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11 14:37:46瀏覽4509|回應1|推薦8 | |
適逢建國百年之初,整理台灣百年公衛史,希望年底能出書,先整理大要,精彩人物及故事就等所有公衛人一一來述說了。 台灣醫療現代化啟蒙 百年之前的台灣,因氣候炎熱潮溼,蚊蟲肆虐,衛生狀態惡劣,多仰賴漢醫、中草藥和民俗療法,甚至盛行求神問卜、依賴巫術治病,直到1865年,英國長老會傳教士「馬雅各」在台南設立教會與醫院,之後馬偕、蘭大衛也分別於台灣北部與中部設立醫院,才使得現代醫學在台灣開始落地生根。 日人為台灣現代醫學奠基 1895年,日本人接收台灣的第一年,病死四千六百多人,戰死的只有一百六十四人,也因此,早期來台日人稱台灣為「鬼介之島」。總督府並分別在台北、新竹、台中、台南設立了總督府病院,1897年則興辦了醫學校,也就是臺大醫學院的前身,後來也陸續在各地設立了多所病院及各種專科醫療機構,醫師人力及衛生設施也逐漸增加。 1898年,總督府民政長官主張採漸進式鴉片管理政策,以鴉片專賣制度,登記管理煙癮者,那時台灣人口大約270多萬人,官方登記的鴉片成癮人口是17萬,還有許多人是沒登記的,官方限制鴉片進口,透過嚴格管理,徵鴉片稅收,此舉使得鴉片成癮人口急速減少,1945年日本人離開台灣時,「煙民」只剩兩千人。
此外,加強防疫、檢疫工作,抑制了天花、鼠疫的大流行,也有效控制了霍亂的流行。50年的日治時期,日本人為台灣的現代醫學奠下深厚的基礎。 建構公共衛生體系 戰後的1945年到1970年,這段期間政府經費有限,沒錢興建醫院,但是衛生處得到美援支持,與農復會在各鄉鎮設立衛生所,也設立了縣市衛生機構及公共衛生機構,工作內容包含預防接種、家戶衛生、婦幼衛生、家庭計劃、營養保健、傳染病防治等,主要傳染病像霍亂、結核、寄生蟲、砂眼、腸道感染等在這段期間都得到有效控制,地方病像烏腳病、甲狀腺腫也有相當成果,而這段時期最大的成就,是將「瘧疾」撲滅,在1965年並得到WHO的根除瘧疾證書。 衛生署成立,廣設醫療網 1971年衛生署成立,1975年,醫師法通過重罰密醫,同時醫學生、醫師人力也急速增加,政府也開始擴建臺大、榮總這些公立醫院,投資整頓省市立醫院。1985年通過醫療法,並開始醫療網計畫將公立醫院及私人醫院,像長庚、國泰、新光、奇美、慈濟醫院等,都把它納入醫療網絡中。到了1995年,醫院數量漸趨增加,在全國各地形成了相當健全的醫療網。 全民健保開跑 1988年開始,與論和民意代表要求實施全民健保,經建會經長期規劃,交衛生署籌備,衛生署以紮實的醫療網為基礎,加上充足的醫事人員,克服萬難在1995年整合了公、勞、農保,開始開辦「全民健康保險」,這是50年來台灣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社會制度。 台灣的驕傲 基層衛生建設,從民國34多年就開始建立,經過多年的經驗累積與改善後,已到達一流水準,另外,「全國醫療網計畫,縮小了城鄉差距,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醫療照護。 再來是「疾病的控制」,曾經猖獗多時的瘧疾、小兒痲痺、霍亂這些疾病,在衛生單位的努力之下,大多獲得了控制,甚至是撲滅;在慢性病方面,肝炎防治的顯著成效也一度獲得國際上的讚許。 現在人人聞之色變的癌症,歸功於醫療網絡和全民健保制度所打下的基礎,不管在病患的存活率、治療的方法上,都有長足的進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台灣菸害防治的進展,全民更是有目共睹,目前已經是世界名列前矛的菸害防治國家。 未來的挑戰 2010年,立法院通過將「衛生署」與「社會福利」合併為「衛生福利部」。 因為人口老化,需要照顧的老年人口急速攀升,醫療照護就愈加重要,如何培養大量且專業的照護人員,是一大挑戰。而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得醫療儀器預做愈精密,造價也更加昂貴,所以如何籌措醫療的財源,也考驗著台灣社會的因應能力。 台灣從百年前的蠻荒之地,變成現在公衛醫療的先進國家,這是台灣可以引以為傲的成就,但挑戰接踵而來,更需即早準備,面對未來。 |
|
( 時事評論|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