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2/01 10:06:30瀏覽1338|回應0|推薦35 | |
此次的金門之旅,行程安排我們到金門東南方料羅灣海邊的「南石滬公園」旅遊,此處過去曾是金門開採花崗岩的礦場,特殊的岩壁景觀讓南石滬公園有「迷你張家界」之稱,金門的花崗岩因為紋路優美、質地堅硬,例如台北的中正紀念堂、桃園的國際機場等著名建築有部分的石材都是來至此地,一直到民國91年(2002)才因開採花崗岩已不符合經濟效益而停止開採, 它是金門曾經有過的產業文化記錄遺址,金門縣政府為了配合環境保護與發展觀光事業而將礦場改建為「南石滬公園」,現在的礦區已成為大型水池與公園綠地,金門縣的金湖鎮於民國109年(2020)7月在南石滬公園新建的【喊泉】完工,遊客只要投入10元硬幣就可對大喇叭造型的「大聲公」大聲吶喊40秒鐘,當音量超過50分貝即可啟動噴泉,喊聲越大聲喊得越久,則噴泉噴得越高也噴得越久,大聲喊叫可讓喊者充分紓解心中的壓力,這個「喊泉」頗為新穎,是我們國內、外旅遊第一次遇見的設計。 (南石滬公園航拍圖,照片取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遠眺南石滬公園景觀) (南石滬公園的噴泉) (喊泉的喊話用的大聲公) (喊泉未喊話前噴泉無水噴出的景觀) (喊泉經大聲公叫喊後噴水的景觀,喊聲越大水噴得越高) (喊泉設備使用説明) 另外的行程安排到號稱「類似摩西分紅海」的【建功嶼】,那是防守金門的一個小島嶼,位於金城南門的浯江溪口,面積只有500平方公尺,是金門與烈嶼之間的海上衛哨,我們從金門本島的「延平郡王祠」前下車,走到海邊沿著一條以石版舖面的海上道路到達「建功嶼」,該條海面通道只有在海水低潮時才能通行,潮位高時海上通道既沒入海中,因而有類似【摩西分紅海】的稱謂,海上通道有四個高聳帶著斗笠的「石蚵人」像,滿潮時就像石蚵人入海採蚵的樣子,建功嶼島上有多個碉堡以及一座高9公尺的【鄭成功】大石雕,石雕面對鄭成功故鄉「南安」的方向,大家都知道是鄭成功(1624~1662)是反清復明的英雄,他自明永曆11年(1657)起曾三度率軍北伐,一度還打到南京,遭擊退後固守廈門與金門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建功嶼現已成為金門的新十景之一。 (遠眺「建功嶼」及海面通道景觀) (海面通道上的採蚵人像) (近觀建功嶼的入口處) (建功嶼上的英雄人物「鄭成功」石雕) (從建功嶼上的士官長紀念碑,回看「摩西分海」的海面通道) (從建功嶼看海中的石蚵柱與金門本島) (建功嶼上的碉堡) (建功嶼上的殉職士官長紀念碑說明) (從建功嶼看興建中的金門大橋) 金門「山后民俗文化村」位於金沙鎮,是到金門旅遊不會錯過的景點,它是一處完整的古厝聚落,占地約一千多坪是旅日經商有成的王國珍、王敬祥父子號召其族人聘請江西名建築師設計,從每戶的位置、空間、庭院、閣樓、宗祠、學堂甚至巷弄之間的排水等等無一不詳加規劃,採棋盤式部局左右對稱,使用泉州白石砌牆、交趾陶裝飾屋簷,石雕栩栩如生,極具雕樑畫棟之美,它始建於清光緒26年(1900)歷時25年才完成這處閩式傳統建築,包括一棟宗祠、一棟學堂及十六棟工整對稱的二進式雙落古厝合稱「十八間」,它是金門保存最完整的聚落,建築依山面海井然有序,遊客站最喜歡在巷弄中拍攝 山牆、燕尾、馬背與藍天,我們瀏覽了各處開放的空間拍照後就離開到下一個旅遊景點。 (金門公車開往「山后民俗文化村」站牌) (山后民俗文化村的空拍圖,取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山后民俗文化村的入口牌樓) (民俗文化村的入口處廣場景觀) (民俗文化村的宗祠) (民俗文化村的學堂) (民俗文化村的閩式建築) (民俗文化村的巷道與排水) (民俗文化村的巷弄) 註:少量照片取自網路(已有註明來源)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取下。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