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分享]《但盡凡心》乞丐與推銷員
2013/09/18 13:31:26瀏覽553|回應0|推薦0

由劉發泉先生所編《但盡凡心》系列小品,是師大附中研習佛學時的輔助資料,其中有相當多動人的小品故事。第四集中有篇〈乞丐與推銷員〉相當有意思,值得我們深思~(以下皆為原文)

乞丐與推銷員

有位富商趕著去開會,當他走到大門口時,看到一位衣著破舊的人以哀求的口吻在推銷著鉛筆。這位富商覺得他很可憐,就給了他一百塊錢,匆匆的走入大廳。走著走著,富商覺得不妥.就又折了回去,再次來到此人面前,向他要了幾枝鉛筆,然後抱歉的解釋著說:

「我那一百塊錢是向你買鉛筆的.對不起哦!我們都是商人嘛!」

過了一年,這位商人又去參加一次社交聚餐,吃到一半時.突然有一位衣著亮麗的商人,走了過來,對富商說:

「先生,你可能已經忘記我了,但我是永遠都忘不了你的。你就是那位給我自尊、自信的人,我一時以自己是一個推銷鉛筆的乞丐,你卻適時的提醒了我,我是一個商人!從此我就開始努力推銷鉛筆。」

說完就遞上一張名片,他已是一位成功的行銷經理了。

附註:
在美國舊金山的漁人碼頭,可以看到很多在街上賣唱的藝人,當場獻唱或耍把戲給你看,結束時,當然希望你賞個錢,如果你給他們鎳幣(quarter).他們會不高興還給你錢,並說:「我們是獻唱的藝人.不是乞丐!」可是看起來明明就像乞丐,但是他們自認為「尊嚴」更可貴。前面的故事.也是一個自我地位的肯定的問題,那位富商第一次把門口推銷鉛筆的推銷員當做乞丐布施,後來他覺得這樣做是不給人尊嚴,這種濫慈悲的同情心是不對,於是再回頭取了他該取的鉛筆。果其他的舉動,刺激了這位推銷員的上進心,使他成為一位行銷經理。可見我們的每一句話、每個動作,都會給別人帶來某一個程度的影響。菩薩六度萬行中,都需以般若智慧為前導,才不至於誤用誤導。如以第一布施波羅蜜為例,我們看到乞丐.施以財物,首先要教他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不念就不布施,念了才布施,而且要在他面前看他念,這樣才能成為「無漏施」。我們要了解,並不是因為他是乞丐,我們才給予布施,而是因為乞丐沒有乞丐相,乞丐相也是緣生,而我們也是緣生、因為緣生,所以性空;我們並沒有因為能布施金錢財物而認為了不起。其次,就所布施的金錢而言,錢不過是經濟社會上流通的財貨勞物而已,隨時流逝,並沒有什麼東西,只是第六意識的妄作空想,在道理上也是緣生性空,如此,所施的金錢緣生性空,被施的乞丐也是緣生性空,而能施的我也是緣生性空,相對於乞丐所念的「南無阿彌陀佛」也是緣生性空.這樣才是菩薩大利眾生的布施。

如果我們不懂這番道理.我們的布施就變成一般的布施.只能夠說是福德而已,連一點功德都沒有。所以.只要我們能夠教他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有功德了,而且功德很大。因為他今天墮落當乞丐,我們能夠讓他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或「南無觀世音菩薩」,念了幾句之後,他就種下了自己的菩提因,有了這些菩提因,不管他流浪何方.只要這個菩提因發起來.他就會信仰佛教,就會追求其正的解脫之道。

今天我們在社會上.看到許多富有的人,他們雖擁有財富與地位,富貴一生。但是他不懂得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南無觀世音菩薩」。他或許要經過幾千生、幾萬生,若遇到有緣人教他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那個時候他才種下無漏善根,他才不致於墮落三惡道.只會一世比一世的增上、好轉起來。所以,如果我們能教任何人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無漏因功德就種下去.這樣才叫做大利精進布施。

師大附中老師編出如此寶書,卓俊辰校長視而不薦,卻去推薦朱學恆的書,真是教育界的怪現象。

【延伸閱讀】 更多《但盡凡心》的好文章請點此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oyoman&aid=859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