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生活應用 : 石慧娟 《生死之謎》(一)影片觀後感
2009/09/04 17:16:32瀏覽597|回應0|推薦0

生死之謎

 生活應用 :  石慧娟

拍攝地點:拉達克

出版公司:藏漢文化事業

                      1.前往佛陀的國度   2.生死機構    全長80分鐘  

主要分為四個主題:

1.以一個已是往生者  (才仁巴丹)

2.以一個高齡96歲的長者如何準備死亡的來臨 (丹津)

3.以一個西方文化即將面臨死亡的人,死亡機構如何認識死亡

4.法王開示

拉達克是一個非常虔誠的佛教國家,所有的人民對於生命是無限的,且是生生世世的觀念,都非常的瞭解,而且都以歡喜心來面對,因為人一出生就要面對死亡,死亡之後也會輪迴,所以全村的人都以念經為主要的工作.

 才仁巴丹是一個已去世的人,他的家人為他準備喪禮,村中有一位滾喬卻商法師每天為他祈讀度亡經,因為度亡經在拉達克傳承好幾年了,且都會為往生者祈讀度亡經度亡經不只是為往生者祈求解脫,也可為在世者祈求佛祖加持.

 神識離開身體就是死亡,也就是中陰,中陰的時間可達49,所以須在他中陰時間為他祈讀經文,若往生者在世時是一位有修行且種善因的人,在中陰時期較能安全度過.

才仁巴丹在往生的第三天,家裡請來多丹仁波切,為他祈讀經文,仁波切為他祈讀頗瓦法,若死者生前的修行很好,那對頗瓦法會有感覺,而其示現是神識會由丹田進入喉嚨再進入胸部,然後由頭頂而出,當多丹仁波切幫亡者祈讀完後,會灑一些穀物在亡者頭上感謝佛祖加持,當多丹仁波切回去後,滾喬卻商法師幫亡者檢查頭部,是否有示現,結果亡者鼻孔流出血水,證明才仁巴丹往生善趣,下生會是好的.

 神識在離開身體時,若在世時有修行且種下善因的人,可見到紅光,不要去害怕他,那就會得到解脫,在第八天時會出現憤怒的神明,也不要去害怕它,因為它只是自己的心魔而已,在這一天認清自己的心魔即可得到解脫,則是認識和解脫是同時發生的,在中陰時期中會遇見五方魔,那都只是在干擾你而已,所以必須確定自己的宗教,

 丹津是一位非常虔誠的96歲佛教老者,每天祈讀經,跪拜佛祖100次以上,他認為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死亡,因為他認為已活得夠久了且肉體已感覺衰老.

每當天氣較好時都會去村裡散步,在散步的同時跪拜祈求佛祖保佑村民健康快樂,也對動物布施糧食,到村中轉法輪祈求佛祖加持,讓家裡的人健康快樂,所以他會很滿意佛祖為他作的任何安排,因為他相信佛祖.

 西方有位愛滋且癌症重症者,醫生宣布生命只剩下6個月,他完全無法接受自己時間所剩無幾,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了生死機構,接受生死機構的照料,

生死機構是一個為即將往生者所設立的機構,如同安寧醫院,但他是設立在社區內,並不是醫院機構,生死機構的創辦者因緣來到印度,得到了中陰解脫經,他回到國度後把它翻譯為英文書出版,得到非常大的迴響,所以成立生死機構,想幫助即將死亡的人,能認識死亡且接受死亡,因為死亡是會來的,並不是您不會死,或不討論死亡就不會死,若知道人都是會死,那為什麼要去害怕它,或不討論它呢?主角經過執事人員幾次的祈讀經文內容後,非常高興有這麼一部經文是如此殊勝,所以也接受死亡的事實,也願意與他人討論死亡.

 經過前面三段的敘述 法王作一個開示:再惡劣的情況下,如果都有做準備,做最好的準備,那都能安然的度過,若要死的安全就必須了解死亡的情況,且習慣它,那都能面對的,我們來自何方?要去何處?雖然糊里糊塗的來,但要明明白白的去.會害怕死亡是因為您還沒準備好.

所以法王說他並不害怕死亡,而且希望死亡的到來,因為那是體會內在經驗的機會,而且他非常希望能利用中陰的那一霎那.

 結論:了解生命是無限的,是會輪迴的,所以把握暇滿的人身時種下善因,深信三寶的功德,佛祖的功德,緣念祈求,對一切友情發慈悲心起善心,造善業就會得到佛祖的觀照,對死亡的真相瞭解,時時做最好的準備,確定自己的信仰,保持純潔的想法

,那就會安然度過中陰時期,死的安全,且會得到佛祖加持與解脫。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ffy&aid=3286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