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丹(Dennis Ritchie):
10/8您默默地走完這一生;和老賈(Steve Jobs)相反,只有TechCrunch上小小的一則報導(Father of C And UNIX,Dennis Ritchie, Passes Away At Age 70),但是您的貢獻比科技名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家都知道iPhone,iOS是它的核心,Objective-C則是用來撰寫iOS的程式語言,Objective-C遺傳完整的C語言(只用了一點small talk);即便是android的Java語言也處處有C的身影。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Linux是iPhone 這幢豪宅的地基,沒有Linux、就沒有iPhone,然而,Linux則是Unix的後代。
講到C和UNIX,就得講講C的前生今世,C語言是您和Brian Kernighan、Ken Thompson所作,UNIX則是你們三人玩成一團後的結果。三、四十年前你們播的種,成就了iPhone這棵大樹。
31年前,我在威斯康辛大學電腦系裡,第一次使用DEC公司的PDP11/70及VAX機器,其程式語言就是C。因而認識了你。
那時,我是來自台灣的「摩登原始人」,在台灣,還是用打卡機,將一行行的程式打在一張張卡片上,再放進讀卡機(像大樂透讀紙機)輸入計算機,得到了報表—syntax error(執行錯誤),原來,i打成了1!
當時只要坐在終端機前就可打程式,打完立刻執行,執行完馬上有答案,是極大「科技震撼」。
現在火紅的行動裝置、雲端裡面,到處是UNIX+C的後代。火炬終歸有熄滅的一天,火種卻永遠存在。
老友,farewell。我能想像,如同幾米所說:「躲在世界的角落」,您一定是被老賈叫去,偷偷地躲在宇宙的一隅,玩什麼好玩的了。六、七年後,若台灣出了個七歲金童,發明了D語言,另一個5、6歲小玉女用D開發了「搗蛋鳥」,必定是一個70歲、一個56歲的你們,又從i次元回到人間了。
See u!
Best regards,
阿傑(陸士傑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