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Fw: 中國式退場為大陸經濟築底
2010/08/06 05:34:52瀏覽339|回應0|推薦3

中國式退場為大陸經濟築底

 

【經濟日報社論】

2010.08.04 01:18 am

中國大陸7月第一個經濟數據出爐,預示生產動向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降為51.2%,是去年3月經濟自谷底回升以來的最低水準,距50%的景氣榮枯分水嶺也僅有一步之遙,再次印證下半年大陸經濟擴張將放慢的態勢。由於降溫趨勢在預期之中,並與北京中央的宏觀調控目標相符,加以減速尚稱溫和,刺激政策退場的壓力稍解,總體經濟築底的可能性更高於二次探底,金融市場多以正向解讀,並為啟動新一輪經濟政策蓄積了有利氛圍。

對大陸經濟而言,2010年是個確定高成長,但挑戰特別多的複雜年;在保成長、抑通膨及調結構的三重宏觀經濟目標下,年初高速擴張的新增放款、物價上漲率及房價漲勢,一度引發大陸經濟可能面臨資產泡沫爆破的硬著陸危機。於是,在後金融海嘯時期不設限的各項刺激政策,今年起啟動逐步回收的隱性退場,包括存款準備金率在上半年三度調高以緊縮過剩的流動性、整治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以控制信貸成長、經由重開企業首次公開發行(IPO)大門調控資本市場供需,以及一連串力度愈來愈強的房市緊縮措施。

部分歐美經濟學家對於大陸官方這些舉措,特別封上了「中國式退場」的名號,以跟市場經濟國家直接訴諸利率、匯率調整的全面性退場做區隔;也質疑偏重於數量調控、部門針對性及行政指導的作為,可能陷入顧此失彼的兩難,甚至難以產生預期的調控效果。

但從第二季以來各項經濟數據的表現,中國式退場顯現了經濟軟著陸的可能性。根據統計,大陸今年第二季經濟成長率為10.3%,顯著低於第一季的11.9%,滑速大於預期,但考量去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6.1%、第二季升至7.9%的基期因素,這個滑速就還在可控範圍;尤其,多項緊縮性措施是在第二季密集出手,經濟成長自然受壓,沒有反應才是不正常。

再看7PMI,雖然是連續第三個月下滑,但從總體水準、季節因素及分項指標觀察,大陸生產活動仍保有一定的溫度。在總體水準上,上月PMI仍在50%以上,顯示採購需求仍處於擴張局面;依季節因素,夏季多是生產淡季,近年7PMI多較6月下滑;再看分項指標,7月成品庫存指數降到50%以下,顯示庫存去化速度頗快,減少製造業減產的壓力。除了官方發布的PMI,由滙豐控股編制的PMI顯示了類似的趨勢,這個廣受外國投資人重視的指標顯示,大陸通膨壓力快速下降,新出口訂單小滑,整體經濟出現溫和的放緩,而非崩潰。

由現有指標而言,市場原本擔心大陸重手擠壓資產泡沫可能帶來的二次探底風險已經降低,取而代之的是穩健的築底;並因大陸經濟自去年下半年快速回升,在基期墊高下,今年第三、四季的低速成長已可預期,相較於上半年的多變數挑戰,下半年的宏觀調控方向相對清晰得多,亦即在無其他重大突發事件下,刺激政策的退場急迫性降低,上半年保成長、抑通膨的兩難衝突可望緩和,並得以保留其他調控手段的運用彈性,為大陸經濟提供反覆調整築底的空間。

仍待觀察的是,大陸上半年推出的各項緊縮性措施,都有長短不一的時間遞延效應,以房市調控而言,從「量縮價平」到「價量齊跌」大約需兩季,以4月「新國十條」推算,對關聯投資的衝擊要到第四季才會完全顯現,因而仍須對調控力道保持高度警覺;此外,歐美經濟的復甦訊號仍閃爍不定,加以歐債危機促使需求內部化、美國大舉推動出口倍增、大陸經濟轉型內需緩慢,以致成長新動能不明,才最讓人傷神,也將是大陸未來經濟政策施力所在。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lin228&aid=4295236