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就是要經歷「小小的死亡」,我們才能不斷超越自我:記一場結合合唱團的「刻意練習」講座
2022/03/28 14:47:59瀏覽1980|回應0|推薦17

記得求學過程中的教室牆壁,總有一些朗朗上口的名言佳句,似懂非懂下寫在作文簿裡好像也很好用,譬如這句:「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但我們真的懂它嗎?說實話,我直到步入中年,有了充分的閱讀和人生體悟後,才完全明瞭:其實這句話不就是「刻意練習」的寫照嗎?!

寒徹骨,就是逼你走出舒適區,進入學習區和恐慌區的交界,折磨一番後的大徹大悟;套一個最近我很喜歡引用的形容:「小小的死亡」。

舞蹈家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描述她刻意練習的感覺很生動,甚至有點誇張:「跳舞看起來很迷人、輕鬆、愉悅,但要達到那種天堂般的境界過程並不容易,你會非常疲憊,感覺身體連睡覺時都在哭泣,有時會陷入極度的沮喪,每天都經歷小小的死亡。」(「恆毅力」,p.160)

為了主講上週五的「刻意練習」大型講座,我在五個月前組了一個16人的合唱團,要直接驗證和示範:什麼叫「刻意練習」;然後,歷經了17次的團練、1次快閃演出,整個過程就是:目標、執行、反饋、修正,然後在這次的講座中,我們終於完美地呈現了三首曲子:「回憶」、「You Raise Me Up」、「Jambo Bwana」。

一次「小小的死亡」。

猶記一年前同一場子的「原子習慣」講座(https://blog.udn.com/yiter1968/158375897),我也是奮力地結合了三段表演:民歌重唱、日本舞、薩克斯風演奏,來詮釋什麼是「原子習慣」,一樣是不斷的練習、彩排、人力整合、設備整合、簡報配置......,也是一次「小小的死亡」!當時我寫了兩句話來凸顯我的講座中「知行合一」、「實際驗證」的精神:

1.「用嘴巴講最容易,用生命演示最難」。

2.「講座不只是講座,而是每個聽者的『起手式』,為了豐富生活和生命,該做點什麼了!」。

「小小的死亡」,就是要創造困境,勇敢走過生命的幽谷,才能得到最美好的撲鼻香,最後驗證毅力、得到心流的無上享受!是啊!準備講座辛苦,簡報要旁徵博引辛苦,但要結合驗證的表演,才真的是「寒徹骨」!我沒想過個人得失,只想單純分享和推廣理念,如果你也剛好被我感動了,生活能因此有一點點受益,一切都是值得的!

關於刻意練習有一本不錯的書:「我比別人認真」,裡面有一段話描述著刻意練習要如何度過極度無聊與困苦的歷程:

「如果卓越之路一路順風、樂趣無窮,每個人都會去走,這樣一來頂尖者也沒有辦法冒出頭。刻意練習的艱辛甚至是種福音。這表示大部分人都半途而廢,因此,如果你願意,就能高人一等。」(p.116)

厲害的人,會選擇人少的路走,盡量和厲害的人在一起,才能磨練心志、精進自己;「社群乘數效應」(social multiplier effect)告訴我們:百年來人類的平均智商增加了15分,所以要讓自己技能變強,跟技能更強的人在一起就對了!讀書會裡,正向的社群裡,我們每個人都豐富了彼此的生活,良性循環正面地影響我們的生命。

從「小小的死亡」促成「良善循環」,多好啊!

我時常激勵自己:要進步就不要怕苦!魔術師David Blaine是我的偶像,他在2019年TED的演講「我如何閉氣超過十七分鐘」,最精彩的結尾,語氣哽咽卻堅定,衝擊、撼動人心:「做為魔術師,我試著讓人們看到近乎不可能的事情。我認為魔術很簡單,不管是閉氣和洗牌都一樣,你只要不停地練習、訓練、實驗,跨越痛苦以達到最佳境界,這就是魔術對我的意義。」

https://youtu.be/XFnGhrC_3Gs

昨天剛跑完全馬,對我來說,在最後那7-8公里的掙扎、拐著腳跑到終點,也是「小小的死亡」;一場體驗式的講座促成一次「小小的死亡」,就像人生許多的關卡,是置之死地而後生,是破繭而出,是走出幽谷的豁然,是自我超越,更是善的循環;過程雖苦,但使命必達,而天人合一,何樂不為?

#阿得的讀書會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7250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