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B肝疫苗烏龍 聯合報被設計?
2006/12/17 09:58:16瀏覽944|回應1|推薦0

打過四劑疫苗 15歲少年仍罹B肝

【記者王瑞伶、陳惠惠╱連線報導】澎湖縣十五歲林姓少年曾注射過四劑B型肝炎疫苗,數月前卻診斷罹患急性B型肝炎,病例罕見。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施文儀昨晚表示,過去很少有接種B肝疫苗後又遭感染的案例,疾管局將調查,了解問題。

「第一次聽到有人打過B肝疫苗還罹病」,高雄市衛生局疾管副處長陳惠珠對此也訝異,建議十歲以上青少年最好再檢查,必要時再度施打。

疾病管制局曾委託臺大研究發現,新生兒完成B肝疫苗接種的十五年到十八年後,保守估計,有百分之廿的體內抗體或免疫記憶已經消失;是否須要再補打,醫界迄無定論。

林姓少年今年元月發病時,高燒不退、全身倦怠、沒有胃口,無法起床、小便咖啡色,皮膚暗黃、腹痛且肋腹積水,家人緊急從澎湖轉診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他的黃疸指數高達十四,凝血功能異常,病況危急。

小兒胃腸肝膽科醫師施相宏診斷後,確定少年患B肝。他說,林姓少年沒有刺青、穿耳洞、喝酒、吸毒,也未曾在澎湖找赤腳醫生打針,父母親非帶原者,排除感染B肝的危險因子;不過林姓少年去年年底因牙痛就醫,少年父母懷疑是否因此被感染。

施相宏表示,第一代B肝疫苗是一九九二年以前的疫苗;第二代是一九九二年以後的基因疫苗,目前尚未發現問題,建議八十一年前施打第一代B肝疫苗者,最好再檢查比較保險。

高雄榮民總醫院急診部主任張宏泰說,台灣是全球最早施打第一代疫苗的,施打時間七十五年到八十一年,按理注射B肝疫苗後不會感染,但所有疫苗並非絕對有終生抗體,抗體時效可能隨時間改變。

林姓少年後來在高醫住院治療一個多月,出院時黃疸指數降到二以下,回診正常而且有抗體。

【2006/04/24 聯合報】


此篇報導原刊於聯合報當日頭版頭條,4/26自由時報刊登了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批評與警告。報導中另一篇關於苗栗的報導,尚未找到原文,故未置入。

B肝疫苗新聞 聯合報導不實

(2006.4.26,自由時報A9版)

【記者胡清暉、趙靜瑜╱台北報導】聯合報連續兩天報導施打B型肝炎疫苗仍得B肝的個案,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批評,聯合報二十四日頭版所指的十五歲林姓少年,查無此人,二十五日報導的苗栗十九名病例,經查是B肝帶原者,而非肝炎患者,因此要求聯合報更正,否則將開罰,最高可罰四十五萬元。

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聯合報二十四日頭版報導「打過四劑疫苗 仍罹B肝」,內文所指的澎湖縣十五歲林姓少年,在調閱資料後發現並沒有這名患者,文中所描述的少年發病情況、沒有刺青及吸毒,均與事實有出入。

聯合報表示,因記者採訪時的確從採訪對象口中聽到這樣的說法,後來證明事實是錯誤的,聯合報也不能推卸責任,但有「啞巴吃黃連,有口難言」之感。聯合報將於今天登出經查證後消息,至於是否更正,並未作正面回應。

聯合報記者昨天向苗栗縣衛生局查證,衛生局長羅財樟表示,這十九名學生並非全部都是B肝患者,其中十七人屬B肝帶原者,另兩名學生因為肝功能指數過高,確定是B肝患者。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oyoman&aid=600248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也打過四劑,但還是變成B肝帶原
2008/05/25 22:41

其實我也是完整打完四劑B型肝炎疫苗後,半年內再度檢查時就發現已變成B型肝炎帶原者了。我曾問過醫生怎麼會這樣?但醫生也答不出來,只說很少遇到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