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的三重奏作品
舒伯特寫過兩首絃樂三重奏(D.471、D.581)、兩首鋼琴三重奏(D.898、D.929)、一首為鋼琴三重奏的《夜曲》(D.897),和一首降B大調奏鳴曲樂章(D.28),數量遠比海頓、莫札特或貝多芬都來得少。其中D.898和D.929的兩首鋼琴三重奏(Op.99、Op.100),更是他晚期非常優秀的室內樂作品。 一八二七年,舒伯特和幾位朝夕相處的音樂家朋友,時常以三重奏自娛,他們就是提琴家伊格納玆‧舒龐吉、林克(Joseph Linke)及鋼琴家波克雷(Carl Von Bocklet)。由於這幾位朋友的影響加上自己對三重奏和聲技巧的進一步探討,在同年的秋天,舒伯特寫下這兩首藝術精品。第一號鋼琴三重奏D.898雖曾一度在私人的場合發表,但在舒伯特生前卻始終未能公開演奏,然而這兩首曲子都有著優雅高貴的旋律、奔放的節奏和嚴密的結構,加上浪漫風的憂愁感,聽者無不為之動容。 舒曼於一八三六年曾在他的「新音樂雜誌」上撰文評論這兩首作品:「一聽到舒伯特的三重奏(D.898),所有日常生活的緊張與喧鬧即告煙消雲散。」他也對這兩首三重奏提出比較:「第一曲(D.898)高雅、親切而清純,慢板樂章在次曲(D.929)中雖達到一種令人驚怖嘆息的高潮,但是在第一曲中卻有如一首安祥的夢幻曲,充滿人類情感的起伏;詼諧曲樂章的情形也大致類似……我無法分出這兩首曲子的高下,時間孕育了這些優美的作品,卻不能立刻再產生另一位有如此才華的作曲家。」另一方面,從D.898當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特的樂器平衡,可以明顯的發現鋼琴地位的提升,其間意想不到的轉調和無窮變化的和聲,在在展現舒伯特晚期室內樂作曲技巧純熟的藝術境界。 也是為鋼琴三重奏而寫的奏鳴曲樂章D.28,創作時間剛好是在貝多芬完成他大規模的《大公》三重奏的次一年(一八一二年),當年舒伯特才十五歲,正在維也納音樂院跟隨薩里耶利學作曲。以那時的舒伯特,D.28無法和貝多芬深遠的內容相提並論,而傾向於海頓和莫札特的樂風是可以理解的。此曲雖以古典的傳統手法譜成,附有簡短發展部的奏鳴曲式樂章,不過以傳統的雙主題形式譜成的呈示部,卻有不同的處理手法,而再現部雖以呈示部的同樣形式譜成,但卻以不同的素材加以開展,舒伯特很早就已表現出他創新與自由的作曲手法。 單樂章的鋼琴三重奏《夜曲》D.897據考原是D.898中的一個樂章,之後不知何故舒伯特另外替D.898作了一首行板來代替這個慢板樂章,不過這個慢板樂章卻因其柔美的旋律和靜謐的情調,常被單獨演奏而自成一獨立樂曲。 舒伯特為絃樂三重奏留下一首完整的作品(第二號,D.581),以及一首只有快板樂章和部份第二樂章的未完作品(第一號,D.471),作曲年代分別是一八一七和一八一六年,屬於中後期明朗流暢的風格。舒伯特的絃樂三重奏雖然也是相當優美的作品,但是和同時期的絃樂四重奏以及後來的鋼琴三重奏比起來,這兩首曲子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就錄音來說,數量也不多,但是由葛羅米歐領軍的葛羅米歐三重奏團在Philips留下了獨霸一方的演奏,套裝2CD中同時收錄了上述的D.28、《夜曲》D.897及兩首鋼琴三重奏,是「一網打盡」的理想選擇。 至於鋼琴三重奏的版本則多上好幾倍,蘇克三重奏團(Denon)的高雅端莊和鮑羅定三重奏團(Chandos)的緊湊敏銳,各有其支持者。除了長期搭檔的室內樂團體外,以大師級獨奏家臨時組合的演出,亦有著相當豐盛的結果。其中魯賓斯坦、謝霖和傅尼葉的巨匠組合(RCA),有著強烈的說服力,雖然是魯賓斯坦在主導音樂,他詢詢善誘的引導著兩位後輩,三人氣質接近的演奏內涵散發出致命的吸引力。夢幻組合柯爾托、提博和卡薩爾斯的合作(一九二六年,EMI),則是追尋前輩大師演奏風格的最佳途徑,三位「當紅」的獨奏家是如何捐棄成見融入舒伯特和其黨友至死不渝的友情中?唯一的答案是對音樂的熱愛!以發行低價位CD出名的荷蘭Brilliant公司,最近也出版D.898和D.929的兩首鋼琴三重奏(Op.99、Op.100),加上鋼琴三重奏的《夜曲》(D.897),這個以女鋼琴家沃茲Klára Würtz為首的阿姆斯特丹鋼琴三重奏團,他們的詩意與柔情亦讓人窩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