老母配製“八珍湯”的大孝子的配方,以肥羊肉、山藥、藕根、黃芪、黃酒、酒醩、煨麵、高良薑等為體,醃韭菜花為引。寒冬食用,有益氣調元、活血健胃、滋補虛損的作用,是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藥膳補品。

散客邊聽壯漢細述,同時享受著那碗呈現溶融狀,色澤乳嫩,入口鮮滑,毫無羊膻味的既沒“頭”,也沒“腦”的“頭腦”,身體果然快速暖和了起來。

「至於“灌腸”,是我們榆次的“三寶”之一。它的主料是白麵或蕎麵,用溫鹽水、菜油調和成糊狀,然後盛碗,上籠蒸成。“灌腸”分紅、白兩種。紅灌腸用鮮豬血與麵製成;不掺豬血的叫白灌腸。」壯漢接著介紹。

我望向桌上的兩份“灌腸”, 紅灌腸赭色,白灌腸呈灰白色,都是半透明狀。白灌腸切成小塊,上面撒有蒜泥、芝麻、辣醬;入口感覺到還淋有醋、香油。它的麵質筋道,利滑涼爽、辣香兼備,口感軟而堅韌,富有彈性,不黏牙,風味特殊,十分適口。

紅灌腸則切成條狀,是熱炒的,香氣撲鼻。我夾一筷子送進嘴裡,清香可口,忍不住頻頻點頭稱讚。

「這叫做“炒灌腸”,是山藥絲、蒜、醋,用豬油烹炒的。」老婦人看我吃得滿意,笑呵呵的說明。

這頓寒夜暗巷裡的「驚魂」晚餐,是散客後來敢於遍嚐「怪」食的啟蒙。

數日後,散客潛進「太原」,每次點食“頭腦”,都附有一種短柱形,中空,叫做“帽盒”的麵餅。這種用不發酵的麵粉,加入椒鹽,捏成兩片空殼,合在一起,入爐烤出來的“帽盒”,是專門在喝“頭腦”時,掰成小塊,泡在湯裡吃的佐食;它乾硬鹹香,配合“頭腦”,相得益彰。

此外,在「太原」還有一種隨“頭腦”一起出售的食品叫作“捎梅”,它其實就是在湖北叫“燒梅”,在江蘇、浙江、廣東一帶,叫做“燒賣”,在北京等地稱為“燒麥”的蒸製麵點。只是太原“捎梅”的餡子以肥羊肉為主,口感軟、綿、香、鮮,又無腥羶味。

爾後散客又去到「平遙」,發現山西小吃的區域特性濃厚,對於同樣的吃食,不只各地方自有不同的習慣吃法,也各有各自的名稱。因為「平遙」的“灌腸”雖然也是紅、白兩種,但是稱做“碗托”,與「榆次」大相逕庭。

山西的“頭腦”和“灌腸”,雖然名不符實,又驚悚駭人,但香鮮膾口,風味特出,是相當值得饕客品嚐的地方風味小吃。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gene8&aid=1893032

 回應文章

捏捏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太有趣了
2008/05/24 22:31

聽散爺爺說故事, 真是聽得入神 !

原來散爺爺是抗日英雄, 天字第一號 !

山西的小吃, 真是難得聽人"謅" 呢 !

好精彩 !

下次記住了, 進了黑店, 得將背靠緊牆 !



Ree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原來如此
2008/05/24 00:56
在北京吃過「炒灌腸」,端上桌不見「腸」,當時還有點失望哩!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

八旬阿嬤
【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
逍遙散客(yugene8) 於 2008-05-24 15:38 回覆:
北京的「炒肝兒」不也是名不符實的美食嗎?

筆記阿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長了見識
2008/05/23 15:11

如此文字,如此老小吃,真是長了見識.

逍遙散客(yugene8) 於 2008-05-24 15:37 回覆:
現醜啦。

馬丁諾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來歷
2008/05/23 09:06
原來散伯不但寫懸疑歷史武俠劇, 還當起第一人稱男主角 ......
逍遙散客(yugene8) 於 2008-05-24 15:36 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