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20 13:59:18瀏覽5524|回應5|推薦20 | |
最近我聽到「慈禧醫院」,實在不懂是什麼意思?難道跟慈禧太后有關嗎?仔細問清楚,原來是「磁吸醫院」,但是我還是不懂?經過一番討教,約略知道磁吸醫院是提倡醫院的制度安排要「人性化」,能夠吸引員工安心而全心投入的工作環境,與「血汗醫院」是兩個極端。 衛生署很鼓勵這概念,理念方向上當然沒錯,但實際上我問十個人,有十一個不知道「磁吸醫院」是什麼?唉,又是一個「拷貝」或「翻譯」外文的名稱,那為什麼不用「幸福醫院」之類比較貼近一般人、正常人的名詞呢? 群體醫療職業中心 民國71年我從哈佛大學回來,擔任醫政處副處長,當時衛生署正在推動「省市立醫院改進計畫」以及「基層醫療保健計畫」,而在基層醫療保健計畫中的重點,就是要把衛生所改成「群體醫療執業中心」,衛生室改為「基層醫療保健中心」。 世界衛生組織在1979年,提出一項「health for all」目標,時間訂在西元2000年為目標年,世界各國要以基層醫療保健為手段,在2000年達成全民健康的概念,相信大家都可理解。但「群體醫療執業中心」這個名稱連我自己都很困惑,更何況是一般的民眾呢? 騙騙鄉下人還管用 「群體醫療職業中心」這項名稱,來源是美國的聯合執業(group practice),鄉下衛生所在當時受「總統牌醫師」的影響,病人門可羅雀,民國72年開始,陸續派公費醫師及大醫院醫師下鄉看診,成果是蠻好的,不過後來醫師數量日增,也因健保規劃有醫師願意到鄉下開業,最後群體醫療職業中心的醫療功能漸漸不重要了,階段性任務完成,名稱也回到大家所熟悉的衛生所。 台灣在民國70年代,經濟剛要起飛,國人不免會自信心不足,所以會用一些外國人的名堂,來騙騙鄉下人,說這是國外最流行的制度,崇洋媚外是成功的因素之一,拜這新鮮名詞之賜,倒也解決了無醫鄉的問題。 在地老化 而在老人照護方面,有一個政策叫做「在地老化」,這是社會學者根據英文(Aging in place)所翻譯出來的,但我對這個名稱很反感,因為在台灣社會中,是滿忌諱提到「老」的,我們會說:「銀髮」族、「金齡」族,也稱年老者為長者,長者的故事稱不老騎士、青春啦啦隊,日本的老人照顧計畫叫「黃金十年計畫(gold plan)」。「老化」一詞,給人不吉利的感覺,「在地老化」的名稱實在不恰當,還好「在地老化」只在學者圈內使用,不知道老人的想法如何? 「在地老化」的政策內容,是希望老年人可以在自己生活的地方以及熟悉的環境中,也就是自己的社區和家庭,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路。不過在台灣真的是一大挑戰,台灣的環境跟外國不一樣,社會結構、人群間的關係也不同,台灣是以家為中心,當兒女沒辦法隨時待在長者身邊時,社區資源及社會設施仍不健全,所以大部份人會將長者送到專業養老機構,或請外傭來家中看護。 對於老年人的最佳照護模式,未有定論,許多養生村等型態的老人照護機構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要將在地老化政策實踐在台灣,還言之過早。
台灣的全民健康保險原本是一個很外國的制度,德國在1886 年就開始有疾病保險措施,公、勞、農保是沿習日本制度,但是由國內學者參考加拿大、美國、日本、德國的制度之後,由哈佛教授蕭慶文擔任總顧問,在民國84年,自行研發出具有台灣特色的全民健康保險,由中央統一保險制度,與日本那種分散式的保險不同,韓國在2000年看到台灣的單一制,也學台灣修法改制,而日本至今,仍為其分散式的制度頭痛不已。 要擁有自己想法和自信 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是全世界的領航者,與上述好幾個例子相比,我們擁有自己的想法和自信,依照台灣本土社會文化的氛圍,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政策和制度。 總而言之,我們不該老是跟著歐美國家的屁股跑,如果歐美真的那麼厲害,就不會有現在的歐債危機了!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