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豬油渣」的滋味....
2008/05/17 08:39:17瀏覽3768|回應4|推薦24

說來任誰都不會相信,耄耋之年的散客居然還可以長個兒,不到30小時之間,身高硬是活生生地抽長了一吋。

秘方無他,躺在醫院做牽扯手術,把壓迫到痛感神經的關節給拉開,腰疼果然霍然而癒。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散客則要說:「閃腰不是病,痛起來快上吊」。但請注意,此上吊非彼上吊,乃牽扯手術之謂也。

說來這牽扯手術並沒啥學問,把年齡、體重、骨骼質地等輸入機器,嘎啦嘎啦一陣計算,立知最佳磅數幾何,然後在腰傷處墊上冷敷墊,把雙腳一綑,人去室靜,散客不一會兒就瞇盹過去了。

迷糊間,只覺得被拉著雙腳直往黑洞裡拽,背脊一陣陣涼,散客心想,已經九十,夠本了,但得趕緊自我算算帳,檢查檢查此生有沒有什麼虧欠才是,於是靜心細思,這輩子對國、對家,待人、接物....呵!還真有,咱在「七事堆」裡還有酒債沒收齊咧,當下凝神定念,氣運丹田,堅守貪戀瓊漿意志....

「別打酣了,醫生說可以回家了。」散婆搖動我的手臂說。

睜開眼,腰不疼了,跳下床整裝,發現褲管竟然短了一截,真鬧不清這頭一回接受美國的老人醫療福利,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

回到家,趕忙掛上老花鏡,打開電腦直奔「七事堆」討酒債...嗯!麥大俠慷慨提供「貴州茅台」好酒一瓶,再往前巡...嘿!各位還都真闊氣,竟然是割下五花肉的大好肥肉炸油渣吃。妒嫉之情油然而生,忍不住要先嘮叨幾句,訴說訴說咱的「苦中作樂」經,再回頭來享受茅台的甘冽清香。

散客自小迭經戰亂,走到哪兒,都是一個苦字,唯一的「樂」事,就是混到了點豬油渣潤滑腸胃的時刻。因此,對「豬油渣」這玩意兒,親切如股肱。

豬油渣是熬「豬油」的殘渣。而專門熬「豬油」的玩意兒叫「豬板油」。

在咱家鄉,「豬板油」又稱大油。若依西洋人的說法就是「豬脂肪」。

也就是說,「豬板油」不是肥肉,而是肥膘。它是豬的肚皮肥肉之下,內臟外面,有薄膜包裹的成片、成塊、成條狀的豬的脂肪。

「豬板油」遇熱幾乎全是油,沒肉,渣也少,但用它熬出來的「豬油」,比肥肉熬出來的純淨濃郁。通常熬一斤「豬板油」的剩餘殘渣(豬油渣)至多一兩,是現在富裕社會的廚餘之屬。

但在咱當年顛沛流離的戰亂窮困歲月裡,「豬油渣」,却是多數人民夢寐以求的美味。它入口‘喀嚓’一聲,酥脆迸發,裡面僅存的一絲溫潤豬油,伴著微微的焦香染上舌尖,那股酥香脆潤的滋味,和終於得潤枯腸的滿足感,筆墨無從形容。總之,每回散客偶爾能被施捨到剛出鍋的幾粒,七魂八魄全都給樂出了竅。

「豬油渣」曾經緊密伴隨散客幾十年,不論是單配鹽水泡飯或大餅裹腹,或是用大頭菜、或青椒豆豉、或蒜瓣空心菜梗、或豆豉辣椒、或豆豉蒜瓣、或蘿卜乾、或辣椒、薑絲、蒜瓣、小魚乾...與豬油渣同炒,也或是用潤餅包裹豬油渣拌冬菜或酸筍豆腐干,再或是燒餅夾豬油渣炒的雪裡紅或霉乾菜,以及撒上大把豬油渣及蔥花的乾拌麵,全都是予人「賽神仙」感覺的人間美味。唯獨在香港難民營吃過的將豬油渣與麵同時放入水中煮熟的「豬油渣麵」,軟爛油膩,是散客平生吃豬油渣唯一感覺不“樂”的經驗。

「豬油渣」固然酥香脆潤,但畢竟是「有肉社稷安」的反意表徵,希望咱炎黃子孫,此後永遠只以之作為零食中的妙品,再也不要重蹈惟有「豬油渣」為 “樂”的苦難日子。

蒼天在上,散客敬謹獻上「貴州茅台」,請千萬要庇祐啊!



引用文章
台灣肉臊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gene8&aid=1874961

 回應文章

筆記阿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豬油渣的記憶
2008/05/22 18:20

記得兒時曾吃過豬油渣與豆瓣醬.九層塔一起燒煮.豬油渣也曾與青菜類搭配熱炒.剛炸好的豬油渣撒些鹽巴和著吃,香酥溜口,頗難忘.

年前走了趟大溪老街,有店家在門口炸油,豬油渣撈得滿滿一盆,好奇欲購買些許回味,沒想到店家免費送了一整袋子.


筆記阿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豬油渣的滋味 ( 二 )
2008/05/22 18:10

期待逍遙兄再寫篇豬油渣的滋味 ( 二 ).


Ree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豬油渣拌飯
2008/05/19 05:40

滴幾滴鮮霸王,就是眷村時期的美味!

也沒聽說誰因此高血脂、高膽固醇的。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

八旬阿嬤
【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

馬丁諾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兒時味
2008/05/17 18:34

豬油渣能做這麼多菜?

記得小時候家母就是買整大塊的肥豬肉來煉, 煉出一鍋的豬油留著炒菜, 剩下就是豬油渣, 灑點鹽, 當小孩的零嘴吃, 從沒見過用來做菜.

逍遙散客(yugene8) 於 2008-05-18 09:42 回覆:

「在豬油渣上撒鹽,給孩子當零嘴」,是台灣開始步入「有肉可食」階段,普見於眷村,及一般家庭的現象。當時,已不必再把豬油渣視為菜餚主料,難怪您不知道豬油渣原來曾經是變化多端的「大」菜。

現在社會富裕,「豬油渣零嘴」反而成了「懷舊」美食,對散客而言,雖然始料未及,但是樂見!

Ps.若您能買到「豬板油」,勞煩拍照貼給誤用「肥肉」炸豬油渣的網友見識。若有興緻炸之,切記要文火慢熬,然後配上豆豉、辣椒、蒜瓣、小魚乾炒它一盤。香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