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分享]《但盡凡心》不住相布施
2015/10/19 13:33:20瀏覽845|回應0|推薦6

由劉發泉先生所編《但盡凡心》系列小品,是師大附中研習佛學時的輔助資料,其中有相當多動人的小品故事。第九集中有篇〈不住相布施〉相當有意思,值得我們深思~(以下皆為原文)

不住相布施

誠拙禪師在圓覺寺弘法時,法綠非常興盛,每次講經時,信徒都擠得水洩不通,因此就有人提議,要再擴建更寬敞的講堂。

有一位信徒,用袋子裝了一百兩黃金,送到寺院給誠拙禪師,說明是要捐助建築講堂之用。禪師收下黃金,就忙著處理別的事,信徒對此態度十分不滿。心想:一百兩黃金可不是個小數目,怎麼這個禪師拿到這筆鉅款,連個謝字也沒有?於是就尾隨禪師的後面提醒道:

「師父!我那口袋子裝的是一百兩黃金呀!」

  禪師淡然應道:
「你已經說過了,我也知道了。」

信徒更是生氣,提高嗓門道:
「喂!師父,我今天捐的是一百兩黃金呀!難道你連一句謝謝也沒有嗎?」

禪師剛好走到大雄寶殿.就停下來,轉身道:
「你捐錢給佛祖,功德是你自己的,如果你把布施當成一種買賣,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說聲謝謝!從此你和佛祖的關係是銀貨兩訖!」

附註:

這雖是一則禪門趣譚,但是也警醒我們.布施時不能住相,不可以把布施當成銀貨買賣。

《金剛經》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六度以「布施」為首,因「布施」包括菩薩一切六度萬行故:「布施」就是捨,捨到無可捨,連捨的念頭也要捨,才能出三界輪迴。「布施」除了財施之外,還有無畏施和法施;而六度中,持戒、忍辱可屬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可屬法布施。

在「布施」的性德上:「布」即是普遍,「施」即是散盡;也就是說,藉由外相的裡種施為,爭能散盡心中的妄念習氣,滅除一切煩惱苦因。進一步說,「布施」就是放下,眾生固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故不肯放下;若能真正明了「相有體空」的道理,則對於外面的六塵境界絕對不會執著,必能放下身心世界.念念清淨而行於布施。

經文中,佛陀教誨菩薩要明白不住六塵的布施,其福德加虛空不可思量。為什麼佛陀把布施福德的果報喻為虛空呢?因為虛空具有遍一切處、高大殊勝、不為萬物所破壞的性德。然而果乃是從因中而來,我們若能在布施時,心如虛空般坦蕩無為,沒有一點親疏好惡的揀擇,果報就能像虛空一樣廣大殊勝!

師大附中老師編出如此寶書,卓俊辰校長視而不薦,卻去推薦朱學恆的書,真是教育界的怪現象。

【延伸閱讀】 更多《但盡凡心》的好文章請點此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oyoman&aid=32389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