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甘醇馥郁的台灣茶
2008/04/22 09:06:37瀏覽1946|回應2|推薦21

    

連續兩天,散客倚老賣老硬拽著隔鄰小伙子一早來替盆栽拍照,晚上還要幫忙把照片給貼上網絡。昨天星期天,散客午睡起來見他駕車回家,趕忙趨前喚他過來領賞~上選台灣烏龍茶一杯。

正在暖壺投茶,小伙子眼尖,煞有介事的唸出刻在貯茶錫罐上的茶詩:「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哇,您的茶這麼厲害!散爺爺,我要喝三杯。」小伙子接著提出要求。

「行!但是“茶亦醉人”,你小心還沒學會怎麼鑑識好茶就變成“茶鬼”,日子不好過喲。」我一邊注滾水入壺,同時消遣小伙子愣頭青。

「真是“泛酒多俗人”,小伙子不過想喝你三杯茶,就心疼得儘嚇唬人家!小伙子你別怕,今天把他這罐茶喝光,還要散爺爺教會你怎麼鑑識好茶的竅門。」散婆八成是嗅到了茶香,趕來湊熱鬧了。

茶沏好了,倒出三杯,湯色金黃微透橙紅,而且清亮,同時飄散出一股熟果的香氣。

小伙子毫不含糊,端起小瓷杯,一仰脖,咕嚕一口就下肚了。

「啊~~~好燙!」他邊掐著脖子說著,邊大口呼氣。

「哎呀!怎麼能牛飲呢?燙傷沒?」散婆驚得慌忙用手當扇,猛煽小伙子大張的嘴。

「還好杯子小,只有一口茶,沒事!沒事!...咦!怎麼甘甘的,好像吃了雪梨似的?」小伙子感受到喉韻滋味,好奇地發問。

「所以台灣烏龍茶能風靡世界啊。」

「真好喝!比我爸從福建帶回來的茶好喝得多。」說著又把小瓷杯遞了過來。

「其實臺灣的茶樹跟福建是同根生的。」我給他續杯,邊回答。

「您哄我!味道差那麼多,怎麼可能是一樣的茶樹。」他這回端著杯子直聞,沒敢再冒然入口。

「別儘聞香,涼了就沒意思了!試試看,趁熱小口啜,要順著舌尖、舌根仔細品味一會兒,讓舌蕾好好感受出茶的醇厚甘潤滋味再嚥。」

「嗯!果然又香又潤,比剛才更好喝...台灣的茶樹絕對跟福建的不一樣,散爺爺騙人啦。」

「呵!看來你小子是喝出了門道,想藉口逼我講古,拖時間喝光這罐好茶。」

「寒酸!說點台灣茶史給年輕人聽,你又少不了一層皮,我去翻些茶食來,今天就是要耗光你這罐茶。」散婆來勁了。

「好!我說!但是妳得把妳的茶梅貢獻點兒出來。」

「我貢獻一包,快說吧!」散婆蹬蹬蹬地跑去貯藏間拿茶食,我啜口香茶開講。

「關於台灣茶的由來,根據《台灣通史》農業志緒言中的記載,是在清朝嘉慶時期(民國前11692年),首先引進「武夷」茶種種植,到了同治元年(民國前50年),滬尾(今淡水)開放口岸,外商大量來台。當時有位到台灣設立德記洋行的英國人德克來,發現茶葉有厚利可圖,就在同治四年(民國前47年),把「安溪」的茶樹移植到台灣,雇用農民大量種植。到了光緒11年(民國前27年),劉銘傳來台擔任巡撫,又訂定獎勵辦法,推廣種茶、製茶工作,更加奠定了台灣產茶事業的基礎。」

「來啦!瓜子、花生、魷魚絲;還有,昨天剩的茴香豆,專門提供的茶梅。」散婆一陣旋風式的就把原本空蕩蕩的桌面幾乎給添滿了。

「散婆婆,台灣的茶樹真的是從武夷和安溪移植來的耶。您也坐下來聽,好有意思喔。」

「我還要去給你們熱茶葉蛋,你叫他繼續說給你聽。」散婆又蹬蹬蹬地跑了。

我捏起一粒散婆私藏的茶梅往嘴裡扔,酸中帶甜,像似她的脾氣...

「別忘了要散爺爺教你怎麼鑑識茶葉啊!」散婆臨進廚房又回頭叮嚀小伙子。

呷了一口熱茶,繼續話匣子:「當時台灣所產的茶葉大都是以種植地為名,例如『武荖坑茶』、『老田寮茶』,而茶工則大多雇自安溪,因此產品並沒有什麼特色可言,及自國民政府遷台後,不斷改良品種及炮製方法,才使得台灣的茶葉不但品質遠勝過武夷和安溪,而且不同產地的茶葉也開始各具特色。」

「那台灣到底有多少種獨具風味的茶呢?」小伙子嚼著魷魚絲,口齒含混的問。

「就散爺爺三十前所知道的,那時台灣改良出來的茶樹品種就已經有七十種左右,而且其中的青心烏龍、大葉烏龍、凍頂烏龍品種都已經非常穩定了;至於茶葉的種類,也有凍頂烏龍茶、烏龍茶、鐵觀音茶、包種茶、龍井茶、紅茶、香片茶等七大類,每一種茶葉都受到國際普遍歡迎,尤其日本、摩洛哥和美國,每年都向台灣進口很多茶葉,以前貧苦的茶農的日子就都富裕起來了。」

「“凍頂烏龍茶”和“烏龍茶”不一樣嗎?」

「不一樣!咱們現在喝的是“烏龍茶”,你看,它的茶葉近黃色,邊緣有紅沿,芽色銀白;湯色金黃微透橙紅,而且清清亮亮;有股濃郁的熟水果香味。」我

取出一片泡發的茶葉說明。

「像“雪梨”的味道!而且喝起來甘醇香潤。」小伙子悟性高。

「上等“凍頂烏龍茶”的茶葉是青褐色,乾茶形狀長條,稍捲,緊縮;氣味芬芳,但不是熟果味;沏出來的湯色也清亮,但是是深橙黃色;口感郁潤,喉韻更加醇厚...散婆呀!把“凍頂烏龍茶”拿來泡一壺給小伙子嚐嚐。」我揚聲通知老太婆。

HellomotoHellomoto 」是小伙子的行動電話鈴聲。

「對不起!我先接電話。」小伙子挺注重禮數,起身到窗邊聽電話。

「咦!怎麼安靜下來了?不是要沏“凍頂烏龍茶”給小伙子嚐嗎?」散婆端來茶葉蛋和“凍頂烏龍茶”。

「散爺爺!Nanako的電腦down機了,明天沒法繳作業,我得先趕過去幫她檢查一下電腦。」Nanako是小伙子的日本籍女朋友。

「好!你趕緊過去幫她,茶葉的話題以後再謅給你聽。」

「為什麼要以後再謅?晚上帶Nanako來吃飯,要散爺爺一鼓作氣謅完,免得他年歲大了,隨時發癡呆毛病,全忘了。」

咱家散婆就是不會老成,都八十好幾了,還口沒遮攔,一點都不怕招來邪禍。

「別怕!散爺爺命粗,一年半載保準胡塗不了。」我起身與散婆一同送小伙子。

「今天沒得對象謅了,我去燉方紅醩肉,給你晚餐配酒取樂吧!」散婆逕自跑去廚房升火料理。

我回到茶桌,傾出盅中餘茶,雖已微涼,但啜起來依然甘醇不澀,台灣烏龍茶真是上乘香茗,不愧能長期享譽國際,美名不墜。

「酒闌未放賓客散,自揀冰芽教旋碾。」我自語地細品口中茶韻。

附記:「凍頂」烏龍茶與「凍腳」烏龍茶之辨

就散客所知,正宗「凍頂」烏龍茶限指採自生長在南投縣鹿谷鄉彰雅村的一塊被稱為【凍頂山】上的武夷茶樹葉所炮製出來的烏龍茶葉。

這【凍頂山】實際是一片海拔接近兩千公尺的高坡地。由於它常年被雲霧籠罩,高濕度及低溫度的生態環境,正好最適合茶樹「宜高山之陰,喜日陽之早」的生長條件,因而茶青的品質上乘,炮製出來的茶葉顏色綠油潤,清香絕倫,茶道中人趨之若鶩。

基於這片高坡地只有三十多公頃,茶葉產量稀少,而「凍頂」的價格日見飛昂,於是先是地處彰雅村附近的永隆、鳳凰兩村茶農也把所產茶葉冠上「凍頂」,魚目混珠以圖厚利,後來甚至低海拔地段的茶農也起而效尤,終於造成「凍頂」滿天下,滋味千萬種的混亂現象。於是業界行家就創出「凍腳」名詞,以資分野。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gene8&aid=1804703

 回應文章

逍遙散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放鞭炮了
2008/04/25 22:51

謝謝電小二,

讓本文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生活天氣|貼心下午茶。


JohnWong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求教潽耳
2008/04/22 23:11
台灣的茶葉真是獨步全球
不過公私兩忙,實在沒法天天好整以暇的坐下來品茗
只能偶而到貓空的茶坊閒聚
說到這個,上次朋友帶來雲南潽耳
試了半天,茶葉量和浸泡時間拿捏不準
喝起來挺怪味道的
散老博學多問,寫篇潽耳的沖泡法教教小子吧

-= John Wong =-
MSN & E-Mail : johnwong1971@gmail.com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子曰:祐者助也。
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
逍遙散客(yugene8) 於 2008-04-23 02:05 回覆:

任何品類的茶葉,等級(品質)優劣,絕對左右茶味的良窳。

晚近普洱茶風行,贗品充斥,這種非自然發酵(甚至運用化學藥劑催化普洱發酵)的「假普洱茶」集酸、霉、澀、苦於一身,陸羽再世都沒法讓它順口。尤其飲之會傷身,允宜慎重。

拙撰【恣意人生 - 閒話「普洱茶」 】或許能提供您辨識真偽的線索。建請先撥冗參考。

Ps,普洱茶是經過數十年自然陳化的完全發酵茶,因此沏泡前需要先把預備沏飲的部份自密閉罐取出,剝鬆放在乾燥的碗盤,讓它與流通的空氣接觸(忌太陽直曬),呼吸至少十五分鐘後再投入壺裡沏飲,這個「活化」的動作,攸關整體「滋味」,併供 酌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