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3/07 00:30:25瀏覽1458|回應0|推薦8 | |
民國64年,自醫學系畢業,當兩年兵,再唸兩年公共衛生研究所,葉金川68年就到衛生署工作,後來到美國哈佛大學公衛學院唸流行病學,71年回來就擔任醫政處副處長(處長從缺),直到87年離開全民健康保險局總經理的職務,整整20年的時間都在做公衛人,而走上公衛這條路,其實深受台灣大學陳拱北教授影響。 在台灣大學唸書期間,葉金川其實不想當一位辛苦、忙碌、有地位、高收入的醫師,他常常思索:「同學們都這麼優秀,我的專長在哪?」一直到跟隨陳拱北教授做研究、幫忙寫論文時,葉金川發現教授做的「台灣癌症地圖分布」等研究很有意義,加上家裡沒什麼壓力,就決定開拓公衛的領域。 至於會進到行政體系,葉金川說:「那是意外,不是我刻意的安排。」從事公衛的人,常常跟衛生署很熟,他的老師陳拱北就曾經向當時的署長王金茂推薦:「我有個學生,還在當兵,以後要好好培養他。」這使得葉金川一退伍就進入衛生署當技正,一年後更考上公費,赴美深造。 後來,由「科技教父」李國鼎所主導的科技顧問小組,向國內外優秀華人廣發武林帖,希望有志之士回國貢獻所長,當時行政院長孫運璿從菲律賓把許子秋找回來當署長,許署長就任第一件事就是加強團隊陣容,他不在乎經歷、年齡,只要是人才就會重用,找來找去,發現唸公衛研究所、在署裡做過事、正在哈佛攻讀博士的葉金川就是署裡要找的人,於是希望他回國。原本想去教書的葉金川,於是放棄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哈佛高學位,他的想法是:「我拿公費,是政府花錢培養我,當政府需要我,總是應該盡一點義務。」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