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Fw: 胡錦濤「深圳講話」後中共政局發展評析
2010/09/09 02:43:01瀏覽437|回應0|推薦2

內政(評) 099-179 號

September 8, 2010


胡錦濤「深圳講話」後中共政局發展評析

副研究員 陳華昇

關鍵字: 中共政治改革 胡錦濤


  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九月六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三十週年慶祝大會」發表講話,受到了各界高度的關注。這是因為日前中共總理溫家寶在視察深圳時,高調提出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的談話,得到台港、海外的重視,並引發大陸內部相當不同的反應。也因此,胡錦濤在此深圳講話中如何定位和評價溫家寶的政改談話,實為各方矚目的焦點。

  就溫家寶政改談話發表後的政治情勢而言,包括新華社等重要大陸媒體均未刊出涉及「政治改革」或「政治體制改革」之標題,僅在新聞內文述及溫氏之談話。在此之際,同為胡錦濤團派的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則大力鼓吹溫家寶政治改革談話,並特別召開廣東省委常會,強調要「學習溫家寶廣東重要講話的精神,研究落實意見」;香港媒體亦附和溫氏談話,並宣傳中共可能以深圳作為大陸的「政治特區」進行政治改革試點工作。然而,正當溫家寶政改談話引起粵港方面正面肯定之際,原訂八月三十日舉行、胡錦濤將出席的「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三十週年慶祝大會」,突然宣佈延期至九月六日舉行;在大陸深具影響力的《光明日報》,則於九月四重新詮釋「政治改革」內涵,強調中國大陸係「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截然不同」,要「堅持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反對西方「三權分立」的民主。於是,海外和香港觀察家認為,《光明日報》代表中共反溫勢力、保守勢力的立場,此即迫使中共高層臨時推遲深圳慶典舉辦日程的原因,也反映出中共領導階層面對溫家寶政改主張其實立場相當分歧,故胡錦濤的深圳講話自然引起海內外的重視。

  在當前中共領導接班過程已然引發派系集團權力競爭的形勢中,各界特別關注胡錦濤如何看待和處理溫家寶的政治改革主張,以及胡錦濤是否會接續政治體制改革議題,順勢地積極展開中國大陸的政治改革工程。

  然而,縱觀胡錦濤之深圳講話內容,雖亦涉及政治體制改革,但卻包裝在「堅持改革開放」及「全方位體制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的改革)之中,而並未直接表達支持溫家寶政治改革主張的立場。同時,胡錦濤又特別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擴大社會主義民主」,並將政治體制的民主改革詮釋為: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以及要「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故胡錦濤面對此波政治改革議題的態度,乃是持續標舉「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發展路線」和「政治改革即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一貫主張,並重新加入了所謂對「民主」改革與人民「權利」的詮釋。相對於溫家寶政治改革談話進步維新的立場,胡錦濤的深圳講話則重回到兼具傳統共黨與溫和革新的思維,也顯現其與中共保守勢力有所妥協的色彩。

  從溫家寶八月底的政改談話遭到中共官方媒體刻意壓抑,以及胡錦濤九月初深圳講話淡化溫家寶政改思維之立場,可以了解到溫家寶談話或已引發中共保守勢力或胡、溫對立勢力的反彈與反制。此正顯示出當前中共政局的特色,即一方面胡、溫勢力要高舉改革進步的旗幟,與江澤民勢力(上海幫)劃清界線,致力防制其干預政局;另一方面,胡錦濤也不得不採取溫和方式與之周旋抗衡,避免與江澤民勢力全面決裂而引發劇烈政治衝突。亦即當溫家寶標舉急進改革主張時,胡錦濤的溫和革新方略,可以使胡、溫勢力在面對江澤民等保守勢力的反制時,形成一種安全閥的作用,以達到調和改革力量與保守勢力的政治效果,降低或避免中共領導菁英和派系權力競爭情勢激化,而致形成嚴重的衝突對立,危及國家政治穩定、衝擊領導接班佈局。

  在「十八大」之前的中共政局發展,將形成胡、溫勢力與江澤民-上海幫勢力相互角力較勁的情勢。從近期中共政治菁英的動態來觀察,胡錦濤(同時也代表胡錦濤的立場)正積極營造進步改革的形象,以爭取廣大群眾、幹部和知識份子的支持,其目的在擴大政治力量,尋求即將接班的太子黨菁英之合作;而胡錦濤則在奧援溫家寶革新主張之餘,亦致力化解改革與保守勢力之對立,尋求雙方妥協合作之道,其用意在展現其中間又帶溫和革新的立場,以建立其在「十八大」前後作為最高政治協調者的有利地位。因此,如能從中共當前菁英政治形勢、權力結構及派系集團之間的政治互動進行觀察,當能夠了解此番溫、胡先後在深圳發表重要談話背後的政治意含及其可能的政治影響。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 16 號
16 Hang Chow South Road, Sec1, Taipei 100, Taiwan, R.O.C.
Tel:886-2-2343-3399
Fax:886-2-2343-3357
Email:npf@npf.org.tw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lin228&aid=439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