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廣閱組:洪淑珍 《親愛的安德烈》心得
2009/09/04 17:32:36瀏覽2905|回應0|推薦0

 

 《親愛的安德烈心得

    廣閱組:洪淑珍

        者:龍應台

                  作者簡介:

龍應台 -西元1952年出生於高雄縣大寮鄉,成大外文系畢,出國留學取得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學位。33 歲寫《野火集》, 34 歲第一次做母親,從此開始上「人生」課,至今未畢業,且成績不佳。

安德烈-西元198512月生於台灣,爸爸是德國人, 8 個月大移居瑞士及德國。 2006 年秋進入香港大學經濟系,認為經濟學很「好玩」。

本書內容: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母親在自序中很清楚的表達出: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

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

於是母親邀兒子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寫一個專欄,將父母與子女之間相處一室卻無話可談,深愛彼此卻互不相識,響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樑,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的困境,藉由通信,彷彿黑夜海上的旗語,被其他漂流不安,尋找港灣的船隻看見了。母子兩自2004512日起至2007825日止長達三年,36封的家書搭起兩代溝通的橋樑,母親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18歲的人,而兒子和母親也有了連結的分”。

心得報告:

本書母子兩代之間存在著東西文化及本位主義的差異,就如安德烈所言:「你為什麼不試試看進入我的現代、我的網路、我的世界呢?你為什麼不偶爾去個你從來不會去的酒吧,去聽聽你從來沒聽過的音樂?難道你已經老到不能接受新的東西?還是說,你已經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經定型的不能動彈?」現在的年輕人就像海綿一樣不斷的吸收新知,作父母的為了跟上時代的腳步,也不得不拼老命的學習、自我成長,才能了解E世代年輕人的想法。在重新認識彼此的過程中,看到急著獨立與探索世界的青年,也對應這世代父母的挫折與掙扎。

親子之間的愛不能是一廂情願的,認為愛就是「用我的方式來保護你」、「你變成我眼中的可造之才」,這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態度,會帶給孩子莫大的壓力,其實真愛是要學習「傾聽」,才能給予對方所需要的。書中媽媽提到:『恐怕每一代的年輕人都比他們的父母想像的要複雜、要深刻得多。我不會「判」你,安得烈,我在學習「問」你,「瞭」你。成年人鎖在自己的慣性思維裡,又掌握訂定遊戲規則的權力,所以他太容易自以為是了。「問」和「瞭」都需要全新的學習,你也要對MM有點兒耐心。鼓勵鼓勵我吧。』這段話說的真貼切,在我們華人的思維裡,不管你幾歲,只要你站在父母身邊,你就是「小孩」,你沒有身分,沒有聲音,完全忘了他是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有時候父母都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了,覺得孩子們沒有我來照顧會過的很辛苦,其實說穿了只不過是要突顯自己的重要性罷了。適時的學會放手,不要把孩子當成私人財產,給彼此多一點空間與自由。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蕀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

在坊間有很多關於親子溝通的書籍,書中所談的道理人人懂,但實行起來卻有難度,有時直接以言語的溝通,仍難脫自己是長者的權威方式,親子間很難坦誠相待。本書是一部私己、親密與真實的母子生活手記。惟有像本書一樣透過書信的方式,讓雙方的思緒沉澱、過濾不好的言語,才能暢談彼此的觀點及立場,為千言萬語開啟一扇窗。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ffy&aid=3286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